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1)土地的用途涉及城市各区域功能的定位。
(2)在土地上建造的建筑类型涉及用地上进行的社会经济活动类型。
(3)土地的利用状况涉及用地上进行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强度,如人口、就业等。
土地利用与客流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城市各区域功能的定位决定了出行活动及出行流量、流向。
沿线土地利用对轨道交通客流规模存在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如果轨道交通线路行驶的区域能将城市的主要居住区和商务区覆盖,那么其客流就有了基础的保障,在中国香港,大约50%的居民和55%的职业岗位距轨道交通车站约10 min的步行距离,强有力的客流支撑是其获得收益、成功运营的重要原因。
2.城市布局和发展模式
城市布局和发展模式对客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城市由单中心布局发展到单中心加卫星城镇布局,又进一步发展到多中心布局的过程中,通常伴随着客流的大幅度增长。例如,1997年,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火车站—莘庄段贯通运营,但1997年、1998年客流增长幅度并不大,原因是1号线锦江乐园至莘庄段沿线地区的房地产开发刚刚开始;2000年后,市民纷纷迁入新建成的住宅区,商业、餐饮业也发展起来,1号线客流也迅速增长;2001年,客流增长率达到了38.1%。
3.城市人口规模与出行率
城市中的出行量和人口规模、出行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除分析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数量外,还应分析人口的年龄、职业、出行目的、居住区域等特征。
4.票价(www.xing528.com)
票价是影响客流的重要因素,但票价对客流的影响与收入水平对客流的影响是综合产生作用的。
票价与收入有四种可能的组合,其中低收入、高票价对客流的吸引最不利。市民的消费能力与收入水平直接相关,轨道交通的收入主要来自中、低收入人群,而中、低收入人群对票价的变动比较敏感,当轨道交通票价支出占收入水平的比例较大时,选择轨道交通方式出行的客流就会下降。
在分析票价对客流的影响时,还应注意到乘客会权衡各种出行方式的票价高低及性价比来选择出行方式。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只有在轨道交通的性价比高于其他出行方式或代替服务的性价比时,轨道交通才具有吸引客流的优势。
5.服务水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可选择的出行方式也逐渐增多,服务水平成为市民选择出行方式时主要考虑的因素。评价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指标主要有列车频率、运送速度、列车正点率、舒适便利、安全经济等。
6.政府的交通运输政策
大城市确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个体交通为辅的交通运输政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控制自行车与私人汽车的发展,对引导市民出行利用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有重要的意义。要实现这一交通运输政策,首先是加快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如提高轨道交通线网的密度,建成大型换乘枢纽等;其次是优化现有交通资源,如完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自行车、私人汽车的衔接换乘,减少与轨道交通线路走向重复的常规公交线路等。
7.交通网的规模与布局
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线网、合理的线路布局及走向和功能完善的换乘枢纽对实现城市中心区域45min交通圈、增大轨道交通对出行者的吸引力、提高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运量分担比例有着重要的作用。
8.私人交通工具的拥有量
在客运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利用私人交通工具出行的人数越多,通过公共交通出行的人数就越少。在发展个体交通还是公共交通的问题上,国外的经验值得借鉴。西方国家大城市过去曾经对私人汽车的发展不加控制,结果在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出现了严重的道路拥挤和出行难问题,最后不得不转向发展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因此,从出行的快捷、方便和舒适方面,私人汽车无疑是优于公共交通,但私人汽车的发展应考虑道路网的能力是否适应,不能以降低大部分市民快捷、方便和舒适为代价。对私人汽车的使用,应通过经济杠杆进行适度控制,鼓励并创造条件让私人汽车使用者以停车—换乘轨道交通方式进入城市中心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