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地方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其中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作为这类大学的代表已成为我国地方大学的核心,这类大学的发展状况如何关系到能否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保障和对应性强的智力支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所带来的对资源激烈竞争,也使这类高校面临着重大挑战。战略规划是战略管理的先导。对于地方大学这样一种庞大、复杂而且承担着重要社会使命的机构来说,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科学制定实施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不断优化各种资源配置和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竞争优势,已成为我国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立志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城市综合大学,如何既立足国情校情,又紧跟世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发展实际,制定面向未来、对学校发展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战略发展规划,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
地方高校战略管理研究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思想,并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研究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服务地方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时代潮流的背景下,城市综合大学如何更好地承担其所肩负的使命,探究适应形势发展、科学谋划未来战略与对策等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遵循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方针,努力实现城市综合大学战略规划向战略管理转变,在服务地方发展与城市建设中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课题组认为,实现地方综合大学战略规划向战略管理转变,是提升区域创新和协调发展水平的需要。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创造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增长最高的“经济奇迹”,这种奇迹是通过区域联动在一个一个行政区域内实现的。有学者依据2007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创新水平关系的研究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创新水平具有相似的区域分布特征,我国东部绝大多数省份和湖南、湖北、陕西、四川等几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创新水平都相对较高,其他省市则相对较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区域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正效应。[1]而相对较高的我国东部绝大多数省份和湖南、湖北、陕西、四川几省,正好与我国15 所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分布区域相吻合。“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国内外发展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不断成长壮大。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正释放新的动力、激发新的活力。[2]在这样一个大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城市特别是副省级中心城市正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同时空间匮乏、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都有可能把城市变为文化、社会和精神的荒地;另一方面,地区发展的不平衡长期普遍存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压力仍然很大,同时城乡利益关系不断出现新的不协调问题。[3]提升区域创新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十三五”时期,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将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实施和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城市综合大学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它们通过运用创新的观点和思维,寻找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不仅使大学本身得到快速发展,而且更有力地促进城市乃至区域经济社会获得可持续发展。大学战略管理是高等学校宏观管理中具有先导作用的关键环节,实施战略规划向战略管理转变,是高等学校为使教育更加有效地满足学生乃至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宏观管理和决策的过程,能有效提升地方综合大学教育质量和服务地方能力,对于提升区域创新和协调发展水平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完成意义重大。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必须解决三个重大现实问题:一是在规模适度扩大的同时努力拓展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重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在提高质量的长期过程中合理配置有限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大力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尤其是入学机会公平;三是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不断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尤其是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4]课题组试图通过研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城市综合大学发展的各种关系,坚持加速内涵发展,寻求加强科学谋划、提高教育质量的路径,不断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城市综合大学的要求。
课题组认为,实现地方综合大学战略规划向战略管理转变,是加速推进自身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是指大学抓住有利时机,在一定时间内以较快速度发展,使办学水平和学校地位迅速提升,实现对先进大学的超越。[5]如果说以往高校的竞争表现为生源、科研项目、经费的争夺,今天的竞争更多地来自自身的生存而进行的全面竞争。高等教育正变得更加个性化,并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竞争的自主性增强,在竞争中拥有更多自主权,竞争领域扩展,在这样的条件下城市综合性大学唯有实施跨越式发展,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而大学进入跨越式发展期以后在管理上也发生了一个重大转变,它要求其发展是可控的,其结果是可以预期的,其频率是可持续的,其积累是更有质量的。“知识社会要求高等教育系统和机构内部承担各种日益多样化的角色,这包括为促进研究卓越、鼓励教与学创新、开发服务社会的新途径等方面提供支柱和网络。”[6]城市综合大学跨越式发展的过程,是自身核心竞争力持续增长的过程。只有运用现代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才能促成具有竞争优势资源和能力的大学竞争力的提升,特别是大学竞争力中那些最为关键的、最能使大学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强势要素(组合)得到巩固和加强。现实中,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绝大多数是改革开放后兴起或合并组建的,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但它们始终处于高教领域的边缘,积累了很多矛盾和问题。这类城市地方大学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作为我国高校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和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求得更大生存和发展空间? 