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了解用人单位
1.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
大学期间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观察社会的机会。许多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用人单位领导的青睐,往往被用人单位提前预定。毕业实习是毕业生了解用人单位的重要渠道。对于实习单位需求的岗位具体要求、单位的工作环境、文化氛围等,毕业生都比较了解,这对毕业生求职决策都是有益的。
2.各种形式的招聘会
高校就业主管部门是连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一条纽带,学校通过举办招聘会等方式,主动把用人单位请到学校,直接与毕业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县级以上的教育和人事部门成立的毕业生就业管理机构或指导机构,通过举办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政策信息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招聘会上,用人单位不仅可以把招聘的职位、待遇和其他要求都明确地告诉毕业生,还可以当场回答毕业生的各种疑问,是毕业生直接了解用人单位的绝佳机会。
(二)间接了解用人单位
1.网络信息
在信息时代,网络与人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毕业生就业也是如此,大部分网站都有求职专栏。例如,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设有就业专栏,包括就业快讯、招聘专栏、英才推荐、求职秘笈、生涯规划、前辈经验政策大全、求职黄页等,内容有全国各地的招聘会、各种各类企业的招聘信息,有政策和求职技巧,有求职案例,有就业热点问题分析等。
2.各种新闻媒体
电视、报刊也是用人单位发布需求信息的重要渠道,特别是,专门针对毕业生就业的报刊,经常发布大量的政策信息和用人单位信息。例如,由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中国教育报》等经常刊登一些有关学校招聘的信息。
3.老师、校友、同学及亲朋好友
(1)自己的老师
由于老师与本校之外的一些单位通过学术交流、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或其他合作方式,为毕业生提供他们所了解的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这类信息针对性较强,注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相互匹配,比较注重毕业生的学业成绩、在校表现及其个性、能力、特长等。同样作为非正式渠道,老师提供的信息与家长、亲友提供的信息具有相似的特点。
(2)自己的校友
校友是指已经毕业的,有工作经历的师兄、师姐。通过他们,可以探听其所在单位的用人需求信息,为自己创造求职机会。作为过来人,他们经历过一定的求职过程,有切身的感受、经验、教训,能提供有益的启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与毕业生出自同一学校,专业相同或相近,处于职业世界中,比较了解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供需状况和行业的发展状况。因此只要本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就能从自己的校友那里获得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3)家长、亲友
家长、亲友提供的就业信息主要建立在其自身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与其职业、经历、社会地位有很大的关联,这类信息可靠性较大。家长、亲友出于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责任感,会对自己获得的信息先进行推敲、筛选,这些经过加工的信息就成为毕业生获得就业机会的关键信息。这就是许多毕业生通过家长、亲友安排就业的原因。但是,家长、亲友提供的信息局限性较大,几乎是“一次性”的,不大可能派生出更多的信息。当然,对于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毕业生,这类信息的重要性和所能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一)道德品质是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核心要素
在大学里,立德树人是高校的基本职责,而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也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大学生首先是要成人,然后才是成才。试想一名毕业生就算拥有再高的天赋、再大的才能,就算是日后成为科学家、企业家,如果不是一名正直的人,不仅不会为社会做出贡献,还有可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害,而且能耐越大,造成的损害也会越大。另一方面,一般来说,拥有高尚道德和情操的人,在其自身的专业领域更容易获得支持和信任,也更容易取得发展。同时,在就业过程中,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不少企业认为,应该加强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建设。“企业对高校毕业生频频违约倍感头疼,如此不诚信的行为不仅大大浪费了企业资源,也是大学生缺乏责任感的体现。”某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说:“遵守合同规定,保守商业秘密,这是大学生应有的职业道德。”
因此,我们要将道德品质的提高作为大学期间乃至一辈子的必修课。首先,加强学习,强化意识。向书本学习,向先进模范学习,向身边的人学习,向实践学习,明辨是非,扬善惩恶,让自己不断提高。其次,勇于剖析,敢于改正。以人为鉴,明察秋毫,养成自我发现、自我反省的习惯,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勇于承认自身的不足,并着力改进。最后,言行一致,付诸行动。改正说一套做一套的缺点,做行动的巨人,坚持到底,不中途放弃。大学毕业生更应以求职为契机,整理自身思想道德情况,并努力提高道德水平,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的人。
(二)重视对大学生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的考查
