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内蒙古河段处于黄河流域最北端,介于106°10′E—112°50′E、37°35′N—41°50′N之间,干流全长约830km,占黄河总长的1/6,流域面积15.1万km2,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1/5。从石嘴山入流向东北至巴彦淖尔市瞪口县,河道流向大致是西南流向东北,瞪口县至包头市基本自西向东,包头市至清水河县喇嘛湾由西北流向东南,至伊克昭盟马栅乡出境,基本自北向南。河段总的呈“门”形大弯曲(张志红,2000)。黄河内蒙古河段纬度高,冬季严寒而漫长,气温在0℃以下的时间可持续4~5个月,冰情严重,再加之不利的河道条件,极易产生凌汛灾害(可素娟,1998)。黄河内蒙段封河首封地点一般在三湖河口,以三湖河口为中心向上下游两端封冻,日期一般是在11月下旬,冰厚在2月达到最大值,开河一般在3月中下旬。
由于黄河内蒙古河段自低纬度向高纬度的河流流向,冰期严寒而漫长,同时同期气温较上游的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宁夏)气温低,河道流凌封冻常由内蒙段溯源而上,自下而上封河;而解冻开河正与此相反,自上而下开河(韩俊丽,1996);封冻河段和封冻时间长,冰期槽蓄水增量大;封河期受气温和宁夏灌区引退水造成的冰期流量变化的影响,容易形成冰塞灾害;开河时槽蓄水量的集中释放,往往形成冰坝壅水,并形成高水位的凌峰,造成灾害(贺顺德,2009)。
黄河宁夏河段自中县卫南长滩入境,至惠农县石嘴山麻黄沟出境,介于104°39′E—106°49′E,37°17′N—39°13′N之间,河道呈“三放两收”形势,流程397km。冬季常为冷高压控制,气候寒冷,寒潮活动频繁,冬季凌汛期冰凌量大。宁夏河段为天然情况和水库运行双重过渡性河段,冰情变化复杂,灾害频繁。境内中宁县枣园以上130km为不稳定封河段,枣园至石嘴山260多千米为常封河段。
宁夏段凌汛特征如下(杨林平,2010)。
(1)封开河时序相反:黄河宁夏段位置偏北属于南北流向,凌汛期河水中有大量的冰凌形成,流凌、封河逆源而上,下游先封,上游后封,开河时则自上游向下游发展,上游先开,下游后开,河槽蓄水、上游来水以及消冰水向下游汇流,这种时序相反的倒封、开河形势极易形成冰塞、冰坝,造成河水漫滩,形成凌汛灾害。
(2)河道槽蓄量大:由于河道为倒封河形式,封河时上游来冰堆积河道,减缓了水流速度,抬高了水位,形成槽蓄水增量。(www.xing528.com)
(3)受强冷空气影响较大:冷空气的强弱,入侵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到冰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导致不同河段出现不同程度的冰情凌灾发生。
(4)受水库调蓄影响大:刘家峡、龙羊峡水库建成运行后,改变了河道天然水力和热力条件,使河道的水文情势也发生了变化,在封、开河期适时控制流量,大大改善了宁夏段封、开河形势,冰情减轻,平均封河日期推迟,开河日期提前,宁夏河段封河距离及封河天数缩短,封河形势一般由立封转为平封,开河形势一般由武开河、半武开河转为文开河。
黄河下游位于113°30′E—118°40′E,34°50′N—38°N之间,自河南省郑州附近的桃花峪至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下游河道由西南流向东北,纬度逐渐增加。由于黄河下游上、下河段纬度的差异,以及河道上段宽浅、下段窄而弯曲的特殊地理环境,使得气温、流量变幅大,从而构成了黄河下游冰情变化的复杂性和某些年份凌汛的严重性(彭梅香,2000)。黄河下游一般是先从河口地区封河,然后梯级上延。封冻时间一般上河段比下河段晚10天左右,而开河时间则上河段比下河段早20天左右。这就使得上河段淌凌往往受阻,宣泄不畅,大量的冰水集蓄在上段宽浅的河槽内。开河期上河段的冰水一齐涌向尚未解冻的窄而多弯的下河段,从而容易形成冰塞、冰坝等凌情,使局部河段水位陡涨,甚至决口成灾(安增美,1993)。每年12月到次年2月为黄河下游河段凌汛期。据不完全统计,自1883至1936的54年中,就有21年发生凌汛决口,1951年、1955年、1969年、1979年等曾出现过年度很严重的凌情。
黄河凌汛具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长、灾害期天寒地冻等特点,传统的凌情观测手段主要有水文、河务部门的冰情目测、固定点冰厚测量、冰流量测验等,主要观测冰的生消及范围情况、冰厚度、冰流量等,无法从全局上观测凌情现状。卫星遥感全面宏观的观测手段在冰凌封河、开河长度估算等方面具有优势。遥感技术可监测冰情生成、发展及消退的整个过程,使防汛部门及时获得大范围河道的封冻情况,及时做出封、开河时间、河段的预报,并监测和分析有无冰坝形成及可能造成的决口、漫溢、漫滩等凌汛灾害。
黄河水利委员会2002年首次启用MODIS数据开展黄河冰凌的日常监测(刘良明,2012)。MODIS幅宽大、重访周期高,为黄河冰凌动态监测提供了及时、宏观、全面的技术手段(许志辉,2003;鄢俊洁,2004)。何源浩等(2012)建立了基于MODIS的冰凌灾害监测预报系统。但是MODIS空间分辨率较低,对封冻之前流凌凌情不能有效监测(李云鹏,2011)。随着一系列国产卫星的发射,相关研究人员开始利用较高分辨率的国产卫星开展冰凌监测。许志辉等(2010)利用CBERS-02B对2008年3月20日黄河内蒙古杭锦旗奎素段出现的凌汛溃堤险情进行了跟踪监测。杨中华等(2006)利用CBERS-02B开展黄河凌汛监测,实践表明CBERS-02B对冰凌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夏辉宇等(2012)利用环境减灾卫星开展2009—2010年度黄河凌汛重点时间段和区域的监测,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了支撑。为了充分发挥各卫星的优势,陈琳等(2012,2013)利用多星多源数据组合开展黄河凌汛监测,实现了对黄河凌汛的日宏观动态监测。目前,主要依据冰凌与其他地物的反射率的差异来提取冰凌,常用的凌情监测方法有目视解译、非监督分类、归一化差分积雪指数(NDSI)阈值检测方法、主成分分析方法、决策树分类方法等(孙振谦,2004)。但是普遍存在冰凌提取易受其他地物影响、分类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大量人为干预的特点,迫切需要能够满足业务需求的全自动识别算法。本节利用决策树分类技术探索冰凌全自动识别方法,开展2012/2013年黄河宁夏河段冰凌时空监测应用,为动态监测黄河宁夏河段凌情提供支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