如何结合地方发展实际需求在服务地方中办出特色,求得地方更大力度的支持,扩大其影响,提高自身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 制定和实施战略管理是地方综合大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只有制定和实施战略管理,才能有效解决这类大学的现实问题,促进大学内涵发展、自主发展,从而促进城市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课题组认为,实现地方综合大学战略规划向战略管理转变,也是这类大学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需要。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面对当前和未来全球挑战的复杂情况,肩负着增强人们对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各方面问题的理解及其应对能力的社会责任[7],成为在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新动力,由此也引发世界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竞争。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出现的“三放弃”(放弃高考、考上放弃填报高考志愿、录取放弃入学)学生队伍逐年扩大,例如,2011年,有63 名新生主动放弃了上湖北某“985”工程大学的机会,也造成了生源的减少。更为不可忽视的是,出国留学也成为造成高校生源“抽血效应”的重要原因。据教育部最新统计,2014年度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为45.98 万人,较2013年增加了4.59 万人。从1978年至今,累计出国留学总人数达到了351.84 万人。近十年来,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翻了两番,出国留学人群日益壮大,且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增长速度。[8]我国已成为国际学生流动中的主力,美、英、澳、加,以及日本和东南亚国家高等教育最大的生源输出国。国内与国外高校、国内不同层次高校以及同类型高校之间对高等教育市场分割的竞争,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激烈态势,高校对社会资源竞争的程度更加激烈。尽管2013年11 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单独二孩”政策,不可避免地带来高等教育学龄人口波幅大、波形多,预计2036年达到峰值7103 万人左右。但“单独二孩”政策对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影响将发生在2032年后,此前的“十三五”与“单独二孩”政策没有多大关系。[9]生源下降、扩大入学给高等教育的质量带来了挑战,而质量保障是当前高等教育至关重要的任务。[10]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十多年规模扩张之后,教育发展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11],必须切实提升质量、走内涵发展之路。因此,不论是应对国内生源数量减少、波动,还是参与国际竞争,地方高校特别是城市综合大学面对挑战的治本之策在于努力提高质量,办出自己的特色,关键是实施战略管理,把中国高等教育切实做“高”做强,这是参与国际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条件。
课题组认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动力转向新的增长点,城市综合大学实现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转变,不仅是一个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地方高等教育乃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全局的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宏观管理问题,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健康运行的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创新问题,更是关系我国释放人才创新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劳动力向优势人力资本优势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根据本研究成果,特提出如下咨询建议,供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高校决策参考。
建议一:提升领导阶层的思维观念明确战略选择的科学依据
现实状况:
高校的发展,与拥有注重战略规划、有能力实施战略的领导集体和领导密不可分。现实中由于高校自主发展的理念树立得尚不牢固,学校发展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影响和限制较多,主要领导精力更多投入日常管理工作,却忽视战略规划对学校长远发展的重要影响。制定的战略规划往往计划有余,战略思考和构架明显不足,缺乏可操作性。从战略思维上看,目前存在几种典型的错误模式:一是过度依赖政府型,有的高校将上级主管部门的所有要求都纳入学校阶段性发展目标,看似很讲政治、原则性强,实际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脱离实际,过分考虑政府的期望和立场,使战略规划缺乏现实基础;二是盲目社会需求型[12],有些高校缺乏对现实社会的本质把握,将所谓的战略目标盯在社会需求上,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不能很好地把握市场需求,加之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经济正处于一个急速发展的转型期、过渡期、关键期,各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发展中多样化矛盾凸显,面临着诸多新形势、新问题,面对各项改革给社会现实带来日新月异变化,制定的战略规划缺乏前瞻性、稳定性,不能真正付诸实施;三是单纯的指标增长型,有的高校片面地理解发展规划的核心要义,简单地把提高学校某些办学指标作为发展战略目标的全部内容,使发展规划缺乏科学性,无法实现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真正目的;四是领导愿景唯是型[13],有些大学领导只听上级主管部门的指示,只按上级领导的指令办事,不尊重客观事实,不一切从实际出发,尽管胸怀办一流地方大学的崇高理想,但因盲目地制定了不切实际的战略规划,往往使规划难以形成完整科学的规范体系,随波逐流的选择无法指导大学的实践发展。
对策建议:
树立涵盖和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先进的大教育观和教育价值观。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人才规格的不同类型和层次要求,既需要知识广博高深的拔尖创新人才,也大量需要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性人才。城市综合大学要立足城市,协调政府部门和社会关系,找准为城市服务的切入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服务城市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自身。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领导阶层的战略思维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加强对关系学校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重大问题的科学谋划和实际问题的把握,提升战略思维的规划实操能力,切实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认真研制并组织实施教育战略规划,用战略思维来思考学校深层次发展问题,以更加切合学校发展实际。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和统筹协调的管理观念,摒弃盲目求大、求高、求全等不切实际的办学思想,统筹规模、结构、质量、效益(速度)四者关系,努力促进四者协调发展,综合考量多种因素,制定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战略规划。要运用战略思维来思考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让学校自身条件与所遇到的战略机遇相适应,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真正能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战略规划。要树立富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和多样化的质量观。以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为宗旨,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作为最高标准,重点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有用人才。