现代用人单位高度重视对方法的考查,主要是对大学生思维方法和实践方法的考查。比如,有些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进行思维能力测试,就是对思维方法和认识方法的测试;有些用人单位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请应聘者回答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对应聘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测试,也是对实践方法的测试;一些外企习惯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问题,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信息社会,知识和技能很容易过时,而方法却可以长期发挥作用。
对方法的重视,反映了用人单位对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视,而我国大学教学存在的某些不足恰恰是重知识传授而轻方法传授,以至于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
(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合作是职业人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职业人做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单枪匹马,而是一个团队合作完成。团队合作是一个大学生走向职场的重要法宝,也是大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之一。
1.团队的定义
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2.团队的特征
(1)共同的目标。团队应该有一个既定目标,为团队成员导航,使团队成员知道要去向何处。没有目标,这个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此外,还可以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再具体分到每个团队成员身上,大家合力实现这个共同的目标。同时,目标还应该有效地向大众传播,让团队内外的成员都知道这些目标。有时甚至可以把目标贴在团队成员的办公桌上、会议室里,以此激励所有人为这个目标去工作。
(2)唯一的领导。唯一的领导是团队的保证。所有团队成员向着唯一的方向前进,才能保证一个团队的高效率。
(3)明确的分工。分工是基础,现代企业强调的是分工,每一个人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4)有效的沟通。团队成员之间、部门之间需要不断进行有效的沟通。
(5)规章制度。制定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整个团队目标的完成。
3.团队合作的原则
双方都能够阐明各自所担心的问题;积极并愿意解决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事不对人,不揭短,不指责;达成双赢的目的,大家都获益。
4.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
(1)大局意识。要树立起全公司一盘棋的思想。要从企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凡是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事就要主动、认真地去完成,力求做得好一点、快一点。想办法把事情做好,切不可坐失良机。
(2)协作精神。要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企业内部、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关系都是供应链,这种关系只有通过相互协作、群策群力才能圆满地完成。一个好的企业或者一个好的部门,往往是通过自我调节,把摩擦降到最低。
(3)服务精神。要树立主动服务的思想。在日常工作中,许多事情不是十全十美的,而一些容易被人们疏忽或者遗漏的地方又往往是很关键的。这就要求我们发扬团队精神,主动为其他部门提供优质服务,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人解决难题。
5.如何处理团队冲突
在团队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冲突。当我们与同事发生冲突时,不要去说服别人,而要去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冲突,产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一个职业人士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当他和同事遇到冲突的时候,能够双方坐下来分析原因,而不是辩论或说服。通常引起冲突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人际风格的冲突和问题的冲突。
(1)人际风格的冲突指的是我们在与同事进行沟通的过程中,由于性格不一样、沟通风格不一样而产生的冲突。
例如,当和蔼型的人和支配型的人沟通时,和蔼型的人就会觉得支配型的人没有情感,就会从心理上产生对他的抵触情绪,可能能够接受的问题,也不愿意去接受。这个时候就产生了人际风格的冲突。
在工作过程中,当团队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判断对方是什么沟通风格、自己是什么沟通风格,这样你才会正确地判断这种冲突产生的原因。
所以,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了解每个同事和自己的沟通风格。如果我们能够以对方的风格与他沟通,就更容易达成共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我们能够了解所有同事的沟通风格的时候,团队沟通中由于人际风格不同产生的冲突就会大大减少。
(2)问题的冲突。当我们就某一件事情,要做还是不要做,先做还是后做,没有达成共识的时候,就会产生问题冲突。
当问题冲突产生时,通常要做两件事情:一是告诉对方你的原因,为什么你这样想、这样做;二是询问对方这样想、这样做的原因,看是否能够相互达成一个共识。如果没有能够达成共识,就把这个问题向更高一级领导汇报,由他来决定是否该做及做事的优先顺序。
在团队当中,冲突是永远存在的,而冲突恰是团队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一个推动力量。
(四)必须承担分内的责任
