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亚洲城市中心区的极核结构演化

亚洲城市中心区的极核结构演化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外部驱动力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及支撑条件,使得中心区处于经济文化的高地以及各类要素流的中枢,产生了辐射国际的强烈吸聚力,而正是这种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地域范围,形成的国际乃至全球尺度上的集聚,才能形成突破既有结构的聚合力,支撑起中心区这种超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发展。也正是这一体系的建立,才有效解决了中心区各类要素流的密集流动与交织问题,是中心区得以发展为极核结构的有力支撑。

亚洲城市中心区的极核结构演化

在外部带动力及内部推动力的联合作用下,核心城市中心区集聚力度及强度持续增强,集聚等级不断提升,使其规模尺度不断扩展,空间结构更加复杂,并突破多核结构,形成极核结构(图2.6)。在这一过程中,高端要素的集聚成为关键,人口、知识、基础设施的集聚升级成为有效支撑。而极核结构也并不是所有中心区都必然发展的方向,其仅存在于那些等级较高、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核心城市中心区。可以说中心区的极核结构是一种存在于高等级中心区的复杂空间结构形态,其驱动机制也构成了核心城市中心区的特质。

1)外部及内部驱动力的作用机制

从外部驱动力来看,控制与决策、枢纽与核心、创新与设计构成了核心城市的主要职能,即对国际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控制与决策,国际交通信息系统的枢纽与核心,引领国际科技与时尚发展潮流的创新与设计中心。三者分别从经济产业、交通信息、科技文化等方面推动了核心城市的高端化发展。在此基础上,知识与人口则成为核心城市高等级规模的有力支撑,其中,知识的集聚,特别是高端知识的集聚是核心城市三大职能发展的有力支撑,大量人口的集聚则是核心城市形成巨大规模尺度、建立良好的消费市场及发达的基础设施体系的有力支撑,而两者结合形成的核心优势是高端人才的集聚,这也是核心城市较高竞争力的有力支撑。外部驱动力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及支撑条件,使得中心区处于经济文化的高地以及各类要素流的中枢,产生了辐射国际的强烈吸聚力,而正是这种超越一般意义上的地域范围,形成的国际乃至全球尺度上的集聚,才能形成突破既有结构的聚合力,支撑起中心区这种超大规模、复杂系统的发展。外部驱动力的大小与城市的等级规模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通常,城市等级越高,产生的外部驱动力越大,反之则越小,而外部驱动力越大,中心区的位势则越高,相应的向极核结构发展的推动力则越大。外部驱动力决定了中心区的集聚能力及等级规模,也为中心区内部经济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极核结构中心区得以形成的宏观框架及支撑要素。

从内部驱动力来看,中心区产业及业态的发展趋势及特征,既是外部驱动力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中心区内部结构升级的动力。金融与商务产业以及总部经济与高端业态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龙头,直接影响着经济产业及企业的发展方向,具有庞大的前向及后向关联效应,在不同范围内体现了一定的控制、决策及核心职能,同时也是创新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知识及高端人才的集聚,又为金融、商务、总部以及高端业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而这些高端产业及业态的发展,除本身所具有的强力集聚效应外,其强力的关联效应也会吸引大量相关产业的集聚,是中心区得以突破,形成极核结构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高端业态、高端人士的集聚所产生的注重品质、强调个性、偏重体验的消费需求,也是进一步促进中心区服务升级发展的推动力。而由此形成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又促进了中心区多元文化的发展,体现了一定的创新与设计职能,具有一定的文化发展引领力,是促进中心区多元文化融合,多元产业集聚的驱动力。高强度、大规模的产业、人口、信息等要素的集聚,客观上推动了中心区基础设施的升级,建立了以轨道交通为主的立体化交通体系。也正是这一体系的建立,才有效解决了中心区各类要素流的密集流动与交织问题,是中心区得以发展为极核结构的有力支撑。内部驱动要素与城市及中心区的等级规模也有着较为直接的联系,根据城市及中心区等级规模的不同,会形成相应等级的金融中心、商务中心以及总部等。内部驱动力是核心城市中心区产业及空间内生的发展需求,其发展得益于核心城市等级规模带来的大量高端要素的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外部驱动力所形成的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内部驱动力的发展,又对外部驱动力及城市的等级规模的强化,提供了具体而有力的支撑,是极核结构中心区得以形成的承载及保障要素。

图2.6 极核结构空间演化的驱动机制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2)极核结构的门槛要素

外部驱动力及内部驱动力的集聚力度,与城市的等级规模具有较为直接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关联性加强,并打破国家、地域及文化的壁垒,形成全球经济网络格局。其中,城市成为经济网络中的节点,对经济发展及生产要素起到调节、控制、分配等职能。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各城市所在的区位、基础设施、发展基础、文化背景等不同,其国际化的程度也不相同,而国际化程度与城市所能吸聚的高端要素具有较为直接的关联性,国际化程度越高,在全球经济网络中的作用与地位也越高。在此基础上,可以根据各城市国际化程度及在全球经济网络中的地位,将其进行一定的等级划分,形成全球城市的等级规模体系,大致可分为四个等级(图2.7):第一级大都市是全球经济的中枢,处于全球经济网络的顶端,对全球经济起到控制、分配、引领等作用,往往是全球金融中心、公司全球总部等机构所在地,典型城市如纽约、东京、伦敦等。第二级大都市具有较强的国际化职能,通常可以影响整个大洲的经济发展,往往是洲一级的金融中心及公司总部等机构所在地,典型的城市如洛杉矶阿姆斯特丹、柏林、新加坡香港首尔上海、悉尼等,或是某一领域内的绝对的领导城市,如米兰等。第三级大都市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中心,而第四级大都市影响力则更低,处于国际化的初始阶段,更多的影响力在国内或周边少数国家和地区。

