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心区规模尺度较大,因此建筑尺度相对较小,而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心区整体的高度变化规律,本节以街区为单位,采用街区平均层数这一指标,分析中心区整体高度变化特征。街区平均层数具体计算公式为:
这一指标,以街区为单位,更能反映出中心区的整体高度变化情况。街区平均层数受街区大小及街区内建筑层数等多个指标的影响,所得的平均层数指标也更具综合性。用统一的街区来比较分析不同中心区的建筑空间形态,能够规避局部高层建筑对于整体高度形态变化的影响,同时能够避免造型特殊的建筑在高度上的模糊性,能够较为清晰、准确地反应中心区整体的空间形态变化规律。
1)基础数据分析
——中心区以中低高度街区为主。
在平均层数计算中,借助GIS技术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利用自然断裂点分析法[8],将平均层数划分为8个类别,由此形成的平均层数分类会针对每个中心区的特殊性而有所不同,能够更为准确地反应中心区实际的街区平均层数变化情况。而由于采用自然断裂点的分类方法,使得每个中心区所得的街区平均层数类别各不相同,为了便于进一步地分析比较,将8个类别进一步合并为3个等级,中低高度街区、中高高度街区以及高高度街区。
东京都心中心区内,共有8 611个街区,平均街区层数仅为5.54层。8个类别中,比重最高的为3.21~4.56层的街区,占到了总街区比重的28.92%,最少的为21.45~40.00层的街区,比重仅为0.56%。整个中心区以中低高度为主,5.90层以下街区比重达到了64.75%,而高高度街区比重仅为1.93%(表4.7)。
大阪的御堂筋中心区,共有街区2 708个,平均街区层数为6.07层。数量最多的为4.25~5.93层的街区,比重为27.62%,最少的为23.82~50.00层的街区,比重也仅为0.63%。整个中心区同样以中低高度为主,5.93层以下的中低高度街区比重超过了一半,达到了56.72%,而超过14.92层的高高度街区比重则仅为2.03%(表4.8)。
表4.7 都心中心区街区平均层数统计
表4.8 御堂筋中心区街区平均层数统计
新加坡海湾-乌节中心区共有街区418个,街区平均层数为6.50层。中心区内数量最多的为1.00~3.54层的街区,数量为116个,比重则达到了27.75%,而最少的同样为最高的街区,即30.00~45.00层的街区,仅有3个,比重也仅为0.72%。整体上看,中心区内仍然以中低高度的街区为主,平均层数在5.65层以下的街区比重达到了56.94%,而平均层数在19.53层以上的高高度街区,比重仅为3.83%(表4.9)。
表4.9 海湾-乌节中心区街区平均层数统计
首尔江北中心区内共有街区805个,其街区平均层数较低,仅为4.49层。所有类别的街区中,数量最多的是平均层数为2.21~3.21层的街区,数量为272个,比重也高达33.79%;而最少的也同样是高度最高的街区,平均层数为17.13~28.69层的街区13个,比重也仅为1.61%。在整体层面来看,中心区中低高度街区比重最大,3.87层以下的街区比重达到了58.26%,而11.54层以上的高高度街区比重仅为5.22%(表4.10)。
香港港岛中心区共有街区494个,由于其整体高度较高,其街区平均层数高达17层。在具体的类别中,平均层数在17.00~21.00层的街区数量最多,共122个街区,比重为24.70%,最少的则为平均层数46.00~70.00层的街区,比重仅为1.42%。从高度等级上来看,港岛中心区内中高高度的街区比重最大,达到了51.21%,中低高度街区比重也接近一半,为44.74%,高高度街区的比重则与其余中心区相当,为4.05%(表4.11)。
表4.10 江北中心区街区平均层数统计
表4.11 港岛中心区街区平均层数统计
上海人民广场中心区共有街区472个,中心区整体平均层数为7.3层。8个类别中,数量最多的为平均层数在0.00~4.07层之间的街区,数量为153个,比重为32.42%,最少的同样为平均层数最高的街区,即平均层数在22.51~28.91层之间的街区,比重仅为2.33%。从整体高度等级上来看,中低高度街区仍然占据了最大的比重,平均层数在6.05层以下的街区比重达到了56.36%,而在16.17层以上的高高度街区是所有中心区中比重最高的,达到了9.75%(表4.12)。