责任,就是应做的事情。对于员工来说,责任首先是我们的岗位职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不管你身居何职,首先要把自己岗位内应做的事情做好,否则,就是渎职,这是对一个员工最基本的要求,甚至是对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同时员工作为企业的一员,责任更是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尽心尽力。只要是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事情,都是我们每一个员工分内的事情。
做好分内的事首先要树立主人翁精神。员工是企业的一部分,员工以人力资本入股。企业的发展与每个员工的发展休戚相关。员工就是岗位的主人,员工首先是为自己打工,因此,应该以主人翁的心态从事岗位工作。无论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还是实现员工个人价值的角度,都要求我们优异地完成本职工作。岗位既是企业发展的着力点,也是员工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实践证明,有主人翁精神的人,职业生涯的成功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没有主人翁精神的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就缺少了根基。
(五)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201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说:“苦难是不能选择的,它绝对不是别人所说的财富,我们要做的只是:当苦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该怎样面对并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开展吃苦耐劳精神教育,并不是说拒绝享受现代的物质文明给人类带来的便捷与舒适,而是一种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一种敬业认真的职业精神。怎样才算是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呢?
1.把职业当事业
你是否问过自己“为什么要工作”?有人把职业当成谋生糊口的手段,有人把职业当事业,有人把职业当成艺术来经营,而一名优秀的员工绝对是属于把职业当事业的人。
我们每一个人,身在职场,首先要认清你自己,你所从事的职业,完全由你自己的职业取向所决定。你是把职业当作生活的来源来对待,还是把职业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对待,其结果将有天壤之别。
1954年,社会学家怀兹等人对数百名美国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当你发现自己拥有一笔不必工作也能维持生计的遗产时,你会不会脱离职业人的行列?结果发现,竟然有80%的人回答:“即使自己生活富裕,仍然愿意继续工作。”理由如下:工作是一种乐趣;工作能使自己的内心经常保持充实感;通过工作可以促进人际关系;工作可以保持自尊心等。
以事业的眼光看待职业工作,就会少一些怨言和愤怒,多一些努力、合作和忍耐,工作不仅仅是获得薪水。拿补鞋工作来说,把职业当事业的人把它当作艺术来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管是一个补丁还是换一个鞋底,他们都会一针一线地精心缝补,这样的补鞋工作使他就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缺乏敬业精神的人则相反,随便打一个补丁根本不管它的外观,好像自己只是在谋生,根本没有热诚来关心自己工作的质量。前一种人热爱这项工作,不总想着能从修鞋中赚多少钱,而是希望自己手艺更精,成为当地最好的补鞋匠。如果具有把职业当事业的心态,那么我们就会以平常甚至欣赏的眼光来看待那些单调、枯燥乏味的工作,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2.不辞辛劳,勤奋工作
天道酬勤。一个勤奋、不畏艰苦、做事认真踏实的人,通常成功的几率要大一些,而且还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孺子牛之所以被称赞,是因为它具有不怕吃苦且毫无怨言的优良品德。
“孺子牛”型的人不怕吃苦。松下幸之助说:“只埋怨工作辛苦,是不会出人头地的。没有辛勤体验,哪有成果?在冬季结冰的天气下做抹布清洁工作,虽然很辛苦,转念一想,这就是忍耐,于是将辛苦化为希望。”
一家企业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是否勤奋工作,是否具有不怕吃苦的精神。
日本东芝集团副总裁向记者谈起他的成功之道时诙谐地说:“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专拣别人不愿意干的职位。如果你认为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就会吃亏,因而与其他人一样排斥这个工作,那你就和其他人一样,永远也不可能脱颖而出。如果你能够主动接受别人所不愿意接受的工作,并能够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你就能够克服艰苦,达到他人所无法达到的境界,获得他人所永远得不到的丰厚回报。”
一个优秀的下属应该懂得,只有“干一行,爱一行”,才能干好一行,在这一行出成果。即使这项工作有违初衷,但一旦接手,就要毫不犹豫地担负起责任,尽责尽职,干出实绩,而不是天天抱怨。
3.从基层做起
一家知名公司的总裁这样说:“我的所有职员都从最基层做起。”大多数的人未必一开始就能获得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或非常适合自己的工作。倒是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刚开始都被安排做一些非常单调呆板和自认为毫无意义的工作,于是认为自己的工作枯燥无味,或说公司一点都不能发现自己的才能,因而马虎行事,以至于无法从该工作中学到任何东西。
一位从事校对工作20年的老编辑感慨地说:“不可否认,校对工作十分单调,必须具有耐心才能胜任。起初我也感到百般无聊,根本提不起劲,直到我发现错字时,才改变了工作态度。”
老编辑发现自己从校正错误中找到了乐趣,文章的错字愈少愈能激起他的兴趣。最后,连一般人最容易疏忽的错字、别字他也能发现。实际上,这位编辑就是在单调的工作中发现了自己所喜爱的东西,从中获得快乐。所以,即使是单调且无趣的工作,也应该学习各种富有创意的方法,使该工作变得更为有趣且富有意义。
4.把小事做好