图2.7 世界大都市等级体系(www.xing528.com)

*资料来源:陶岸君绘制

这其中,第一级与第二级大都市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以及较强的国际经济控制、分配及引领力,城市及中心区也具有较强的区域发展向心力,吸聚了更大尺度范围内的高端生产要素,才有可能产生突破既有空间结构形成极核结构的集聚力量。而一些等级较低的城市,虽然具有较大的人口规模,但其缺乏有力的集聚要素,各种资源也缺乏更有效的聚合力,使其城市及中心区规模庞大,但缺乏强大的控制力,难以发展为极核结构。因此,极核结构的中心区只会从这些高等级的大都市中产生,但也不是所有的高等级大都市中心区均会发展为极核结构,这只是产生极核结构的门槛条件之一。除此之外,极核结构的产生还受到多种要素的推动与制约,其门槛条件可以归结为4个方面:经济产业门槛、研发创新门槛、人口规模门槛、基础设施门槛。

[24]经济产业门槛。经济产业是核心城市取得国际经济控制权的关键要素,其中金融与商务产业的集聚以及相伴而生的总部经济,作为产业发展及企业运营的控制、决策及核心,成为中心区集聚的最大推动力。对于第一级与第二级的大都市来说,这一方面要素的集聚力也有强弱的分别,而决定其中心区能否发展为极核结构的门槛条件可归结为:是否具有全球级或国际区域级的金融中心,以形成强大的经济控制力及向心力;是否具有全球500强企业的全球总部或国际区域级总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球级或国际区域级的总部经济区,成为企业发展的指挥中心,以形成高端产业集聚的领导力及标志力;是否具有顶级及一线的奢侈品牌旗舰店,形成与高端业态及高端人士相应的消费力与购买力

②研发创新门槛。研发与创新要素是核心城市文化与人才资源的集中体现,其强大的知识发源地职能及知识溢出效应,是引领时代潮流发展,吸引高端要素的有效集聚力。研发与创新要素最重要的体现就是研究机构、高等学府、文化设施、行业发布会或论坛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决定城市的科技研发及创新能力、科研成果生产转化能力、文化潮流走向引领能力,以及科技、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判断及把握能力。因此,在研发创意方面的门槛条件可归结为:是否具有一流的研究机构及高等学府,这是相关产业集聚的有效动力,也是吸引人才及产出人才的中心;是否具有顶级的文化设施或学府,如悉尼歌剧院、纽约百老汇维也纳金色大厅、巴黎美术学院等类似的设施与机构,这是文化艺术的殿堂,对高端文化艺术要素的集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是否具有行业顶级的发布会或论坛,如米兰时装周、洛杉矶奥斯卡颁奖典礼等,这是行业的盛会,也会使各类相关的文化及人才要素在此高度集聚。

③人口规模门槛。人口规模是一个较难控制的要素,与城市所在地域文化、地形条件等均有较大关系。有些地区土地稀缺,但人口密度较大,导致人口规模也较大,如首尔,市辖区面积605平方公里,人口则达到了1 044.8万人;而有些地区征地人口数量较少,虽然城市人口密度相对较高,但总量不高,如伦敦,市辖区面积1 572平方公里,但人口仅为830.8万人,且伦敦的城市等级明显高于首尔。可见人口规模与城市的等级及集聚力度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很难作为一个衡量城市中心区是否能够成为极核结构的门槛条件。现阶段,国际上一般以100万人口规模作为特大城市的门槛,以1 000万人口规模作为超级大城市的门槛条件,但经过研究发现,人口的规模与城市的等级基本不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本书认为:极核结构中心区是一种高效、高质、高端的集聚形态,人口集聚的质量要素远大于人口数量的影响,因此人口规模不应成为极核结构的门槛条件。

④基础设施门槛。从图2.7中不难发现,高等级的大都市基本都分布在沿海的位置,这与早期依托海运的全球贸易的发展有关,而这些城市均是拥有良好的港口口岸的城市,由此积累起来的交通、货运及信息的枢纽地位形成了强大的集聚力。在此基础上,城市通过不断地更新升级其基础设施水平,强化其枢纽地位,以保证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地位。因此,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也是城市中心区能否发展为极核结构的支撑条件。极核结构中心区的形成,需要国际尺度上要素高效集聚的保障,也需要内部高效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界定极核结构中心区基础设施的门槛条件:从外部条件来看,应具有综合的国际核心口岸(首靠港),包括航空口岸及港口口岸,还应具有区域级的铁路及公路枢纽;从内部条件看,应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综合交通体系,轨道交通线路数量在10条以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外交通要素的良好衔接及运营。

综上所述,将中心区极核结构的门槛条件总结如下(表2.1)。

表2.1 中心区极核结构的门槛条件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