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考相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本书将建筑按其使用性质及层数划分为5个级别:低层建筑(1~3层住宅及9米以下公建)、多层建筑(4~6层住宅及18米以下公建)、中高层建筑(7~9层住宅及24米以下公建)、高层建筑(10~32层住宅及100米以下公建)及超高层建筑(33层以上住宅及100米以上公建)[1]。在高度等级划分的基础上,为了更为清晰地表达不同高度建筑的空间分布情况,本书借助GIS技术平台的核密度分析工具(Kernel Density)[2],对不同高度建筑的分布密度进行分析。
1)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以低层及多层建筑为主,整体呈圈层式分布
目前亚洲的城市中心区中,仅东京的都心中心区及大阪的御堂筋中心区为成熟型极核结构,其建筑高度的分布特征相类似,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式格局。
东京都心中心区内数量最多的为多层建筑,占到了近一半的比重,其次为低层建筑,比重达到了36.85%,低层及多层建筑共占到了中心区总建筑量的84.49%;相应的高层建筑数量较少,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比重尚不足5%(表4.1)。
表4.1 都心中心区不同高度建筑统计
*资料来源:作者及所在导师工作室共同调研、计算,作者整理绘制(下同)
在具体布局中,低层建筑主要集中在中心区边缘的江东区、墨田区、台东区、荒川区及港区集中的居住片区内,且基本分布于硬核以外(图4.1(a));多层建筑的分布与低层建筑类似,以墨田区、台东区、荒川区及港区为主要的集中区,且也大都分布于硬核边缘及外围地区(图4.1(b));从中高层建筑开始,建筑的分布出现明显的变化,即向中心集中,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央区及千代田区内的硬核连绵区内,主要轨道交通轴线山手线的作用开始体现(图4.1(c));高层建筑的分布规律与其类似,只是分布的更为集中。图中可以看出明显的两个高密度分布区域,分别位于银座及日本桥地区。而就中心区整体来看,高层建筑主要集中于中部的硬核连绵区,在中心区中部地区形成了一条较为明显的沿山手线分布的带状,外围地区分布密度较低(图4.1(d));都心中心区内,最高的建筑为53层,而从整体来看,超高层建筑多分布于中心区的南部,于东京站附近有较为集中的分布,并基本形成了以东江站地区为核心,沿山手线及有乐町线分布的十字轴格局。在此基础上,将轨道交通站点与之进行叠合分析,可以看出超高层建筑的分布与轨道交通站点关系较为密切,基本都分布于站点周边地区(图4.1(e))。
整体来看,建筑高度基本上形成了圈层加轴线的分布特征,高度由中心的硬核连绵区向外围地区逐渐降低,硬核连绵区内以高层及中高层为主,外围地区则以低层及多层为主,超高层建筑沿一定的轨道交通轴线分布,并在硬核连绵区核心位置有较为集中的簇群。
大阪御堂筋中心区内总建筑数量约为都心中心区的1/3左右,但各高度等级建筑所占比重大致相当,以多层及低层建筑为主,两者共占到了建筑总量的80.91%,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比重略高于都心中心区,达到了7.74%(表4.2)。两座日本的城市均以多层及低层为主的高度格局,应与日本国家整体的多地震灾害及传统生活习惯等要素相关。
图4.1 都心中心区建筑高度分布
*资料来源:作者及所在导师工作室共同调研、计算,作者整理绘制(下同)
表4.2 御堂筋中心区不同高度建筑统计
在具体分布中,低层建筑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心区的四角,天王寺区、浪速区、福岛区及北区的边缘位置及淀川河川南岸地区,且主要集中分布在硬核外围(图4.2(a));多层建筑的分布较为均衡,主要集中于中心区东侧的天王寺区及北区,大阪城公园南侧、堂岛川北侧沿岸等地区(图4.2(b));中高层建筑则主要集中于中央区的硬核连绵区范围内的中心位置及堂岛川沿岸,大阪城公园西侧地区也有较为集中的分布,整体分布呈现出片状分布特征(图4.2(c));高层建筑集聚区则主要集中于中心区中部硬核连绵区范围内,整体分布呈面状,但集中连绵区较少,呈多簇团状分布,重点集中于硬核连绵区边缘地区(图4.2(d));御堂筋中心区内最高建筑为55层,而超高层建筑基本均集中于硬核连绵区内,偏重于堂岛川北侧地区,在大阪站周边,特别是大阪站至堂岛川之间有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大阪城公园北侧也有一处相对集中的分布区域(图4.2(e))。
图4.2 御堂筋中心区建筑高度分布
整体分布上与都心中心区类似,边缘地区以低层及多层为主,中高层、高层建筑则集中于中心的硬核连绵区内,圈层特征较为明显,但轴线分布不强,簇群状分区较为突出。而超高层建筑的分布则更多地倾向于交通枢纽位置,分布较为零散。