能够安下心来埋头苦干,这是人们成就事业的一个基本条件,企业也需要那些脚踏实地努力工作的人。虽然每个人都想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可是有些人却不愿意在职场中脚踏实地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因为这些人认为埋头工作过于辛苦,要想成功还不如另外寻找那些更加“轻松”的捷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颗道钉足以倾覆一列火车;一支火柴足以毁掉一片森林;一张处方足以葬送一个人的生命;产品的微小瑕疵,可能会令你在竞争中失败。真正的成功没有捷径,要想实现它,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www.xing528.com)
案例
在荷兰,有一个刚初中毕业的青年农民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一份替政府看门的工作。他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工作了60多年,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
也许是工作太轻闲,他又太年轻,他得打发时间。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当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磨啊磨,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样地专注和细致,锲而不舍,他的技术已经超过专业技师了,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他们都要高。借着他研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从此,他名声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选举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就连英国女王都到小镇拜会过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科学史上鼎鼎大名的、活了90岁的荷兰科学家安东尼·列文虎克,他勤勤恳恳地把手头上每一个玻璃片磨好,用尽毕生的心血,致力于每一个平淡无奇的细节的完善,终于他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他的上帝,科学也在他的细节里有了广阔的前景。
年轻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浮躁。在一个岗位上待了没多久就觉得全部学会了,就想着换岗位,甚至换工作。难道真的是这样吗?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你能把手上的每一件小事情做到完美吗?
世界上能做大事的人,一般都能把小事做好、做细。据世界心理协会测试,愿意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的人,往往最不怕曲折,最能忍耐,抗打击能力极强。因为从基层起,从小事做起,更需要扎扎实实、勤勤恳恳的精神。能把小事坚持做到最好,必须具备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一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
(六)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总是能够听到很多质疑的声音,各种不良的评价充斥着整个社会。这种状况不仅关系着毕业生就业前景,同时也关系着大学生整体声誉。大学生在求学的过程中,并不只是单纯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沉着应对这竞争激烈的社会。大学生在求学、求职的过程当中,提高身体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表达素质是成功就业的前提保障,可以促成达到胜利的彼岸。
1.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成功就业的基石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的体魄是从业者在事业上充分施展才华的基本前提。无论哪一职业,对从事者的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要求,不少职业对从业者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不同的职业对人的身高、相貌、视力等要求是不同的。在求职择业前,也应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做好求职择业前的准备,体质差的可以多加锻炼,正在生病的要及时治疗,尽可能有一副健康的体魄来更好地适应工作。
2.良好的能力素质是成功就业的砝码
现如今,能力已经成为用人单位首要看重的素质。刚走出校园的莘莘学子,虽然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但是缺乏动手能力,往往对社会的看法趋于简单化、片面化和理想化,而且缺乏各类职业岗位所需的实际应用能力、知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纸上谈兵、夸夸其谈、夸大其词这些词语来形容那些满腹经纶、毫无实际操作能力的大学生十分合适。
目前很多专业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而且专业知识已经与社会脱节,学校要推陈出新、不断改革,在专业知识方面一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代经济发展相结合,剔除那些与社会脱轨的专业。同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建立学生见习、实践基地,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增加与企业、社会的交往,通过暑期实践、供需见面会向企业推荐优秀大学生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现如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而且分工缜密,可以说是适者生存。面对如此残酷的竞争趋势,就业就是要找到合适自己的分工位置,这需要自身特长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一专多能,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发展。如某一外贸公司需要一名既懂会计,又会外贸知识的员工,求职者若具备这样的实力,就会在一大批毕业生中脱颖而出。
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就业的根本
