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洲城市中心区极核结构解析

亚洲城市中心区极核结构解析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基本数据分析容积率受中心区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差别较大。街区数量最多的类别是容积率1.23~1.74之间的街区,占到了街区总数的25.22%。图4.37容积率数值峰值波动模式整体看来,4个中心区的数值变化形态较为相似,峰值地区偏向于容积率的低值区域,且在高值区域均有个明显的转折,表示该处变化趋势趋缓。图4.38容积率数值折线波动模式按其峰值波动的区间来看,可分为单侧波动式及双侧波动式两种模式①单侧波动模式。

亚洲城市中心区极核结构解析

1)基本数据分析

容积率受中心区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差别较大。

京都心中心区平均容积率为3.23,最高值为23.80(表4.19)。其中数量最多的街区为容积率在2.14~2.98之间的街区,占到了中心区总街区数的28.16%。数量最少的街区则是容积率最高的街区,容积率在11.26~23.80之间的街区所占比重仅为0.31%。

表4.19 都心中心区容积率统计

大阪御堂筋中心区平均容积率3.14,比都心中心区略低,最高值21.84,也略低于都心中心区(表4.20)。其容积率类别的划分及各类别的比重也都表现出与都心中心区极高的相似性:容积率在2.02~2.93之间的街区数量最多,占到了中心区总街区数量的24.19%;同样,容积率在11.55~21.84之间的街区是容积率最高的街区,但也是数量最少的街区,仅有11个,比重也仅为0.41%。

表4.20 御堂筋中心区容积率统计

新加坡海湾—乌节中心区则由于大量绿地、水体等开放空间影响,容积率较低,平均容积率仅为2.74,容积率最高值也仅为16.10(表4.21)。街区数量最多的为容积率在2.04~3.06之间的街区,比重达到了19.86%,这与之前的两个中心区较为类似。此外,受大量开放空间的影响,容积率在0.00~0.46之间的街区比重也较高,达到了18.42%。而容积率在9.63~16.10之间的街区是容积率最高的街区,也是比重最低的街区,仅为2.63%。

表4.21 海湾-乌节中心区容积率统计

首尔江北中心区的容积率更低,主要是受其整体建筑密度及高度均较低的影响,平均容积率仅为2.05,容积率最高值也仅为9.97,是所有极核结构现象的中心区中最低的(表4.22)。街区数量最多的类别是容积率1.23~1.74之间的街区,占到了街区总数的25.22%。而容积率在5.22~9.97之间的街区是容积率最高的街区,但同样,比重也是最低,仅为2.98%。

表4.22 江北中心区容积率统计

香港港岛中心区受其用地条件限制,是所有极核结构现象中心区中容积率最高的,平均容积率达到了10.49,容积率最高值也高达34.77(表4.23)。有多个容积率区间的街区数量相当,最多的为容积率在0.00~2.36之间的街区,占到了总街区数量的16.19%,而容积率在11.81~14.71之间的街区数量也较多,比重为15.79%。容积率最高的街区也是数量最少的街区,容积率在23.11~34.77之间的街区比重仅为4.45%。

表4.23 港岛中心区容积率统计

上海人民广场中心区容积率最高值为17.90,不算太高,但其平均容积率超过了东京都心中心区,达到了3.56(表4.24)。同样有多个区间街区数量相当,其中数量最多的为容积率在0.74~1.88之间的街区,占到了所有街区数量的20.55%,而与之相邻的两个区间,即容积率在1.88~2.77以及2.77~4.11之间的街区,数量也较多,比重则分别为19.92%及19.70%。同样,容积率在12.64~17.90之间的街区是容积率最高的街区,但也是数量最少的街区,仅有6个,比重也仅为1.27%。

表4.24 人民广场中心区容积率统计

整体来看,用地局促的中心区容积率较高,而生态景观环境较好的中心区容积率较低。从各中心区平均容积率的情况来看,可以将其分为3个类别:高开发强度中心区,平均容积率在10以上,如香港港岛中心区;中开发强度中心区,平均容积率在3以上,如东京都心中心区、大阪御堂筋中心区以及上海人民广场中心区;低开发强度中心区,平均容积率在3以下,如新加坡海湾—乌节中心区及首尔江北中心区。此外,各中心区容积率的数值变化还体现了一些共性特征:容积率最高区间的街区,均是中心区内数量最少的街区;街区数量最多的街区容积率区间的容积率多在3以下(仅新加坡海湾-乌节中心区街区数量最多的区间略高于3,为2.04~3.06)。(www.xing528.com)