面对当前我国全面综合改革时代的复杂局面和利益格局调整,城市综合大学战略决策者应从纷繁的高校管理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主要精力投入学校的战略思维,客观研判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新形势,全面深入思考学校的使命与发展目标,以及实现其发展目标所需的战略战术、技术机制、人力资源和物力保障等安排,要从时代、国家意志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出发,集思广益,充分听取专家、校内各界和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建议[14],进行战略规划的科学选择,承担学校和自身应承担的责任。制定必要的重大战略和政策,强化执行力确保战略与政策的“落地”。打破依附政府的惯性逻辑思维,重构“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均衡,推进学校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只有在认真听取专家学者、师生、社会不同群体的意见建议中掌握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通过规划的实施使广大民众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才能把握战略规划的正确发展方向,使制定的规划真正成为顺应时代和“民意”的战略规划,充分有效推动学校发展,其实施结果才能更加体现科学价值。
建议二:准确进行自身发展定位明确高校发展战略目标
现实状况:
学校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如不能有效识别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类型定位,前教育部长周济指出:“长期以来,许多大学没有真正解决好学校的定位问题,盲目提高办学层次,从而形成无序竞争,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15]高校进行环境分析与战略目标、发展举措直接关联。高校进行环境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在制定实施战略规划时,更好地把握学校的未来活动受制于哪些因素,区分这些影响因素的性质、影响程度,学校可在哪些方面做出积极的回应,从而宏观地把握学校发展的正确方向。[16]如果内外环境因素发生变化而使战略目标不恰当,则必须及时调整原设定的战略目标,确保大学战略管理活动的科学性、适切性和稳定性。在制定规划时进行环境分析,不能被动地应付,而应是具有前瞻性地主动应对。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高校不能充分进行环境分析,对学校自身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环境中机遇与挑战的认识不清晰,因而很难制定切合学校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战略规划。此外,许多高校的战略规划缺乏研究的全面、科学、系统,对自身专业学科特色缺乏论证,没有对规划成本和风险进行有效分析,一味强调超常规和跨越式发展,实为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战略规划本身的科学性,也制约着规划目标未来的实现成效[17],使规划实施缺乏保障体系基础。
对策建议:
编制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首要问题是必须完成基于科学环境分析和系统研究基础上的学校办学定位;否则,就不可能对学校的愿景与使命进行明确而适切的展望,大学资源配置的准则也就失去了客观依据,更谈不上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科学性,也就无法在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发展。科学定位,首先要确立发展科学方位。将确立大学的使命和对愿景的描绘作为制定战略规划的重要步骤。要拥有世界眼光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良性快速发展的使命感,力求为所在城市的文化、经济、社会生活中起到独特的作用并作出贡献。明确学校定位,确立准确科学方位,需要树立“三观”,即地区观:作为城市举办高等教育的主要力量——城市综合大学,与地方政府、工商界和社会相关部门全力合作,通过培养熟练、高效而灵活的劳动力,创造运用以及传播新思想、新技术,把学校发展成为以知识为本的社会。国家观:力争成为中国副省级以上地区性的优秀大学之一,积极为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世界观:作为城市综合大学,瞄准世界同类大学可追赶目标,在一个或多个领域确立可追赶目标并力争取得突破。
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的方向标,统领学校工作的全局,引导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方向。[18]科学谋划大学发展,首先要明确学校自身发展的定位,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环境分析和把握,设立阶段期许和可实现的战略目标。美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斯曾提出一个成功的万能公式:成功=明确目标+详细计划+马上行动+检查修正+坚持到底。[19]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推动地方高校快速发展,还要明白我们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即设立阶段期许和可实现的战略目标。高校要明确自身的办学类型、学科布局、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分析出学校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中的机遇与挑战,才能有明确的战略愿景,确定符合学校发展的战略目标。[20]其次,明确指向性、针对性更强的阶段性期许。要清晰认识学校发展意向如何落实到阶段性任务中,将目标的意图及可测量性与学校现有基础条件有机结合起来,确立学校一定时期的工作任务,使学校使命更加具体和更具实操性。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应用型高校具有社会适应性强、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区域化优势明显、办学效益显著等特点。城市综合大学应结合自身的专业、学科特点以及应用型大学的共性特征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可从教学、科研和管理等领域入手,分类统计影响学校发展的有关数据,从而获得对学校发展水平、阶段和发展要素的准确认知。[21]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基础和条件,只有在对学校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地认识自身的优势所在,结合自身特点准确定位,才能在制定学校战略规划时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确战略发展目标,以制定出系统中突出重点,可行性与前瞻性兼备,又与时俱进的战略规划。而对现状的分析应建立在精确数据的基础之上,注重学校间的数据统计和信息交流对各个高校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22]依据办学传统、教育规律,特别是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人才需要发展等方面来综合确立和实施学校战略规划,才能更加彰显自己的特色。
建议三:成立规划编制专门机构完善战略规划实施运行机制
现实状况:
目前,许多地方高校编制战略规划没有进行发展规划工作的专门机构,主要是学校办公室、高等教育研究所和学科建设办公室合署制定或某个部门牵头制定,学校将规划编制视作学校阶段临时性工作或一般行政管理事务,甚至没有专业的规划人员参与,对大学战略规划制定的中外科学理论及其成功案例、外部环境、内部校情等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没有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健全完善的机制,二者容易脱节,成为制度不健全的必然后果;没有配套的制定评价和监督制度,战略执行的政策性不强,往往会出现一个领导一套方案、规划途中多变和流于形式等情况,长期稳定的战略和实施运行机制成为空话。大学发展规划研究是当今大学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手段,其核心问题是要研究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学校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诊断,正视其中的困难和实质性问题。由于战略管理意识淡漠,战略管理缺乏深入的战略研究,缺乏对其支撑的现代理论的较好掌握,缺乏对国内外、主客观形势有深刻准确的判断,有的虽制定了战略规划,所作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较差,仅具有一定的短期效应;有的规划不够清晰、准确,缺乏系统性;也有的目标定的偏高或偏低,缺乏导向性或形同虚设;有的规划文本起草工作完成后,没有进行必要的民主决策、专家论证程序,不仅缺乏权威性,也有悖科学民主原则。
对策建议:
