首页 理论教育 滦南古今:探访济民场大使署与鞑子街衙门口

滦南古今:探访济民场大使署与鞑子街衙门口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柏各庄镇有一条街叫“鞑子街”,位于现在的柏一村。在鞑子街上的另一道风景是济民场大使署,俗称衙门口,是主管滦州盐务事物的官方机构。该机构最初设在崔各庄,后迁至柏各庄,大使署大使为朝廷正八品官员。大使署所辖范围南到海,北至倴城,东抵刘家河口接石碑场,西逾运河连越支场,海岸线长达65公里。明代设济民场大使署1员,隶长芦蓟永分司属下。

滦南古今:探访济民场大使署与鞑子街衙门口

柏各庄镇有一条街叫“鞑子街”,位于现在的柏一村。即西起原马神庙遗址,东到衙门口胡同,长约250米左右。

元朝时,蒙古人曾在这条街住过,汉族人把蒙古人叫“鞑子”,故称此街为“鞑子街”。元朝被明朝推翻后,蒙古族人从此消失,居民被汉人所取代,但鞑子街的名称却传了下来。

现在,鞑子街已和其他的街道毫无二致,但在柏各庄,农历八月十五吃月饼杀鞑子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元朝时,统治者为稳固少数民族对多数民族的统治政权,把全国民众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和原来的西夏人、畏兀儿人,第三等是北方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第四等是最后征服的(南宋)汉族人。蒙古人在每个村子里派一个蒙古兵当里长,百姓叫他是家鞑子。家鞑子衣食住行都得由汉人供养。他们在汉族人的家里极尽傲奢威横,稍不顺心,非打即骂,草菅人命。蒙古人怕汉人造反,每十户汉人才准许用一把菜刀和一把剪子,平时放在蒙古人那里,用的时候就到蒙古人哪儿去借,用完后送回。蒙古人对汉人实行人口管制,不准汉人夜晚外出,白天外出也要向鞑子报告,怕汉人聚集谋反。蒙古人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督促汉人缴纳各种苛捐杂税。平时朋友在一起聚会,就得小心谨慎,一句话不慎,就可能被诬陷为谋反,甚至搭上小命。那时候,天黑就得吹灯,谁也不敢在街上溜达,免得祸从天降。鞑子兵无恶不作,百般欺凌百姓,不允许汉人有任何自由。汉族人家的姑娘要出嫁,蒙古男人有初夜权。到过年的时候,蒙古人要到县城里汇报村里汉人的情况。所以到腊月二十三,各家各户的汉人就把好吃的送给蒙古人,让蒙古人到县里为自己说好话。

元朝末年,汉人实在忍不下去了,湖北的陈友谅、安徽凤阳的朱元璋等纷纷揭竿而起,举义消息不胫而走。有一天,朱元璋向军师刘伯温就聚集兵力讨计策。刘伯温说:“天下人都对家鞑子有刻骨仇恨,如果大家一齐动手,就能把鞑子斩尽杀绝。”

于是朱元璋下令,把杀鞑子的时间定于农历八月十五,以月饼里夹带纸条为信号。八月十五前几天,商店里卖月饼。有的人家买不起,便赠送。鞑子不懂,便问:“这是什么东西?”人们就告诉他们:“这是月饼,八月十五拜月的供品。”于是他们便解除了戒心,不再盘问了。

中秋晚上,每家都捧出月饼、瓜果祭月。举行祭月仪式之后,各家人围在一张桌前,赏月饮酒。家鞑子也凑热闹,喝得一醉方休。最后把月饼掰开,分而食之。每个月饼内都夹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今夜子时杀死你家的鞑子兵。”鞑子兵不识汉文,愣着脸问:“那是啥?”有的说是饼芯子,有的说是祝你全家团圆,还有的说月娘娘保你平安。他们便信以为真,乐得咧着嘴傻笑,叽哩呱啦地说:“就你们汉人名堂多,真有意思!”

子时一到,有的鞑子兵醉倒了,有的鞑子兵睡着了,有的还在嬉闹。各家因对鞑子都恨之入骨,一家人好商量,挤挤眼、碰碰胳臂肘,全都心领神会了。几个人对付一个人还不容易,用手掐脖子,用砖头砸脑袋,人人一条心,一齐动手,只听这里“噢唠”一声,那里“哎哟”一声,没用一顿饭食的工夫,平日张牙舞爪的鞑子兵,全都报销干净。

这是一个欢腾的夜晚,各家完成了杀敌任务,都走出家门,互相打听:“你家的鞑子杀死吗?”“杀死了!”“你家的呢?”“那还用说,早呜呼了!”于是人们敲锣打鼓,噼里啪啦地点放起鞭炮

杀鞑子为何选择八月十五这天呢?有以下原因:一是最大限度地减轻蒙古兵对汉人百姓的猜疑,中秋节是古老节日,赏月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二是中秋之夜有吃月饼的习俗,当时蒙古兵把汉人控制得十分严厉,百姓之间无法直接联络,举义纸条放进月饼之中,避免了蒙古兵的猜忌。三是,在八月十五这样的节日场合,有机会接近蒙古兵。

还有一种传说是,朱元璋下令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因为中国地广人多,用传月饼这种方式传递“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消息用了一年时间才全部传完。全国汉民统一行动,于这年八月十五中秋节,全国统一杀了鞑子,推翻了元朝的野蛮统治。同年,明军攻占大都,元朝退出中原,朱元璋建立明朝。