表4.12 人民广场中心区街区平均层数统计
通过6个案例街区平均层数比重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除香港港岛中心区较为特殊外,其余中心区内中低高度街区均占据了超过一半的比重。同样,也均保持了高高度街区比重最低的规律。其中,中低高度街区的平均比重为56.30%,中高高度街区平均比重为39.24%,而高高度街区平均比重为4.46%,并存在成熟型极核结构低于发展型极核结构的特点(成熟型极核结构中,都心中心区为1.93%,御堂筋中心区为2.03%;而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中,海湾-乌节中心去为3.83%,江北中心区为5.22%,港岛中心区为4.05%,人民广场中心区则为9.75%)。
2)街区高度形态解析
(1)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街区高度呈圈层式分布,轨道交通轴线作用突出
在对各中心区街区平均层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平台进行等值线分析及聚类分析[9],以更为清晰地反映中心区街区高度的空间分布情况,并进一步探寻中心区整体高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由于这些高等级中心区的街区尺度普遍较小,因此所求得的街区平均层数分布规律与建筑高度分布规律较为接近,但随机性更小,规律性更为突出。
东京都心中心区中,平均层数较高的街区主要集中在硬核连绵区及硬核内,而皇宫等大型开放空间街区、集中的居住街区、滨东京湾的工业街区平局层数则相对较低,这也与硬核内部街区尺度较小,而开放空间、居住社区、工业区等地区街区尺度较大有一定关系。具体来看(图4.15(a)),平均层数较高的街区主要集中于中心区中部的秋东桥硬核连绵区,以及外围的几个较大的硬核范围内,并与重要的轨道交通站点结合较为紧密。特别是山手线沿线的几个重要站点周边,都是平均层数较高街区的集中分布区,包括日暮里站、上野站、东京站、新桥站、田町站及品川站等,外围的豊洲站周边也形成了一个高高度街区的集聚区。这其中,山手线对于中心区街区高度形态的影响较大,成为高高度街区的集聚轴线,东京站周边的集聚尤其明显。平均层数较低的区域集中在江东区、墨田区、台东区以及荒川区,这些地区也是中心区内主要的居住功能集聚区。此外,靠近南侧东京湾的港区也成为低高度街区的集中分布区。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越是靠近核心区域,平均层数变化越单一,而中心区边缘地区则呈现出较为复杂的高度变化特征,不同高度的街区之间存在着较多的渗透。
(www.xing528.com)
图4.15 都心中心区街区平均层数解析
*资料来源:作者及所在导师工作室共同调研,作者计算、整理、绘制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街区平均层数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更为清晰地反映出街区平均层数变化的热点及冷点[10]区域(图4.15(b))。热点地区主要集中于秋东桥硬核连绵区—田町硬核—品川硬核这一连续的区域内,其中山手线的轴线作用更为清晰。冷点地区则形成了两个主要的集聚区,分别为江东区及墨田区之间的区域及荒川区,这一区域是低高度街区的主要集聚区,成为空间的塌陷区。整体来看,街区平均层数变化的圈层特征非常明显,但受轨道交通影响,这种圈层的分布特征并不是向四周均质变化的,向东侧及北侧地区的高度衰减幅度较大。
大阪御堂筋中心区内,硬核已经完全连绵,平均层数较高的街区基本都分布于硬核连绵区范围内,并形成3个主要的集聚区:大阪站周边及南侧地区,大阪城公园北侧地区,以及中央区中部地区。虽然3个集聚区之间存在一些高度较低的街区形成的孔洞,但彼此之间已经基本连接成片。低高度街区主要集中于中心区的边缘地区,包括天王寺区、浪速区、福岛区及北区的边缘地区。从不同高度街区的混杂程度来看,中心区的核心位置及边缘地区,街区高度相对统一,但硬核边缘地区,不同高度街区之间的混杂程度较高,等值线的变化也较大。整体来看轨道交通御堂筋线从中心区中部穿过,连接了大阪站、心斋桥等地区,基本上串联起了中部主要的高高度街区集中区,起到了一定的空间轴线作用(图4.16(a))。
