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连北店的观音庙及历史

连北店的观音庙及历史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观音庙连北店南前庄村东路北、驿道西,有一座观音庙,俗称“老母庙”。净修怀孕后才被师父发现,师徒无颜再留连北店观音庙,暗自离开。连北店北向6里许,清水村有大兴国寺。此后连北店把总衙门撤销。志书所载“边落湾渡”,即连北店在滦河上建的河运码头。

连北店的观音庙及历史

连北店,京乐驿道傍村而过,曾通水运的滦河故道在村东不远,随着集市商铺的发展,商家在滦河建设了河运码头。连北店共有寺庙庵观9座:观音寺1座,坐落于西关西端路北;玉皇庙1座,坐落于西关东端路北;关帝庙1座,坐落于东关西端路南;观音庙1座,坐落于南前庄村东;财神庙两座,一座坐落于西关西苇塘旁的土丘上,一座坐落于玉皇庙院内东南角;土地庙3座,一座坐落于南前庄村西,一座坐落于东前庄村西路北,一座坐落于东关关帝庙南;五道庙1座,坐落于西前庄村西。择其二介绍:

观音寺 因坐落于西关西端,村人称其为“西大寺”。原来前殿7间临街,塌毁后在原址垒砌围墙,中间为起脊山门。山门外西侧竖一丈五尺高竿,上置玻璃罩灯,晚上点亮为驿道上行人引路。寺院外西南向有土丘、苇塘,苇塘东之土丘上建有一座财神庙;苇塘西之土丘上建有和尚圆寂塔,高两丈左右。塔基为正八角形,塔身鼓腹砖砌,共12层,塔顶为红石雕成的一尊香炉。塔身第二层镶嵌一尺半见方的青石板,上刻“大明弘治九年建圆通和尚之墓,寿一百零三岁圆寂”。两侧砖刻对联是:妙像归圆假像在;真身脱化幻身存。横批是:皈依佛门。1968年,此塔被拆毁。塔下有砖砌的墓穴,内置长方形骨灰盒,刻“大乘法宝”四字。

院内甬道东侧悬一口铸铁大钟。3间正殿,前出廊,一檩一椠,飞檐起脊,筒瓦盖顶,门窗精雕细刻。廊柱上悬木刻对联一副:东土传经指迷路;西天拜佛化愚蒙。匾额刻:佛光普照。殿内靠北山墙,建有台阶式两层佛台。上层木雕莲座上为4尺高铜铸坐姿释迦牟尼像,下层为4尺高铜铸坐姿弥勒佛像。两层佛台上,主佛像两侧置或铜铸、或木雕、或泥塑神态各异的108座小佛像。正殿两侧有套间,东间为方丈室,西间为藏经阁。大殿东西各有两间耳房,为僧人的厨房、宿舍。大殿东西均可绕行至后院。后院有一眼苦水井,仅供浇花种菜。

民国年间,本寺最后一个主持圆寂后,仅剩下徒弟贲净。贲净不甘心青灯黄卷,不再传经说法,整天与酒肉为伍,醉中度时光。寺内的铸铜佛像大都被他换了酒肉。1942年,观音寺辟为“连北店完全小学”。当时尚存的部分铜佛像变现补充了教育经费

观音庙 连北店南前庄村东路北、驿道西,有一座观音庙,俗称“老母庙”。老母庙朝南的山门,磨砖对缝,筒瓦盖顶,与高高的墙垣相连。山门两侧,各竖一方形石柱,柱上镌刻一副对联:出南海驾祥云周游世界;拈柳枝洇净水普洒乾坤。青石横梁上刻“慈航普渡”代替了匾额。

庙门内甬道青砖砌就,右侧悬重700余斤的铸铁大钟。拾级而上为三间正殿,殿前两通石碑,一通为修葺记事碑,一通为捐建芳名碑,惜碑不知所终,碑文无人记得。殿内莲花宝座上供奉的是观音菩萨,两侧各塑一侍女。观音菩萨白冠白袍,披彩鎏金,视之令人肃然起敬。神案上烛台、铜磬、签筒一应俱全。大殿东间为主持用室,西间为藏经阁。从正殿东侧可绕行至后院。后院建平正房4间,3间为尼姑宿舍,1间为厨房。

曾经香火盛极一时的观音庙,至民国初年,仅剩尼姑朱宽1人。为了后继有人,朱宽抱养了1名4岁女童,收为徒弟,起法号净修。后来净修出落得如出水芙蓉,净颜素面更显出女性的自然美,令男性见之禁不住多看上几眼。男人瞩目观看,撩拨得已谙人情世故的净修春心萌动,逐渐厌弃青灯黄卷,想入非非。净修懒抄经文,时而写诗自诉衷肠。一次在禅堂写诗一首:

庵院中清凉寂寞,禅堂内钟鼓伴佛。

展开经卷念弥陀,是谁把红尘看破?