学校成立通过“代表制”组成的高校战略规划研究专门机构,成员由领导专家、各院系、处室负责人及师生代表等组成。也可以将学校内原具有政策研究职能的机构与规划部门整合,通过组织功能再造形成和完善负责制定发展战略规划的专门机构,必要时大学可聘请外部的规划咨询专家来帮助学校进行规划的制定。[23]如2000年青岛大学“十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就是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研制完成的。当时青岛大学处于四校合并后的磨合期,人们对新的青岛大学未来发展目标难以达成共识,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帮助青岛大学厘清了学校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了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该校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办学实践,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种战略及相关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24]这样就做到了规划执行的完整性、权威性,保证了一所大学战略规划方案的执行效力,不因领导的频繁更替而反复更改。高校在编制战略规划过程中要重视决策研究,使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在学校发展相关政策能得到很好地吸纳和传承。加强地方高等教育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从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出发,通过科学方法和手段分析预测学校未来的发展;把研究学校发展现状作为核心问题,加强科学论证,通过对“部分”的研究,最终获得对“整体”产生影响的结论,使学校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制定出科学、可行、优化的学校战略发展目标,以及战略重点、实现路径和主要对策。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如何成为区域最好的大学,需要考虑内外部两个互为补充的层面。外部层面即政府层面,关注国家、省各级政府的作用以及可以提供给高校用于提高水平建设的资源;内部层面即学校层面,涉及学校为了实现规划目标而进行的必要改革和采取的必要举措。[25]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理论,并用以指导战略管理实践,通过拓展服务功能服务地方使学校获得长足的发展,不断提高战略规划的质量。
建议四:突出学校战略发展重点明确实现目标所设定步骤
现实状况:
大学战略规划应与操作管理相联系,为大学宏观、中观和微观管理及其决策提供共同的背景和共同的假设。战略规划的制定是一系列步骤的综合,即在分析环境的基础上为实现一定目标所进行资源和任务的分配、实施与评估,在既定程序指导下形成战略的过程。[26]但实际情况是,规划编制执行与学校年度日常工作及资源分配、结果评估与年度考核出现“两张皮”,往往把较高的办学规模增长预期作为最重要的规划基点,忽视总体规划与年度日常工作,规划整体与部分、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衔接配合,学校规划与年度各项工作缺乏协调性。规划与资源状况及分配不匹配,规划实施保障力量的有效性不高。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把规划真正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不能落实到部门的具体工作之中。没有形成从战略评价全过程的管理流程,没有制定规划实施结果规范性的评价标准,没有形成与具体部门负责人单独确认目标过程的机制,且执行过程大部分是分开进行,难以有效解决部门计划与整体战略之间的分歧,难以实施持续的战略控制,没有落实相应职能部门对规划进行评估的职责。[27]
对策建议:
高校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和提升竞争力,要重视教育观念变革在制定规划及改革发展实践中的重要先导作用,做好学校的顶层设计,提出类似规划建议书或“规划纲要”。多数欧美大学的战略规划步骤框架是:确立使命、愿景和战略意图;环境评估;确立目标;战略行动;战术执行;战略评估和评价等核心内容。循环过程的结果包括:含有长期目标和发展战略的战略规划,含有主要举措的年度操作性行动计划,实施规划的具体行动或举措,规划实施的进展监控报告等。[28]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注重广大师生员工的参与性,注重“站在校外看学校”,邀请校外有关专家参与规划编制重要问题的研讨,邀请城市发展重要行业、用人单位有关负责人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研制,使城市综合大学突出学校战略发展重点,适时调整办学方向、专业设置,注意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结合,探寻多样化发展之路,更好地发挥大学职能服务城市发展,推动城市全面发展进步。要加强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子规划的衔接,做好学校规划与部门、学院规划的互动,保证各项规划之间的协调、呼应和衔接。通过制定和实施战略规划,使学校发展的结果成为师生员工可以预期、可以感知的进步,提高规划在学校发展中的有效性。通过对规划规范操作流程控制,使学校的使命和愿景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既要充分体现城市综合大学对于所在城市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独特价值和贡献,又要体现出对政府、教职工、学生、其他投资人、校友等利益关系人的关照,并与城市、区域始终保持紧密联系。通过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各阶段要求,规范规划流程,从规划的制定、实施到评估都遵循科学规范要求,有效提高规划在学校发展的系统性、科学性,以战略管理推动学校快速发展。[29]
建议五:做实规划实施考核评估落实预期战略任务目标
现实状况:
战略管理缺乏刚性约束,规划无约束性指标,在实际工作中,重规划编制,重规划指标设置,轻规划实施,轻实施效果评估。实施计划是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规划编制完成后,没有对规划制订分步实施计划,没有科学设置规划指标,将战略目标、战略措施的规划指标进行细化分解,就无法对战略规划的实施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考核。在战略管理中缺乏有效的绩效考核,也不具备战略预警体系和反馈体系。总规划与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与子规划间不能很好衔接、匹配,专项规划、子规划对上位规划不能提供保障和有力支撑。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学校对内部没有进行规划实施效果评估,并不按照规划执行情况划拨经费等资源和考核任用干部。战略管理缺乏战略规划引领,规划成为应景之作,纸上写写,墙上挂挂,甚至将规划“束之高阁”。缺乏有效的控制、评估机制和手段,规划不能有效推动学校的改革发展,推动管理科学化;不能有效指导年度日常工作,确保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预期的战略目标,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效益。一所没有战略规划和管理的大学,尽管办学很努力,也有可能长时期走不出原有的圈子,更难以实现突破性进展。
对策建议:
加强关键战略目标的绩效评估考核。评估是一种价值判断,战略评估是临近战略实施并对战略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性评估的过程。要摈弃一些传统考核指标,使科技创新竞争力、学校对城市贡献率等成为可量化的实实在在的指标。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的评估修正机制”。战略评估的结果可以作为调整、修正甚至终止战略的合理依据。只有战略的制定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还应该加大监督和评价的力度,扩大参与人员的广泛性。制定学校战略规划指南,帮助学校管理者、师生将规划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抓住战略管理关键环节——规划、形成文件、实施与控制,有效实施规划,让大家都明确学校面临的形势、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所采取的措施。学校要制定规划考核相关文件和制度,形成规范性的考核评价标准,在学校战略规划编制机构明确相应的监督、评价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同时,学校也应该借助外部监督和科学评价机构完成的大学科学评价等相关科研成果对本校战略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和科学性的鉴定。[30]在机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以未雨绸缪的心态,强化应对各种危机、风险等的措施,使制定的战略规划具备更高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不同发展阶段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和举措,从而有效推动学校的快速发展。[31]如:近些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铁路、公路、地铁、轻轨、高铁、隧道、桥梁等工程建设所需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需求持续加大,要求学生具有国际化理念,对“双师性”教师要求更高。城市综合大学应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呼应与关照,与城市进行办学接轨、人才接轨、工程接轨、质量接轨,努力将学生培养为具有国际化素质的人才,知道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周边环境,通过正确处理学校战略规划系统的功能结构与城市的良性互动关系,使规划最终实现理想目标。要定期进行规划实施的进展监控报告,同时,学校规划在执行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注意根据学校内外部环境不可预见的变化和执行中出现的新问题,适时对战略规划做出绩效考核,客观地分析总结执行效果和对措施、指标等相应的调整,避免教条式地坚持原来编制的规划。
建议六:适应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现实状况:
现代社会中的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实现资源的自给自足,大学更是一个资源依赖型组织。中国大学往往重视争取政府的资源供给,由于我国政府通过采取分层策略实现了高等教育系统明显的等级化,加上国家在重点支持重点大学建设的政策下,不同层级的大学同台竞争,形成了资源竞争中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部属高校在竞争中获得积累优势,资源的获取能力越来越强,资源更加集中于这些高校;多数地方高校在教育经费投入、学科建设、基地建设、申报项目、申报奖项等各种资源中越来越缺乏竞争力,明显处于弱势地位,面临生存环境的危机。[32]受到特定环境的制约和传统高等教育发展惰性的牵制,面对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规模增长,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始终是地方高等学校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对策建议:
第一,健全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实施依法治校,落实大学“章程”,增强学校科学发展动力,保证办学行为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框架下进行,确保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到位,推动学校发展理念、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二,适应城市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转变,科学全面地把握学校发展面临的外部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政策,不断挖掘发展潜力,争取创造有利条件弥补发展缺陷。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调整学科结构、专业结构、生源结构、办学层次,积极围绕支柱产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高起点、高效率、有重点地建设特色学科专业[33],培育打造综合性、地方性、应用性特色。第三,借鉴美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加快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体系建设。这种体系可由4 个方面构成:具有独立性的质量外部监督主体、高校参与质量管理的竞争性、不断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和常态化的认证工作。[34]要坚持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积极创新办学体制,建设创业型大学(学院);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特点,健全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科学合理的高校分类评价标准;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用户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机制,把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贡献作为评价高校的核心标准;改进高校绩效评估管理体制,并将其考核评价结果与招生指标、经费拨款、相关考核等挂钩。建立完善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制度,定期修订认证标准和认证政策,解决高等教育面临的新问题。第四,把握新工业革命时代特征及人才特征,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材的改革与开发利用,探索校企协同、科教协同、行业协同、国际协同等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完善学分制等制度,更好地适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调动学校全力以赴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五,由于不断深化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高校发展定位、学术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机制等密切关联,必须举全校之力,从教育观念、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质量保证等方面统筹设计和系统改革,以确保质量提升取得实质性的效果。[35]第六,加大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多种形式科技服务地方项目,不断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和服务地方发展能力。
建议七: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
现实状况: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在校大学生规模达到37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提前实现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2014年,全国高考录取率约为74.33%。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教育体制改革乃至国家全面综合改革的逐步深化,教育利益相关者增多,不同利益群体强烈地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其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使地方高等教育面临诸多挑战。[36]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众多矛盾风险和热点难点问题的产生,有着多方面和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原因。如何处理与本地政府的关系,如何处理好与省级行政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的关系,是城市综合大学必须正确面对的一个问题。[37]与部属高校只接受教育部的管理相比,城市综合大学除了要接受教育部、省级行政教育主管部门的管理外,还要接受所在城市政府的管理。一方面,面对的“婆家”越多,自主办学的空间就越小,在某种程度上,被动接受管理与自主办学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城市综合大学的这种管理体制也有它的优势,可以得到各级管理部门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但实际情况往往是管业务的不出钱,出钱的不管业务,使得城市综合大学在争取上级政策和自主利用办学经费出现矛盾,从而影响办学效益。[38]
对策建议:
大学使命和愿景指明大学未来发展的方向,直接与确立大学的奋斗目标和行动准则相关联。大学规划提供的这种明确方向意识和发展指向性,对于学校改革来说是一个重要基础和巨大推动力,但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实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大调整的背景下,城市综合大学应着力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积极发挥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39]在我国,政府主导型的经济体制没有实现根本转型,政府举办高校的教育体制也没有实现突破,地方大学无论是自身的发展,还是与地方建立各种长效合作机制都离不开政府的扶持。[40]加强政府引导是地方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充分认识地方政府的作用,理顺学校与政府的关系,尽可能地将学校发展规划纳入所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促成学校发展理念和规划重点项目能够最终融入省教育规划大的领域,为学校未来发展奠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要加强学校发展与城市重大发展战略、重点支持方向的衔接,争取上级在政策、建设资金、校园土地等方面给予学校支持,得到地方政府的可持续支持,形成不断壮大竞争发展优势。要积极参与国家探索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有效模式。如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等已被国务院列为“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试点地区,相关高校可以利用先试先行的机会,积极探索依法自主办学的方法、途径,以实现在人、财、物上能依据学校自身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现实需要灵活、自主配置。[41]