图4.16 御堂筋中心区街区平均层数解析
而通过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图4.16(b)),中央区内从大阪站至心斋桥的区域是高高度街区集聚的热点地区,御堂筋线的组织及轴线作用明显。此外大阪城公园北侧的高高度街区集聚区也成为一个小型的热点地区,但受大阪城公园影响,与主要的热点地区之间的联系性不强。中心区的冷点地区则几乎全部集中于中心区的边缘地区,大阪城公园南侧、天王寺区、浪速区、福岛区及北区的淀川河川沿岸地区均有大量的冷点分布,基本构成一个外围的环。聚类分析的图中,这种从中心向外围高度递减的圈层式特征反映得更为明显。
(2)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高高度街区的分布受高层住宅及轨道交通影响较大
新加坡海湾—乌节中心区绿化及水体较多,且多位于中心区中部地区,因此形成了外围高中心低的格局(图4.17(a))。中心区平均层数较高的街区主要集中在中心区西侧及南侧边缘地区,这两个地区之间并未形成连绵,被多个较大尺度的街区所打断。但两个高高度街区集聚区与硬核关系较为密切,基本均集中于硬核及硬核边缘地区。低高度街区则主要集中于东侧滨海地区及海湾硬核连绵区与小印度硬核之间的狭长区域。整体来看,不同高度街区之间的混杂度不高,但由于具有较多的绿地及水面,局部地区高度等值线的突变性较大,高高度街区与低高度街区相毗邻。此外,虽然轨道交通北南线以折线形从基地西北穿越到东南,但是其空间的轴线作用仍相当明显,两段纵向的线路沿线基本均为高高度街区的集聚区。
与其尚未形成完全连绵的发展阶段相应,中心区依托两个硬核,形成了两个高度集聚的热点地区,分别为海湾硬核连绵区南部以及乌节硬核连绵区及其南侧地区(图4.17(b))。冷点地区则集中在海湾硬核连绵区与小印度硬核之间,与两个热点地区呈三足鼎立之势。中心区内主要的轨道交通线路北南线则同时起到了空间的轴线组织及联系作用:纵向的两段线路轴线作用较强,而横向一段线路则更多的起到空间联系作用。乌节硬核连绵区的展开也与北南线的走向密切相关,并有进一步沿其发展,与海湾硬核连绵区形成连绵的发展趋势。
图4.17 海湾-乌节中心区街区平均层数解析
首尔江北中心区也处于发展型结核结构阶段,具有两个主要的硬核连绵区,南大门硬核连绵区以及东大门硬核连绵区,但由于两个硬核连绵区功能定位的不同,高高度街区主要集中于南大门硬核连绵区内(图4.18(a))。南大门硬核连绵区内“世宗大道-南大门-西郊站”地区是高高度街区的核心集聚区,轨道交通1号线在硬核连绵区内的走向也与之相应,起到了一定的轴线强化作用。东大门硬核连绵区内也有一些较高高度的街区分布,但与南大门硬核连绵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断裂带。此外,中心区东南角由于高层住宅的开发,也存在一个高高度街区的集聚区。整个中心区内不同高度的分布较为清晰,混杂度较低,被硬核连绵区所分隔,形成较为明显的间隔式分布格局。与海湾-乌节中心区相似,轨道交通1号线同样也起到轴线及联系作用。
高高度街区集聚的热点地区集中于南大门硬核连绵区内,沿世宗大道及1号线形成的轴线展开,东大门硬核连绵区处于中等高度的位置;而冷点地区则集中于东大门硬核连绵区南侧的集中居住区(图4.18(b))。从聚类的分析图中,也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江北中心区高度间隔式分布的特征,而轨道交通1号线在形成南大门硬核连绵区空间发展轴线的同时,也起到了连接两个硬核连绵区,促进其连绵发展的作用。
图4.18 江北中心区街区平均层数解析