心理素质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是指人在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价值观及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素养。它是个体在环境的熏陶下,经过有意识的修养逐渐内化成的一种心理结果。
国家不断提倡素质教育,与此同时应试教育还是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父母的庇护下无法独立成长,面对挫折无法适从,尤其是在高校,人才聚集,很多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心理不适、情绪消沉等问题。
中国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很少经历社会的历练,从心理状态反映出的心理素质来看,其形势是不容乐观的。据北京市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有16%的北京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有28%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强迫症和焦虑症等心理问题。”最近,据有关部门调查,“高校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约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0%,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49%。大量资料表明,因心理问题不能坚持正常学习和生活而休学或退学的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目前社会要求大学毕业生在心理素质方面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够主动适应环境、自觉调节情绪以及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
4.良好的表达素质是成功就业的保证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职业也是构成个人表达特征的因素之一,也会对人的表达产生影响,事实上,行业、职业与个人表达的关系极其密切。
学会包装自己,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往往决定于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因此,在与人交流的开始必须要给人以亲切和容易接触的感觉,学会微笑、学会幽默、学会举止得体。很多人即使没有高深的知识背景,但是拥有很好的包装自己的能力,仍然能够很好地给自己定位,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学会表达自己就是让别人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包括性格、为人等。锻炼表达能力也就是学会说话,有时候同一件事情由不同的人表达出来就会使人有不同的感觉。
进行表达时,必须有自我的意识,时刻提醒自己,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各种技巧和自己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让自己的个性充实自己的表达,让自己的表达体现自己的个性特征,展现自己的魅力,成就自己的成功。
(一)是否存在适合的岗位
《易经》言:列贵贱者存乎位。讲的是一个人是否能有所发展,发展空间有多大,主要是由自己在社会中、工作中的位置所决定。职场中的我们都必须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位置,即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技能特长、工作经验、社会资源等,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方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工作中各方面才能有好的表现,并能取得好的成绩。判断当前工作岗位是否适合自己,应参考以下三个因素。
1.自己的工作态度
无论在企业从事什么工作,工作成绩不仅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更取决于自己的工作态度。以销售工作为例,每每成功开发并执行完一个客户,给自己带来成就感,自己是否乐在其中?自己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处事技能得到提升,自己是否乐在其中?不同的态度,都决定和影响自己的潜能开发。
有些人,当完成一个项目时,喜形于色的畅谈自己在项目过程中的所学所得;而有些人,只抱怨加班加点让自己痛苦不堪。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心态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作为销售经理,感觉到销售是件苦差事,非但没有乐趣,而且挖掘客户实属业绩压力和工作要求所迫,自己的潜能就很难被开发出来。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销售岗位,去寻找能给自己带来乐趣的工作岗位,无论是在公司内部寻求更换还是去其他公司谋求发展,都是不错的选择。
2.自己的工作激情
大家可能深有感触,但凡我们找到一份非常满意的新工作,待遇和平台都超出自己预期时,我们都会为了证明自己而废寝忘食,甚至为了工作成绩,自愿晚上加班,为了工作成绩,有时连做梦都在想如何提升工作。这说明,我们对这份工作,有着极大的激情,并且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去从事该工作。
与之相反的是,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前的工作作为企业的一个工种,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和自己获得工资的条件,混得日子久了,轻车熟路,不出问题也不出彩,得过且过。这时候,你要考虑离开这个职位,去找一个能让自己重新充满激情的工作岗位。否则,混沌下去,于公于私,都没有意义。
3.自己的工作斗志
斗志是什么?斗志就是战斗的意志,是表现一个人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充满自信和为此而斗争的气势。斗志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是一切成功者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法宝,它可以使你免于失望,使你丢掉那些不知从何而来的悲观念头,使你有勇气去面对任何困难。