总之,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后来,柏各庄百姓把家鞑子驻扎过的这条街道叫做家鞑子街,后来演变成鞑子街。

在柏各庄、坨里(薛庄)一带以及柳赞蚕沙口村均发现鞑子坟遗址。鞑子坟墓为圆柱形,深两米左右,古青砖垒砌。墓墙有一旋门,朝西南方向。靠门西内立有一陶罐,内装些许铜钱。墓内有一砖炕,光滑平坦,死者安入仰躺之上,大小适宜,身上无一覆盖物,墓内也无任何草木其他。墓顶为浑圆封闭穹顶,青砖“拔碹”而砌,且以石灰土为泥严敷,异常坚固。据考证,此墓符合蒙古元人下葬风俗。按当时习惯,元人死后应运至家乡入葬。由柏各庄元兵古墓群推断,当时镇守重镇的元军中流行瘟疫致死人太多,便按元人风俗就地掩埋了。

在改革开放前,村民们生活困难,缺少建筑材料,为垒猪圈、盖棚子,常常去挖鞑子坟里的青砖。

在鞑子街上的另一道风景是济民场大使署,俗称衙门口,是主管滦州盐务事物的官方机构。其建筑布局包括前堂、中堂和后堂三部分。该机构最初设在崔各庄,后迁至柏各庄,大使署大使为朝廷正八品官员。(www.xing528.com)

大使署主要掌管滦州域内的盐场——济民场的盐业生产、管理和销售等整个环节,这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事情。

济民场是元代至元二十四年(1287)设置于滦州境内(今滦南县境内)的永平府所属的北方四大盐场(即济民场、惠民场、石碑场、归化场)之一。大使署所辖范围南到海,北至倴城,东抵刘家河口接石碑场,西逾运河连越支场,海岸线长达65公里。

柏各庄设总盐店一处,滦州域内设分店15处,跨店12处。

元时济民场设司令1员,司丞1员。明代设济民场大使署1员,隶长芦蓟永分司属下。

查阅道光二十二年编纂的《滦州志》,得知从康熙五十七年(1718),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大使署共计19人。第一任陈大经,康熙五十七年任;第二任顾雨宸,康熙五十八年任;第三任金世衡,康熙五十九年任。最后一位鲍鼎煊,光绪十二年任。

民国元年(1912),蓟永分司撤销,济民场为长芦盐运使司直辖盐场,并裁济民场大使,改设场务所。次年,国民政府废滩限产,济民场因交通阻滞,规模较小等原因,遂归并济民渔盐局辖下,由石碑场节制。

因盐课是历代统治者的重要财政收入,因此备受重视。长芦是全国仅次于两淮的大产盐区,尤其是每年数十万两白银的盐课直接与国计民生攸关,故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盐税的严酷缉私法令。

现在域内的边家灶(边庄子)、曹妃甸的李家灶、孙家灶、常家灶、二面灶、三面灶等当时统归济民场管辖。

济民场在繁荣域内经济、方便域内人民生活、促进同外地贸易往来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其辉煌业绩亦应载入史册,传之后世。

“鞑子街”之所以闻名于冀东,不单是因为在这里住过蒙古人,从这条街也走出许多民间艺人。比如清末民初的著名皮影艺人周文友、乐亭大鼓艺人王德友等。

王德有(1877~1942) 名维安,艺名德发,外号“柏各王”,行内称“王老德”,乐亭大鼓艺人。他是乐亭大鼓宗师温荣75岁时所收的徒弟,王德有向温荣学了一些基本演唱技巧后,便自己行走江湖,边学边演。先在沿海一带撂地说书,后又到滦县、昌黎等地演唱。20岁后便到唐山小山一带活动。他曾到天津北马路的北洋茶社和侯家后的义顺茶园演唱,也曾去沈阳、秦皇岛卖艺。他性格诙谐幽默,爱说彩话,不论是行艺还是生活,幽默动作时而显现,诙谐俏皮的语言不绝于口,时常现编现演。他有一股钻劲儿,敢于突破旧的演唱模式,创慢板、紧板、切口等唱腔,首先用小辙和连环句演唱乐亭大鼓。代表作有:《十问十答》《隋炀帝下扬州》《回龙杯》《呼家将》《施公案》等。

周文友(1888~1969) 原名周永惠。他十一二岁就给大户拾柴、割草、放牧。平时喜爱皮影戏,劳作时也常哼唱。15岁入柏各庄何家楼影班,跟何元学唱皮影,先唱生,后改小,入本村杨荣久影班。1924年,他入驻唐山张惠班,革新小行唱腔,声、韵、情俱佳,名噪一时,压倒同行齐怀。齐怀因此改小唱生,汲取周文友的经验,改革生腔,获得成就。同年,周文友入昌黎东南庄马占鳌乾利堂班,与张绳武、苗幼芝、李紫兰、曹辅权、张茂兰合作。1931年到沈阳演唱。他的代表作有《天河配》《杜十娘》《武家坡》《金玉缘》《洞庭湖》等,但他一生没灌唱片。后期,周文友的嗓子起了变化,改唱生,名气也不小。1958年,他到唐山艺术学校任教,晚年定居昌黎,直到谢世。

(杜盛兰供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