2)数据波动形态分析

在基本情况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容积率数值的分布情况、变化规律及波动情况进行研究。对各中心区街区容积率数值折线图所形成的不同形态模式进行分析,并将其与中心区容积率的平均值进行比较。

(1)按其数值分布的折线图来看,其数值变化可分为峰值波动模式及折线波动模式

①峰值波动模式。随着容积率数值的增大,容积率区间对应的街区数量逐渐增多,在达到最大值后则开始减少,数值折线图表现为类似抛物线形态。极核结构现象的中心区内,有4个中心区容积率的数值变化表现为这种模式,分别为:东京都心中心区、大阪御堂筋中心区、首尔江北中心区以及上海人民广场中心区(图4.37)。

图4.37 容积率数值峰值波动模式

整体看来,4个中心区的数值变化形态较为相似,峰值地区偏向于容积率的低值区域,且在高值区域均有个明显的转折,表示该处变化趋势趋缓。其中,都心中心区及江北中心区波动形态更为接近,变化的趋势及折线斜率所反应的变化波动幅度均大致相当,不同容积率类别之间的波动较为强烈(图4.37(a)、(c));而御堂筋中心区容积率数值波动则相对平缓(图4.37(b));人民广场中心区与之均有所不同,表现为低值区间波动强烈,峰值地区极为平缓,高值地区波动也相对平缓,从中也能反映出人民广场中心区容积率的分布区间相对集中(图4.37(d))。

②折线波动模式。不同容积率数值区间的比重变化不是连续性的,而是出现波折,形成2个较高值地区,构成折线波动模式。新加坡的海湾—乌节中心区及香港的港岛中心区容积率的数值变化均是这种模式。

综合来看,2个中心区数值变化的折线的波动形态非常相似(图4.38)。其中,海湾-乌节中心区波动浮动更大,2个峰值之间距离更近,偏向于低值区域,并在衰减至高值区域后,衰减幅度变缓(图4.38(a));而港岛中心区折线波动幅度不大,峰值与其之间的峰谷差距较小,但2个峰值之间的距离较大,且至高值区域后衰减的幅度有所增加(图4.38(b))。

图4.38 容积率数值折线波动模式

(2)按其峰值波动的区间来看,可分为单侧波动式及双侧波动式两种模式

①单侧波动模式。指峰值位于平均值线的一侧。所研究的6个中心区案例中,东京都心中心区、大阪御堂筋中心区以及首尔江北中心区均是这种波动模式(图4.39)。3个中心区中,峰值均位于平均值左侧的低值区域内,但均与平均值线较为接近。

图4.39 容积率数值单侧波动模式

②双侧波动模式。指数值的波动出现2个峰值点,且分布于平均值线两侧,新加坡海湾-乌节中心区、香港港岛中心区以及上海人民广场中心区均是这种波动模式(图4.40)。其中,新加坡海湾-乌节中心区波动偏向于低值区间,最高的峰值点虽位于均值线右侧,但距其较近;港岛中心区最高峰值点位于最低值区域,但两个峰值点分布较为均衡,距均值线均较远;人民广场中心区则是峰值区域较为平缓,横跨均值线两侧,并整体偏向于低值区域。

图4.40 容积率数值双侧波动模式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2个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无论是数值区间、平均值,还是数值折线的波动模式及其峰值区间的分布,均表现出了极高的相似度。而大部分中心区内,峰值区间基本都围绕在均值线附近,其中,新加坡的海湾-乌节中心区以及香港的港岛中心区较为特殊,数值出现明显的起伏波动。而这两个中心区的共同点则是中心区用地相对受限,海湾-乌节中心区是由于大量绿地的渗透剂分布,港岛中心区则是因用地被山水所夹,中心区形态过于狭长,使得用地资源有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