在工作岗位中,要是你充满了斗志,你也就具备了知难而进的心理。遇到困难和问题,你也会积极地想办法,协调资源去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你有斗志,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所以对于现在工作中的困难你是很有兴致地知难而进还是畏缩不前,这也是判断是否还适合当前工作岗位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特别是老员工,有时畏缩不前却用诸多理由来掩饰,甚至做得滴水不漏。但要真是那样,离开这个工作岗位是很好的选择。
(二)是否容易找到良师益友
单位是个相对理性的组织,获得单位的资源,熟悉相关的业务,包括能更好地作为单位成员去挖掘社会资源,需要单位同事有效、积极地帮助我们理解业务与工作的路线图。在一个单位里面,找到良师益友,甚至比好的物质待遇还要重要。判断一个单位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看它让你去工作的地方有没有人当你的点拨者。如果没有导师的话,你不知道哪里对,也不知道哪里错。进了一个单位以后,如果这个单位有一个比较好的培训指导体系,虽然你在掌握技能方面比其他人都差得多,但它能够让你明白,这个事情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要那样做。若是这种情况,你的进步就会快得多。
(三)是否存在多种成长路径
我们有很多种成长模式,第一种是找份工作干一段时间,然后再找一份工作再干一段时间,前一个工作对后一个工作的职业地位推动不大,如果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爱好是什么的人,他的工作方式可能就会这样;第二种成长模式是你比较明确自己喜欢干的工作,基本在一条线上变动,通过每次变动增加你在这条线上所需要的特殊能力,这个模式是螺旋式上升的;第三种模式是相关波浪上升,就是你找的下一个工作不见得是这个领域中的,但是你的知识在这个领域用得上,后一个工作也用得上,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如果有些单位签约时要签你5年或8年,你可能需要慎重考虑这份工作了。一个好单位应该容纳多种成长模式。
(四)是否存在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体系是由一组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并能较完整地表达评价要求的考核指标组成的评价系统,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有利于评价员工工作状况,是进行员工考核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考核结果准确、合理的重要因素。
1.绩效考核的定义
绩效考核通常也称为业绩考评或考绩,是针对企业中每个职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职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它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业绩考评的目的是通过考核提高每个个体的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在企业中进行业绩考评工作,需要做大量的相关工作。首先,必须对业绩考评的含义做出科学的解释,使得整个组织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绩效考核是现代组织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是一种周期性检讨与评估员工工作表现的管理系统,是指主管或相关人员对员工的工作做系统的评价。有效的绩效考核不仅能确定每位员工对组织的贡献或不足,更可在整体上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提供决定性的评估资料,从而可以改善组织的反馈机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更可激励士气,也可作为公平合理地酬赏员工的依据。
2.主要内容
业绩考核:通过设定关键业绩指标,定期衡量各岗位员工重要工作的完成情况。此类考核主要在管理人员中进行,其中部门经理在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的指标是不同的。经理以下其他管理人员只需在年度进行考核。分为硬指标(即定量指标)与软指标(即定性指标)两类;
计划考核: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在每个月度和季度动态衡量岗位员工的努力程度和工作效果;在部门经理的考核中,季度和年度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又称为“部业绩考核”;
能力态度考核:衡量各岗位员工完成本职工作具备的各项能力,对待工作的态度、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每年度进行一次;
部门满意度考核:主要考核公司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的配合和协调情况与效果,每季度进行一次。
以上四部分内容,在不同的考核周期,针对不同的考核对象,分别进行不同的组合和不同的考核权重。
3.考核原则
(1)公平原则。公平是确立和推行人员考绩制度的前提。不公平,就不可能发挥考绩应有的作用。
(2)严格原则。考绩不严格,就会流于形式,形同虚设。考绩不严,不仅不能全面地反映工作人员的真实情况,而且还会产生消极的后果。考绩的严格性包括:要有明确的考核标准;要有严肃认真的考核态度;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与科学而严格的程序及方法等。
(3)单头考评的原则。对各级职工的考评,都必须由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进行。直接上级相对来说最了解被考评者的实际工作表现(成绩、能力、适应性),也最有可能反映真实情况。间接上级(即上级的上级)对直接上级做出的考评评语,不应当擅自修改。这并不排除间接上级对考评结果的调整修正作用。单头考评明确了考评责任所在,并且使考评系统与组织指挥系统取得一致,更有利于加强经营组织的指挥机能。
(4)结果公开原则。考绩的结论应对本人公开,这是保证考绩民主的重要手段。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被考核者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从而使考核成绩好的人再接再厉,继续保持先进;也可以使考核成绩不好的人心悦诚服,奋起上进。另一方面,还有助于防止考绩中可能出现的偏见以及种种误差,以保证考核的公平与合理。
