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世纪初外国学者见闻编译:《腾冲所思》第四章

20世纪初外国学者见闻编译:《腾冲所思》第四章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在中国,人们缺乏类似的训练,在本土文化数千年的影响下,我们的活动异常艰难。然而效果要取决于语言的流畅度,适应中国人思维的技巧。在中国,特别是在乡村地区开展活动,会遇到对分享精神的抵制,这在全世界都存在。缠足的改革大有进展,但由于上述原因在某些地区受阻。事实上,如果仅以成绩来考量,中国并非是理想的工作地区。

20世纪初外国学者见闻编译:《腾冲所思》第四章

在下面的内容当中,我更多考虑的是人性而非其他,且更多从自身的思考出发。我考虑的是大多数没有受过教育的人,而不是少数精英;我关注的,是乡村和山区的人们,而不是城里人。近段时间以来,我们多次听到“新中华”这个提法,而现代国家的改革与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只是表面的。当评估一个多世纪以来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时,我们可以看到,这对大多数中国人产生的影响并不大。腾冲大部分人从未正眼看过外国学者。他们或许会记得外国人的衣着和外表,但既不知道也不关心他来干吗。某个乡下人或许会在几年后讲述他在集市上看到一个外国人,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这也是他唯一能记得的。或许他还记得这个人在集市上卖那些印着奇怪标题的书。我们可以确信,一百个听众当中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书的内容,他们对这些知识也没有兴趣。在英国老家,我曾经一度认为中国人对外来知识极有兴趣,这大错特错。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需要外来的知识,但却不渴望。他们没有向我们伸出双手,请求帮助。在华的活动与家乡完全不同,我们不得不花数年时间来适应。家乡的人们有相应的知识背景,几乎能够完全理解所听到的内容。然而在中国,人们缺乏类似的训练,在本土文化数千年的影响下,我们的活动异常艰难。这里我们必须精心准备每一个要讲的字。然而效果要取决于语言的流畅度,适应中国人思维的技巧。每到一处,都有大量的人前来围观,但问题在于要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不要说让他们明白我们传达的意思。当地人一般会围过来盯着你,有人看到人群聚在一处,便跑过来问:“出什么事了?”人越聚越多,但人们脸上的表情表明他们神游天外。某些刚来的外国学者会认为:“啊,这些人听到我们的话之后是多么的陶醉啊!”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多数人根本没有思考我们的话,而是在猜测这个外国人每月薪水是多少,他老家离中国有多远,还有他的眼镜值多少钱。在这样的环境下,有时我希望他们可以先发言,说说他们想要什么,想问什么,在开始交流前应该先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但这种做法老是不现实。当地人对外国人的误解能够写成一本书。首先他们很难相信我们大老远来中国不是出于无私的目的。当我们解释目的时,当地人表面赞同,但背地里却不相信。他们或许认为我们是带有某些政治目的,或用心险恶的。我们要么是来骗钱的,要么绑架小孩或挖他们的眼睛,或是在井里下毒。多数人认为外国人不怀好意。很难让一位当地人理解某些专业术语。不少人考虑的全部都是好处和回报。

在中国,特别是在乡村地区开展活动,会遇到对分享精神的抵制,这在全世界都存在。在东方的乡村,所谓“个人主义”基本不在考虑当中,“随大流”才是主流。比如缠足一事,喜欢的人也没几个,但“别人都是这样”让多数人也这样做了。缠足的改革大有进展,但由于上述原因在某些地区受阻。当然,英国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又有多少英国女性敢反潮流呢?在当地,不少人想参加活动的愿望也是如此。“如果别人去了,那么我也去。”“特立独行”对中国人来说尤其不易,特别是在本土会员如此之少的情况下。我觉得滇西一带的人不是那种“狂热”的人。或许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这类人,但在中国特别是滇西,这类人非常少,我也从来没有听到过某个当地人对传统抱有狂热。如果你指出传统当中某个不合理之处,他也表现得无所谓。这并不意味着他会抛弃过去的做法,他或许会大声说这类事情是“做做样子”,但要他抛弃传统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我们在华的工作是长期的。对比英国,这里的成果无法与之相比。事实上,如果仅以成绩来考量,中国并非是理想的工作地区。如果某个干事到一个新地区活动,十年后会员的数量也最多不过20人。而在家乡,要达到这个数量只需要一周。但这样的比较是不公平的。在家乡,我们处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某个欧洲人来说,不成为会员反倒是件奇怪的事。但在这片东方传统浓厚的地区,就完全不一样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