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江汉大学关注度最高、讨论最热烈的内容,也表明大家对学校发展的期待。要做好规划工作,首先思考清楚江汉大学现在哪里? 将要到哪里去? 怎样到达理想目标? 围绕《江汉大学“十二五”发展纲要》核心内容的讨论,使全校上下对该校办学定位有了新的认识,也逐渐形成了共识,最后经过党委会原则通过,确定了江汉大学发展的科学定位。
1.总体目标定位
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需要以及江汉大学发展现状与趋势出发,确定学校的应用性发展方向,将早日建成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地位和水平相适应、在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奋斗目标。
2.学校类型定位
按照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类型,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应用型大学”目标定位,突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体和特点,突出以应用性为特色的教育教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则进一步摆正学校教学与科研的恰当位置,从而促进二者相互推动,协同发展。
3.办学层次与形式定位
落实学校“收缩战线、稳中求进、内涵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总体思路,在选择多个层次和形式的办学中,确定占主导地位的办学层次,对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结构以及继续教育办学形式作出合理的调整。
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国家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共同要求,“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相对于高精尖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江汉大学培养的是有较强理论基础的实践型人才。
5.学科专业发展定位
“建立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注重应用、服务地方的学科专业体系”,体现该校学科综合的特点,提出学科发展的应用性、地方性的要求;“重点发展现有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积极发展面向该市城市圈支柱产业和领域的应用性学科专业”,一方面保持现有学科专业优势,另一方面对新的学科生长点给予导向。(www.xing528.com)
6.服务面向定位
主动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立足所在城市,面向省内外,适应时代要求的调整,这也是江汉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等方面着力的方向。
(二)“顶层设计”达成共识
学校战略是一项系统过程,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处理好总规划和专项规划的关系,学校发展规划要尽可能地纳入所在城市的规划,与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统一。其起草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国家、省市发改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省教育厅有关做好“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文件、重要讲话等;
(3)《武汉市“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
(4)武汉市实施“中部崛起”、“两型社会”建设、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三大国家战略,武汉市城市圈发展和所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相关文件资料等。
(5)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美国州立大学、英国城市大学的发展经验借鉴。如重视产学结合、产教融合,发挥其在城市科技创新中的作用,着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等。
为了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江汉大学认真组织学习了国家、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国家、省、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等重要文件和各级领导关于规划工作的讲话精神,力求准确把握国家、省、市“十一五”、“十二五”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形势,深刻领会上级领导机关关于编制规划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认真总结了学校“十五”、“十一五”期间学校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学校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学校的“顶层设计”初步达成共识。《江汉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发展规划》(草案)形成后,江汉大学先后召开校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会议,学院院长、书记座谈会和校内教授专家咨询会,专题研讨会,党委会进行专门研究讨论,之后又提交校教代会进行了审议。如“十二五”规划编制,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论证、讨论,收集整理了意见、建议20 余条,内容涉及江汉大学“十二五”发展方式、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结构、重大项目建设、思想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专班认真吸纳大家的意见,在综合学校各个层面意见基础上对规划《江汉大学“十二五”发展纲要》进行了10 多次大的修改和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