人生青春有几何?一世红颜空度过。

经文何能斩情思,尘缘梦幻秋江落。

净修自叹命苦、暗揩珠泪之际,有钱掌权、风流倜傥的公子哥(隐去姓名)来到庙内。净修慌忙拭泪藏诗,公子哥似见端倪,抢过诗章一阅,心中已明就里。公子哥言行挑逗,净修半推半就。事后二人藕不断,丝长连,暗度陈仓。净修怀孕后才被师父发现,师徒无颜再留连北店观音庙,暗自离开。师徒走后,观音庵再无尼姑住院,殿堂逐渐破败,解放初期分给复员军人作为安家费。解放后,连北店有人在北京万寿山某庵院曾见过净修,以后不知所终。(www.xing528.com)

把总衙门 连北店于清初曾设把总衙门。连北店西关外,驿道西有一片苇塘,苇塘东建一座财神庙,苇塘西为和尚圆寂塔。塔东南向是一片比较平坦的沙岗,此地曾为把总衙门旧址。从此取土,曾挖出生活用具和灰烬。连北店北向6里许,清水村有大兴国寺。据传,寺内有地道通向四面八方,与李土、小集、泽坨等地的寺庵均相连。不法和尚披着宗教外衣,强男霸女,图财劫色,无恶不作。民国《滦县志·宗教》载:“释道二教,流传最古,教旨纯驳,早有定论。维在滦之教徒,鲜能发挥真谛,或至不守教规,致失人民信仰,奚怪今日之式微也哉。”

大兴国寺和尚残害无辜平民事,屡有发生。联庄会及土绅将此事反映到把总衙门。把总闻报,带领兵丁十数名前去围剿。和尚勾结地痞流氓几十名与官军战,官军寡不敌众,战败溃逃。和尚穷追不舍,官军退至东小营、丰信庄之间,被和尚一干人等包围,把总及多数兵丁被杀死,逃出无几。官兵血染黄土地,后村民称是地为“杀官岭”,至今未更其名。此后连北店把总衙门撤销。

康熙七年(1668),于成龙任乐亭县知县,恤民艰,除积弊,缉盗安民,万民拥戴。闻听大兴国寺和尚杀把总衙门官兵事,怒发冲冠,倾县内所有兵力趁夜黑风高杀向清水大兴国寺。不法和尚未及反抗,悉数被捉拿,方丈企图入地道逃跑,被把守地道口的官兵拿个正着。此后,地道塌毁,殿堂不整,规模宏大的大兴国寺逐渐衰微,20世纪40年代改造为学校。于成龙剿灭不法和尚,万民称颂。此事虽没有载入史册,但当地的百姓却辈辈口传下来。

边落湾渡 清嘉庆《滦州志》及光绪《永平府志》《滦州志》均载:“边落湾渡在城(滦州)南九十里。”志书所载“边落湾渡”,即连北店在滦河上建的河运码头。

元太宗元年,滦河入海口由柳赞东移,流经汀流河、边流河、庞各庄、新寨、古河一线,至捞鱼尖(今均属乐亭县)流入渤海。

明初建村的连北店,早为民堡,为滦州二十四镇之一,逢四九为集日,街里、西关临街俱为商铺,市井繁华,贸易兴隆。钱庄、当铺、饭馆、旅店、药铺、染坊、百货、日杂、熟食、烧锅等应有尽有。随着商铺、集市贸易的发展,商家看到了滦河水运的商机,遂集资在滦河上建设河运码头。据祖辈口口相传,建设码头的时间当在明末清初。北部山区的木材、沙石、药材、干鲜果品,南部沿海的食盐、海产品,通过天津河海联运转来的丝绸、棉布及舶来品运至连北店,当地的粮棉也依托河运外销。连北店因“边落湾渡”运输货物,集市更加繁华,商铺更加兴隆。

滦河流经边流河村,边流河在连北店东三里处。码头选址在村(今乐亭县边大庄)东南关帝庙前。村民带笔者观看旧址,祖辈相传关帝庙前曾有码头,但详情不知。滦河从村东到关帝庙处转而西,再转而南流。至今仍可清晰地看出,此处河道深而阔,最阔处目测有七八十米。河运码头旧址,如今杨柳成荫,杂草丛生,已无昔日繁华的痕迹。码头北岸的关帝庙早已拆毁,旧址曾为小学校。地震后小学迁址,如今建成两排10户民居。

清朝末年,滦河入海口几次左右移动,最终从昌黎、乐亭交界处入海。从捞鱼尖入海的滦河故道干涸,边落湾渡废弃。唐港高速公路上,今仍有“老滦河桥”的标牌,桥下即为曾修建“边落湾渡”的滦河故道。滦河改道,河运码头废弃,对连北店的商贸、经济都有较大的影响。民国年间战事频仍,受兵燹匪患的影响,连北店的商业更加萧条。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仅存各种商铺20余家。

边落湾渡,作为连北店的河运码头,存在大概有200余年,为连北店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仅在志书上留下了一个名称,其旧址是几近淤塞的干涸故道,旁边是参差的民居和缕缕炊烟。

(葛恒供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