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教学交流
三级考核指标(权重)主要有:学生有海外游学经历(3 个月及以上)人数;国际合作教学项目数;学生国际合作培养人数;国际学生接受学历教育人数;国际学生接受短期培训人数;国际学生国别数;建有国际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拥有国际化课程数(与国际接轨课程,采用全英文授课);建立国际性虚拟大学提供学位课程数;拥有国际化培养项目数等。
(二)国际科研合作
三级考核指标(权重)主要有:科研成果涉及国际合作的数量、比例;以本校研究者为主发表研究论文中涉及国外合作者的数量;本校研究者被国外招收为国际研究人员的人数;国际合作科研项目数;发表成果被国外引用数等。
(三)教师队伍国际化
三级考核指标(权重)主要有:教师外籍人数、分布国家地区;教师了解国际学生来源国的不同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人数;派教师到国际学生的主要来源国去学习和研究对方的文化及教学方法人数等。
鉴于“三性”教育评价活动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内部评价又包括自评和专业评价。自评主要是教学单位及师生对自己的阶段性成果进行自我陈述,将自评报告上交形成反馈意见供参考。专业评价是由专业评审成员组成的评审机构,对教学的各环节进行评审,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报告的形式形成反馈意见。外部评价即社会主体对人才培养活动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家长、学生实习单位和毕业生就业单位等。学校与该主体建立长期固定的联系,通过对该群体的追踪调查,收集信息反馈,形成调查结果。[33]依据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定量分析结果与定性研究判断有机结合,对评价体系作出解释和分析,使之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而有效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大学通过内部组织变革来回应社会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质量滑坡批评最有效的措施就是不断加强内部质量控制。高校内部教学质量标准及其保障体系建设是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工程,教学质量标准对保障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理论框架建设对于各自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十分重要,可在此基础上分专业定期修订培养目标,建立本科教学质量准则和本科教学最低控制质量标准。在总结各自本科教学管理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理论框架建设各自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这样的体系应当充分体现各校不同的办学定位和传统与特色。由此可见,“三性”教育是一个标准逐步完善、实践不断推进和逐步深化的过程,地方高校应把“三性”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改革重要议事日程,加大经费投入,建立与完善“三性”教育师资队伍及课程体系,打造开放性“三性”教育硬件共享平台,加强条件保障支持和制度机制等环境建设,通过对学校整个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全方位改革,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造条件。
【注释】
[1]代飚,贠翔悦.“三性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和评介指标——关于地方高校”三性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C].桑建平,肖引.十五副省级城市综合大学发展报告2013.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231-241.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5.
[3]项贤明.试析“三个面向”内在联系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4]石中英.“三个面向”与中国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5]陈亚玲.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
[6]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与未来[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7]石中英.“三个面向”与中国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8]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9]张丽萍.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难点探析与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08(10).
[10]李进才,朱现平,张丽萍.中心城市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3(2).
[11]郑兴德,邹兆南.创新性教育的基本特征与生理基础[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3).
[12]郑兴德,邹兆南.创新性教育的基本特征与生理基础[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3).
[13]李进才,邓传德,张丽萍,范雄飞.在教育创新中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江汉大学学报,2003(1).(www.xing528.com)
[14]肖川.创新教育≠创造教育[J].中国妇女报,2003-01-22.
[15]林金辉.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理论研究[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35.
[16]刘道玉.论大学创造性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高教探索,2011(1).
[17]林金辉.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理论研究[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41.
[18]林金辉.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理论研究[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43.
[19]罗儒国.“三创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展望——以武汉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
[20]刘国福.大学国际化探讨[J].太平洋学报,2008(2).
[21]顾明远.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世界教育信息,2011(4).
[22]徐佳.暑期学校项目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国际性方面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
[23]为培养“应用性创造性国际性”人才而共同奋斗——杨卫东校长访谈录[R/OL].http://www.jhun.edu.cn/show_detail.asp? ID =120702&Dept =%D6%F7%D2%B3&Category=%D1%A7%D0%A3%D2%AA%CE%C5.2013-03-29.
[24]IUD 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着眼2049:武汉谋定一流世界城市格局[J].领导决策信息,2013(14).
[25]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26]万圆.论大学的国际性[J].煤炭高等教育,2011(3).
[27]万圆.论大学的国际性[J].煤炭高等教育,2011(3).
[28]毕华德,刘国良.青岛大学眼睛向外提升办学水平[DB/OL].http://edu.enorth.com.cn/system/2001/08/13/000113923.shtml,2001-08-13.
[29]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12(6).
[30]刘贵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重庆高教研究,2013(1).
[31]秦炜炜.大学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
[32]朱振国.大学,你的质量怎么量? [N] .光明日报,2011-09-19.
[33]刘国利,刘石磊,张影.创新型法学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