城市综合大学的学科建设应与当地区域特点紧密结合,以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应该紧紧围绕区域的支柱产业,瞄准新兴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或转型开展科学研究[42],主动响应国家、省、市级区域发展战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挖掘地方文化的内涵和文化引导服务。要积极投入横向课题研究,因其研究往往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用性很强的问题,能让教师不断地了解行业一线,又能够提供实践平台,锻炼培养师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争取地方各项资源支持的途径,是校企合作、校地互动的重要载体。这些对办学目标、大学职能的实现和师资队伍水平提升都发挥至关重要作用。要善于预见和发现那些可能推动和加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如发展环境、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等问题,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升,构筑校企合作育人等合作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让企业、用人单位和社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过程,承担起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应履行的职责和义务。改革大学生就业制度,突破内部政策、外部制度、舆论环境的影响和“瓶颈”制约等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加充足的大学生就业岗位;同时也要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要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并完善学校相关政策,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创业,促进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谋求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需要抓手,可以实施学校综合考评、推行学院评价等制度,将涉及学校发展战略的诸如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关键指标分解,纳入学院年度考核,学校形成激励竞争机制,引导学院通过创新工作,达到办学绩效的最大化,有效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建议八:探索开放与协同创新促进国际国内合作交流
现实状况:
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就是地方高校与部属高校相比处于弱势或者劣势的地位,在国家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上明显地存在着不均衡,对于地方高校人为设限太多,地方高校缺乏平等竞争、平等发展的平台和制度保障。地方高校在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以及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等方面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国家有关政策中有被边缘化趋势,教育部高校和地方大学不平衡,主要是政策上的不平衡或者是资金投入上的不平衡,城市综合大学从教育部、省市里面拿到的资源有限。[43]2010年,全国十五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合作交流机制的创立,为城市综合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合作交流搭建平台,但在积极利用城市综合大学联席会议机制方面还需付出更大的努力。如:推进成员学校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生互派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推动城市综合大学体制机制调整与创新,加快改革发展步伐促进教育质量及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增强服务社会能力以及办学理念、专项工作经验的学习交流等。
对策建议:
外向性、未来性、全局性、层次性彼此相关联是战略所具有的特征,其中外向性是重要特点。高校战略管理有一个基本的宗旨,是把学校前途和可预见的环境变化联系起来,利用外部机会以化解和回避威胁,从而成功地完成学校的使命。城市综合大学需要创新发展观,突破思维定势,强化争抢、赶超、跨越和追求卓越意识,不满足、不等靠,勇于发展,敢为人先,主动打破条条框框,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立足地方,融入所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主流,寻找与所在区域高校差异化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扬长补短,奋发超越,大胆实践,借力发展,在中国高等教育丛林中确立城市综合大学应有的地位和发展空间。[44]
一是与所在城市、不同的客户、利益相关者建立合作性伙伴关系并与市场成功衔接。世界上一些成功大学的兴盛无不与所在的城市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一座城市要发展,必须依托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城市与所举办的大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同生互容共荣关系,要推动十五城市综合大学快速发展,必须尽可能地将高校与城市融为一体,强化学校的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以质量取胜,以效益取胜,使学校在变化的环境中实现稳定持续的发展,成为城市综合大学改革发展的特有路径。从而使大学与社会各界、与社区的关系不再只是停留在资源互换阶段,而是进入共生共荣新的阶段。即通过各自的异质资源为对方提供发展机遇,构建独特的发展平台,构筑成为利益和命运共同体[45],推动双方事业发展速度快速提升,让大学教授、青年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城市创新、创业、生活、工作的知识主体和城市人力资源最富有活力的部分。
二是进一步深化与同类型高校交流合作。城市综合大学大多是20 世纪80年代后为适应大规模、宽领域、高速度城市建设需要,将原有低层次分散举办地方高校合并或新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同类型、同层次的高校虽存在竞争,其实更多需要彼此合作,城市综合大学由于发展历程、办学基础、经费来源、管理制度等各方面情况相近,学校建设发展的基础和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相似,相互间有更多交流的主题;城市综合大学承担着共同使命,同时也面临着适应形势发展、科学谋划未来战略与对策等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如何在服务地方发展与城市建设中推动学校科学发展,成为城市综合大学面临的重要课题,城市综合大学应该加强与同类同层次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综合大学发展道路,进而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中树立中国模式。[46]要进一步协调做实外部环境构建合作交流平台,完善开放合作机制,通过联合建立十五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合作交流机制,加强同类大学合作研究战略管理,共同面对挑战,化解各种不利因素,有效处理学校与政府、社会关系,集中学术力量致力于科研攻关,共同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气候变化、能源不足、城市化等问题。大力推动校企、校所、校校等协同创新,积极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对封闭、分散的学校教学研究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吸纳优秀自主创业人才参与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专家科研攻关。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十五城市综合大学间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丰富学校的办学理念,共同走向科学发展之路、走向和谐发展之路、走向特色发展之路、走向服务地方与城市共同发展之路。
三是推动国际交流合作。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创新要求就是进一步开放。城市综合大学应全方位融合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和运行机制,遵循有利于学校学科的优势互补、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进行开放式办学,拓展与国外大学的合作领域,提高国际化水平,在教育、科研和培养学校师资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以国际合作项目为重点,提升国际交流合作规模、层次和水平;与国外院校实施学分互认;互派留学生到合作大学学习;与国(境)外高校、跨国公司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科技攻关,实验室共建等合作项目。[47]多形式、多途径延揽国际知名学者和海外留学人员,承担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引进外籍教师,引入高层次人才来访讲学;选送骨干教师到国外进修、访学和合作研究。通过中外合作、自我创新逐步提升城市综合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建议九:大力推动文化传承创新营造学校发展良好氛围
现实状况:
战略管理缺乏大学文化推动。规划是创造愿景、统一思想、动员资源、引导行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但在规划实施和执行方面,既缺乏共同理念的引导,也没有氛围的营造;不清楚大学自身的历史,对学校文化不了解,如学校的价值使命、办学理念、管理文化等;对学校主流文化不认同,如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学科价值观等;对学校战略规划不重视,如认为战略规划只是应付上级的,没什么用,战略实施是领导的事,与自己无关,等等。[48]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命的源泉,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一种理念表现在大学学术活动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甚至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大学发展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如政府、教职工、学生、其他资助者、校友等,不同的利益群体与高等学校间具有不一样的强弱关系,对高校的理念认知、目标与价值的认同,以及对高等学校实施战略规划的影响方式也不一样。[49]明晰的使命宣言能帮助院校对外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促进与外界的联系,它促使大学与环境更好地协调和联合;作为精神纽带把毫无联系的内部利益关系人联系在一起,有助于使利益关系人了解大学的愿景,明确服务的范围。因为一个设计良好的使命能促进政策与策略的提出者、履行者以及校外友好人士等群体对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理解。[50]
对策建议:
大学是文化交流和传承的重要窗口,是文化再生产的重要基地。大学文化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基础,是国家软实力极其重要的部分。大学文化历来是体现一个国家的教育力、创造力、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世界性“核心竞争力”。[51]城市综合大学要从地方历史特色、文化特色、社会特色出发,深入研究地方历史文化传统,提高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塑造地方文化的特色,最终位置感、区分感。以研究解决所在城市现实问题为重点,凝练学术方向、汇聚研究队伍、增强发展活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体系[52],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有地方特色的学术高地和咨询智库,全面提升文化产品的社会服务水平,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创新培育学校发展文化。“质量保障不仅要求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模式,而且要求促进机构内部质量文化的发展。”[53]文化的培育是办学的最高境界,优秀的大学文化是学校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组织发展动力,创建支持战略实施的组织文化至关重要。[54]一所大学最基本的活力必定存在于其各个学术的院系,将战略规划看成是一种控制机制会影响人们的首创性,促进学校创新和发展的气氛,使新思想得到支持,主动性受到奖励。坚持大学办学理念不为功利主义所驱动的抗外界干扰能力,坚持应有的、自由的学术理性和知识价值观,在实践中凝练科学办学、民主办学、开放办学发展理念,使大学自身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得以传承和发展。其次,大学定位的理念要联系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通过自身优势和科技创新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唤醒大学的文化自觉并形成创新的大学文化,为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注入活力。[55]坚持传承中创新,培育学校发展文化,成功具有积累效应而且推动整个学校的事业。战略管理必须由院校的雄才大略所推动,由竞争的迫切性所推动,由意识到在竞争环境中必定有输家和赢家所推动[56],只有在非常开放的环境中运作,战略管理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
要围绕学校的使命、目标、任务的制定和发展规划实施在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师生员工、校友等积极参与到学校使命和发展主要指标的制定中来,将大学使命、制定愿景目标与自己的职业发展和提升自我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大学使命与愿景的宣传在学校上下形成对大学发展方向、目标的共识,以文化传承创新营造学校良好发展氛围,把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成为凝聚人心、形成共同语言、进行深度沟通和积极行动的过程,把宽泛的目标陈述转化为可衡量的、看得见的目标,激发师生员工献身学校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创新创造、无私奉献精神,使他们从中获得动力感和方向感,使校内外更多的大学利益相关者获得成就感和实现大学发展目标的获得感,从而积极参与到大学各项建设的运行中,并为学校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和各阶段主要任务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建议十:加大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多种资源互利共享
现实状况:(www.xing528.com)
一是缺乏科学统一长远规划。信息化建设规划缺乏科学性、前瞻性,由于缺乏科学统一长远规划的指引,有的存在硬件建设投入大而软件应用发展滞后的状况,相当一部分校园网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二是网络资源建设分散独立。网络资源建设力量分散独立,需求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各高校创建自己的网上资源库,碍于专业、网络技术条件和使用对象等限制,只能在较小范围内共享资源,传统系统换代存在诸多问题。三是网站建设资源共享滞后。[57]由于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人员、经费等原因,网站运行一直处于“两难”境况。成员高校间乃至同校部门间缺乏统一协调部署机构,使得信息数据和教学资源相互独立,许多可共享数据被重复建设,又不能共享使用,增加了协同合作交流平台建设管理与维护成本。四是难以适应国家地方重大需求。由于信息化系统构建过于注重事务管理,在教学与科研资源、高校间及与地方产业的资源整合和共享方面不足,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因而影响了城市综合大学以产业协同创新为引领,围绕城市发展等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对策建议:
城市综合大学加速信息化建设,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可以使我们学习并享用最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较短的时间里,既缩短城市综合大学与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差距,又缩短我国东西部城市综合大学间的差距。同时,能够通过先进的信息资源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共同围绕当今中心城市发展重大问题集中力量攻关,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更加综合、复杂的问题,如城市经济转型增长面临产业断层,高科技背景下产业结构如何优化等,共同培养服务建设智慧城市的创新人才。因此城市综合大学加速信息化建设是当前这类高校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58]地方大学要充分认识平台建设对密切双方关系的重要性。平台不仅是工作机构或者机制,更是双方密切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双方密切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地方大学要积极主动推进载体的建设,不断地赋予平台新活力和新内容,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密切关系不断注入新内涵的过程。因此,其意义同样十分重大。
城市综合大学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十五城市综合大学联席会议工作建议》,为建立合作交流长效机制打下了好的基础。要将该工作建议构想贯穿城市综合大学年度各项工作中认真加以落实。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网络平台的建立对于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媒介,建议城市综合大学要完善数字化信息网络平台和相应的联络机构,各高校之间通过网络平台及时沟通信息和成功经验,学生、教师、学校间的资源可以及时共享,定期制订一定时期的合作交流计划,各成员高校之间不断拓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各种类型的交流合作,如学生的文化交流、学习交流、体育交流以及互认学分等;教师的学术交流、合作研究,利用相互科研条件联合攻关,解决当前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高科研队伍的综合水平;着眼于城市大学的发展特点进行共同研究,形成适合城市大学发展特点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共同研究构建适合城市大学的质量保障体系等,通过采用定期发布合作项目报告和合作论坛年度报告、发展蓝皮书等多种沟通方式,解决城市大学合作中产生的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大学的办学水平。
【注释】
[1]吕艳,胡娟.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
[2]胡鞍钢,鄢一龙,姜佳莹.“十三五”规划及2030年远景目标的前瞻性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5(2).