由于两个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都是日本城市,历史文化及自然地理环境相似度较高,加之中心区发展阶段的相似性,使得中心区建筑高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就这两个案例而言,其建筑高度的分布呈现出“双圈层、多簇群”的格局(图4.3)。低层及多层建筑主要分布于硬核连绵区外围地区,中高层及高层建筑则主要分布于位于中心区中心位置的硬核连绵区内,形成“双圈层”格局;而超高层建筑的分布随机性更大,但与轨道交通站点、轨道交通枢纽等关系较为密切,会在局部地区形成簇群式集聚,形成“多簇群”格局。虽然也会有个别超高层建筑分布于边缘地区,但超高层建筑簇群主要还是集中于硬核连绵区内。在此基础上,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整体上形成较为明显的圈层式高度分布规律。
2)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低层及多层建筑比重也较高,整体呈多核心状分布
新加坡海湾—乌节中心区与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相比建筑数量相差较大,总建筑数量尚不足御堂筋中心区的1/10,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仍然是低层及多层建筑,共占到了中心区总建筑数量的66.61%,但与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相比,总体比重有所下降,相应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比重则有所上升,比重达到了26.40%(表4.3)。
图4.3 成熟型极核结构中心区高度分布模式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表4.3 海湾—乌节中心区不同高度建筑统计
在具体布局中,低层建筑多集中分布于硬核边缘地区及中心区边缘地区,海湾硬核连绵区及小印度硬核内也有少量的集中分布区(图4.4(a));多层建筑的分布则显得较为均质,但海湾及乌节两个硬核连绵区内各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分布区(图4.4(b));中高层建筑的分布整体看相对均衡,在海湾及乌节硬核连绵区之间有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图4.4(c));高层建筑的分布呈现出一种中空的态势,即中心区的“滨海湾-福康宁公园-总统府”地区多为水面及绿地,形成了一个开放廊道,从中心区中部穿过,而高层建筑则主要集中于廊道两侧(图4.4(d));海湾-乌节中心区最高的建筑达到了73层,超高层建筑基本上分布于滨海湾沿线及乌节硬核连绵区及周边,且基本上均分布于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图4.4(e))。
(www.xing528.com)
图4.4 海湾-乌节中心区建筑高度分布
整体来看,由于受到地形及自然条件的影响,海湾-乌节中心区不同高度建筑均呈现出多节点集聚的特征,并以2个节点的集聚为主,且硬核对于低层及多层建筑的排斥作用及对高层建筑的吸引作用并不明显。
首尔的江北中心区内低层建筑占据了主导地位,总量为19 148栋,占到了总建筑数量的72.10%,其次为多层建筑,两者之和的比重达到了95.26%。相对的,其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数量极少,超高层建筑仅有47栋,比重也仅为0.18%(表4.4)。
表4.4 江北中心区不同高度建筑统计
虽然低层建筑的比重较大,但在具体分布中仍主要集中于硬核外围地区,而由于江北中心区是偏向于线形的整体形态,因此低层建筑的集聚区就呈现出被硬核分隔的斑块状(图4.5(a));多层建筑也主要集中分布于硬核外围地区,但分布并不均匀,主要集中于东大门硬核连绵区南侧,而2个硬核连绵区中间也有一定的分布(图4.5(b));中高层建筑由于数量较少,且分布并不集中,呈现出散点状分布特征,主要集中于两个硬核连绵区内及周边较近范围内(图4.5(c));高层建筑分布呈现出两个明显的集中区,为世宗大道沿线及中心区东南角位置,分别以商务、酒店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居住建筑为主(图4.5(d));江北中心区整体高度不高,最高建筑仅为38层。超高层建筑零星分布于南大门硬核连绵区中部及南部的南大门周边,东大门硬核连绵区内及边缘地区也有少量超高层建筑的分布(图4.5(e))。
图4.5 江北中心区建筑高度分布
整体来看,江北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分布特征较为清晰,硬核外围为低层及多层建筑集聚区,中高层、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主要集中于两个硬核连绵区内,并以主要的硬核连绵区——南大门硬核连绵区为核心集中区。