香港港岛中心区整体高度较高,且受发展地形限制,线形发展特征明显。在此基础上,其平均层数较高的街区也体现出沿维多利亚湾线形展开的格局(图4.19(a))。高高度街区主要集中于中环硬核连绵区内,沿轨道交通港岛线展开,并向西延伸,在西安里、西宝城、西环码头地区也形成了几个高高度街区的集聚区。此外,南侧山体沿线也有部分集聚区。中心区内低高度街区主要为开放空间及历史建筑所在街区,呈孔洞状嵌于中心区内。中心区内轨道交通港岛线起到了良好的空间轴线作用,其主要站点上环站、中环站、金钟站、湾仔站周边都是高高度街区的集中区,并已基本形成一条连续的空间带。
通过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图4.19(b)),在高高度街区的集聚区中,港岛线的中环站-金钟站之间以及西环码头周边,成为了主要的热点地区。冷点地区则主要围绕铜锣湾硬核分布,集中在其北侧的湾仔海滨长廊及南侧的跑马地游乐场地区,铜锣湾硬核本身高度也不高,以中等高度街区为主。而同样,港岛线起到了空间高度发展的轴线作用,并起到了联系两个硬核,促进两者进一步连绵发展的作用。
图4.19 港岛中心区街区平均层数解析
上海人民广场中心区位于上海市老城区内,在城市原有中心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中心区硬核间连绵程度较低,连绵区内也有大量孔洞存在。平均街区高度较高的街区主要位于人民广场硬核连绵区内,且形成多个高高度集聚区,外围的静安寺硬核、电视台硬核及十六铺硬核地区也有较为集中的分布。低高度街区则呈星状散步的格局嵌于中心区内,形成一个个孔洞,多伦路硬核周边、中心区西南侧及南侧地区均有一定的集中分布(图4.20(a))。由于人民广场中心区内用地情况较为复杂,形成了依托轨道交通1号线及2号线组织空间的十字轴格局:1号线串联起了人民广场硬核连绵区内的多个高高度街区集聚区,而2号线则横向串联了静安寺硬核、电视台硬核以及人民广场硬核连绵区,两者结合,共同引导中心区高度形态的发展。
进一步的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图4.20(b)),中心区呈现出多节点、分散式的高度格局。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硬核连绵区及静安寺硬核、十六铺硬核等多个地区,且在人民广场硬核连绵区内,还存在3个分散的热点地区。冷点则主要集中在多伦路硬核、中心区南侧及东侧等多个地区,使得中心区不同高度街区的混杂度较高。两条轨道交通线路均起到了空间轴线及空间联系的作用,并促进硬核间的进一步连绵以及硬核连绵区内孔洞地区的进一步优化提升。
图4.20 人民广场中心区街区平均层数解析
在整体的街区平均层数分布的研究中,借助等值线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较为清晰及直观地反映了中心区街区平均层数的分布特征:
(1)高高度街区多集中于硬核连绵区中心位置。所有研究案例中,除新加坡海湾—乌节中心区受滨海湾入海口的影响集中于一侧外,其余中心区基本都遵循了这一空间分布规律。而硬核连绵区作为中心区内主要的公共设施集聚区,多是早期的中心区及硬核的诞生地,具有强烈的心理认同及历史人文底蕴,而轨道交通等设施也多首先从硬核连绵区中心通过,以保证其较高的使用效率,加之地价高昂,区位竞争强烈等因素,共同推动了硬核连绵区内街区高度的提升。
(2)街区平均层数呈现出圈层式递减的分布规律。较为明显的是都心中心区及御堂筋中心区。当然受开放空间、地形条件、用地性质等多种要素影响,这种递减并不是均匀的,会存一些高度较为混杂的地区,但整体的这种趋势并未被淹没。在多种条件影响下,也会出现中心区出现高度热点地区偏心发展的情况,造成中心区一侧衰减较快,一侧衰减较慢的格局,如首尔江北中心区。
(3)轨道交通的空间轴线作用明显。中心区内的高高度街区集聚区往往不是一个完全均质发展的形态,而是受到轨道交通站点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主次发展方向,在中心区整体尺度层面来看,就表现为沿核心轨道线路展开的空间格局。当中心区的强力发展将站点之间的空隙填满时,就形成了高高度街区的连绵集聚区,如东京都心中心区,而如中心区尚处于不断地发展之中,受一些地形、历史等因素影响,就会形成沿轨道交通线路的蛙跳式格局,如上海人民广场中心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