[3]张平.“十二五”规划战略研究(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10.
[4]钟秉林.加强科学谋划提高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16(1).
[5]李立国,刘向兵.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研究型大学跨越式发展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6]熊建辉.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高等教育与研究在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新动力[J].世界教育信息,2009(9).
[7]熊建辉.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高等教育与研究在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新动力[J].世界教育信息,2009,(9).
[8]大数据为您解读:2015年出国留学发展状况调查报告.heep.cq.xhd.cn.
[9]姚引妹,李芬,尹文耀.“单独二孩”政策下我国受教育人口变化趋势研究[J].教育研究,2015(3).
[10]熊建辉.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高等教育与研究在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新动力[J].世界教育信息,2009(9).
[11]赵应生,等.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J].教育研究,2012(1).
[12]任梦,吴爽.教学型高校战略规划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
[13]刘义.地方高校战略规划研究[J].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EER 2013),2,2013-08-11.
[14]刘义.地方高校战略规划研究[J].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EER 2013),2,2013-08-11.
[15]楼锡锦.高校发展与战略规划制定[J].教育发展研究,2006(8).
[16]刘义.地方高校战略规划研究[J].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EER 2013),2,2013-08-11.
[17]刘义.地方高校战略规划研究[J].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EER 2013),2,2013-08-11.
[18]丁亚金.我国城市综合大学发展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3(10).
[19]肖剑政.谈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5).
[20]高洪源.大学战略管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1-3.
[21]时明德.中国教学型大学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22]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3]刘义.地方高校战略规划研究[J].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EER 2013),2,2013-08-11.
[24]别敦荣.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青岛大学案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25]王琪,程莹,刘念才.世界一流大学:国家战略与大学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3.
[26]杨天平.教育战略规划与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80.
[27]任梦,吴爽.教学型高校战略规划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
[28]刘念才.英国高等学校战略规划指南.http://law.swjtu.edu.cn/T214.
[29]别敦荣.大学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青岛大学案例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
[30]姚纬明,余达淮,曹菱红,等.高等教育管理[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99-126.
[31]俞俏燕.论英美地方大学和地方的共赢模式[J].教育评论,2012(8).
[32]丁亚金.后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对J 大学的个案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2).
[33]别敦荣.论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及其制定[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4).
[34]陈小尘,胡弼成.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及其借鉴[J].高教探索,2010(1).
[35]钟秉林.加强综合改革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J].教育研究,2013(7).
[36]钟秉林.加强综合改革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J].教育研究,2013(7).
[37]丁亚金.我国城市综合大学发展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3(10).
[38]丁亚金.我国城市综合大学发展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3(10).
[39]丁亚金.我国城市综合大学发展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3(10).
[40]俞俏燕.论英美地方大学和地方的共赢模式[J].教育评论,2012(8).
[41]丁亚金.我国城市综合大学发展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3(10).
[42]丁亚金.我国城市综合大学发展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3(10).
[43]丁亚金.我国城市综合大学发展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3(10).
[44]丁亚金.我国城市综合大学发展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3(10).
[45]俞俏燕.论英美地方大学和地方的共赢模式[J].教育评论,2012(8).
[46]丁亚金.我国城市综合大学发展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3(10).
[47]丁亚金.我国城市综合大学发展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3(10).
[48]郑文.基于战略实施的大学战略规划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49]赵文华,周巧玲.大学战略规划中使命与愿景的内涵与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06(13).
[50]赵文华,周巧玲.大学战略规划中使命与愿景的内涵与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06(13).
[51]宁进.论大学文化的作用[N].光明日报,2011-08-28.
[5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 的通知[S/OL].http://www.gov.cn/xinwen/2016-11/24/content_5137088.htm,2011-11-07.
[53]熊建辉.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高等教育与研究在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中的新动力[J].世界教育信息,2009(9).
[54]郑文.基于战略实施的大学战略规划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55]张妍.我国大学定位趋同化的现实冲突与对策[J].江苏高教,2011(11).
[56][英]迈克尔·夏托克.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M].范怡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8.
[57]贠翔悦,张丽萍.城市综合大学加速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以我国15 个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为例[J].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EER 2013),2,2013-08-11.
[58]贠翔悦,张丽萍.城市综合大学加速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以我国15 个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为例[J].Proceedings of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EER 2013),2,2013-08-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