香港港岛中心区较为特殊,由于其用地条件较为局促,使得其整体建筑高度较高。低层及多层建筑极少,仅占到总建筑数量的18.85%,而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则是主体,高层建筑比重达到了46.51%,接近总建筑数量的一半,超高层建筑比重也达到了25.59%。
表4.5 港岛中心区不同高度建筑统计
具体分布中,低层建筑分布较为零散,多为历史、景观及宗教等建筑,因此受硬核影响较小,主要零散分布于中心区内(图4.6(a));多层建筑则主要分布于中环硬核连绵区外围及铜锣湾硬核内(图4.6(b));中高层建筑的分布体现了与其余中心区不同的特征,主要集中于硬核边缘地区及两个硬核之间的位置(图4.6(c));高层建筑是中心区内的主体建筑,其空间分布呈现出双心格局,集中于中环硬核连绵区西侧及两个硬核之间的位置(图4.6(d));港岛中心区整体高度较高,其最高建筑达到了88层。在此基础上,超高层建筑的分布基本呈现出在中心区内均质分布的特征,但其分布有两个相对的集中区域,且与高层建筑类似,集中于中环硬核连绵区中心、西侧及两个硬核之间的位置(图4.6(e))。
图4.6 港岛中心区建筑高度分布
整体来看,港岛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分布特征也较为明显,低层及多层建筑分布较为零散,受硬核影响较小,中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分布特征相似,均呈现出围绕两个硬核连绵区分布的双核心格局,但硬核对于高层建筑分布的影响力不高。
上海人民广场中心区是在老城中心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其多层及低层建筑较多。低层建筑已经占到了总建筑数量的64.25%,多层建筑比重也达到了21.78%。在此基础上,中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的数量相当,其中超高层建筑为348栋,比重为3.91%(表4.6)。
表4.6 人民广场中心区不同高度建筑统计
在具体的分布中,低层建筑虽然数量巨大,但仍主要集中于硬核的外围地区,硬核连绵区内的一些低层建筑也呈斑块状嵌于其中,成为阻碍硬核进一步连绵的障碍(图4.7(a));多层建筑的分布整体较为分散也较为均质,但在外滩地区有较为集中的分布,多为保留的历史建筑(图4.7(b));中高层建筑主要沿黄浦江分布,并在外滩至人民广场之间形成较为集中地分布区(图4.7(c));高层建筑分布较为特殊,主要集中分布于硬核的边缘地区,在人民广场硬核连绵区之间的孔洞处有较为集中的分布,主要为早期城市更新形成的高层住宅集中区(图4.7(d));人民广场中心区最高建筑为60层,超高层建筑主要集中于硬核范围内,并与轨道交通站点关系较为密切,在多个硬核及硬核连绵区内均有一定的集中分布区域,呈多簇群状分布(图4.7(e))。
图4.7 人民广场中心区建筑高度分布
整体来看,人民广场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分布规律性较为明显,低层建筑多分布于硬核外围,多层建筑受硬核影响较小,并在人民广场硬核连绵区内形成较为集中的分布簇群,而中高层建筑也集中分布于该地区,高层建筑主要集中于硬核周边,而超高层建筑则主要集中于硬核内部,呈多簇群状分布。
整体来看,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差别较大,中心区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自然地理环境等均不相同,因此会出现一些不同的个性特征,但通过分析、比较及归纳、总结,仍能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特征。就这4个案例的解析而言,基本形成了“圈层式多核心”的形态格局(图4.8)。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一般都有一个主要的硬核连绵区,一个或多个次级的硬核连绵区(或硬核),而次级硬核连绵区多为传统的商业中心位置,高度上往往要小于主要的硬核连绵区。这样就形成了有主次区别的多核心高度形态格局,主要硬核连绵区是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主要集聚区,而次级硬核连绵区则多为多层或高层建筑的主要集聚区。在此基础上,硬核边缘地区成为多层及中高层建筑的集聚区,中心区边缘地区则为低层及多层建筑的集聚区,总体上保持了圈层式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由于未形成完全连绵的硬核,因此会出现多个高层集聚核心,且在硬核连绵区内或多个硬核连绵区之间形成一些高度较低的建筑簇群。随着硬核的进一步连绵及中心区内的不断更新,其建筑高度的分布规律会逐渐向成熟性极核结构中心区靠近,变得越来越清晰。
图4.8 发展型极核结构中心区高度分布模式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