(5)奖惩结合原则。依据考绩的结果,应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赏有罚,有升有降,而且这种赏罚、升降不仅与精神激励相联系,而且还必须通过工资、奖金等方式同物质利益相联系,这样才能达到考绩的真正目的。
(6)客观考评的原则。人事考评应当根据明确规定的考评标准,针对客观考评资料进行评价,尽量避免感情用事。
(7)反馈的原则。考评的结果(评语)一定要反馈给被考评者本人,否则就起不到考评的教育作用。在反馈考评结果的同时,应当向被考评者就评语进行说明解释,肯定成绩和进步,说明不足之处,提供今后努力的参考意见等。
(8)差别的原则。考核的等级之间应当有鲜明的差别界限,针对不同的考评评语在工资、晋升、使用等方面应体现明显差别,使考评带有刺激性,鼓励职工的上进心。
(五)是否存在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目前,我国企业正面临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为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凡是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必然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包括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和发展目标等的总和。同时,企业文化还是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沉淀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企业领导者把文化影响人的功能应用于企业,以解决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就产生了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文化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所有投资者负责、对顾客负责、对员工负责。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体现开拓创新、精益求精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永不满足、力求完美,而不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墨守成规,要将创新精神视为企业兴旺发达的源泉,以创新精神为核心,不断提高员工的总体素质。另一方面,还要提倡团结一致的协作精神,即全体员工为达成企业的总体目标,互相帮助、集中智慧、消除内耗,这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企业要有很强的凝聚力,使全体员工将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兴衰紧紧连在一起,与员工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企业文化有以下5个方面的作用:
(1)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力的作用。企业文化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使员工万众一心、步调一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事实上,企业员工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有明确的目标。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来自于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如果企业的目标既符合企业的利益,又符合绝大多数员工个人的利益,即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那么说明这个企业凝聚力产生的利益基础就具备了。否则,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企业凝聚力的形成都只能是一种幻想。
(2)良好的企业文化具有引力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对员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于合作伙伴如客户、供应商、消费者以及社会大众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稳定人才和吸引人才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样的道理,合作伙伴也是如此,如果条件相当,没有人不愿意去一个更好的企业工作;也没有哪一个客户不愿意和更好的企业合作。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引力作用。
(3)企业文化具有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让员工自觉地按照企业要求去做事,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作用,能够为企业和员工提供方向和方法,让员工自发地去遵从,从而把企业与个人的意愿和愿景统一起来,促使企业发展壮大。
(4)企业文化具有激励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无形中对员工起着激励和鼓舞的作用,良好的工作氛围自然就会让员工享受工作的愉悦,如果在一个相互扯皮、钩心斗角的企业里工作,员工自然就享受不到和谐和快乐,反而会产生消极心理。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
(5)企业文化具有约束作用。企业文化本身就具有规范作用,企业文化规范包括道德规范、行为规范和价值规范。当企业文化上升到一定高度的时候这种规范就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它让员工明白自己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正是企业文化所发挥的“软”约束作用的结果。通过这些软约束从而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员工的责任感。
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
2.谈谈你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哪些优势和缺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