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艺术传统与创新:对表现主义美术理念的辨析和批判

艺术传统与创新:对表现主义美术理念的辨析和批判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者希望运用波普尔的世界3理论,从一个新的思维角度来论证艺术创造的客观属性和基本规律,用来帮助和展开对艺术表现主义理论的辨析和批判。本文所论述的艺术的表现主义理论是指现当代西方一种主要的艺术理论。正是以自我情感和自我价值为中心的表现主义理论观念,导致了对伟大传统的背离和人文交流的中断,造成了艺术作品和文本的不可阅读和不可交流。[34]显然,艺术表现主义理论的破坏性影响,已经绝不仅仅限于西方了。

艺术传统与创新:对表现主义美术理念的辨析和批判

艺术的表现理论起源很早,它的发展演变也很复杂,影响和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艺术发展。20世纪的艺术表现主义理论则以极端的自我个性和自我情感的表现为价值取向,导致了对伟大艺术传统的背离和人文交流的中断,损害了我们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教育,也在理论中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废话。本文首先通过对情感表现理论的历史演变的回顾,分析情感表现与艺术信息交流之间的关系,从而指出艺术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才是艺术创造的关键。作者希望运用波普尔世界3理论,从一个新的思维角度来论证艺术创造的客观属性和基本规律,用来帮助和展开对艺术表现主义理论的辨析和批判。本文所论述的艺术的表现主义理论是指现当代西方一种主要的艺术理论。它形成于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而盛行于整个20世纪。表现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艺术就是自我情感的表现,艺术就是自我个性的表现。它不仅为某些理论家如克罗齐、柏格森等人所坚持,尤其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成了一大批先锋派艺术家的口头信条。勋伯格说:“一件艺术品,只有当它把作者内心中激荡的感情传达给听众的时候,它才能产生最大的效果。”他公开宣称:“事实上,艺术家所努力追求的只有一个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自己。”[31]

艺术的情感表现说起源很早,它的发展演变涉及古代诗学修辞学和历代文论及批评的漫长历史,也涉及“表现”和“情感”的各种词义变化。“表现说”“情感说”等自古有之,但形成于19世纪的情感表现理论却与以往的情感表现说有了很大的不同。克里斯特勒指出:自从18世纪西方的艺术近代体系开始形成,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艺术家对“创造性”概念的思考出现了大转折。浪漫主义运动将艺术家捧到了凌驾于所有人之上的位置,他任由感觉与情绪、直觉与想象来支配自己的创作。他自视为天才,创造新奇和独创的东西。“这个广泛运动的一部分,就是将现代的男人(和女人)完全从所有规则、限制以及传统中解放出来。在艺术中,它导致在许多情形里传统形式和内容的消失,它导致或者出现全新的内容和形式,或者出现完全的无序状态。”[32]20世纪,由于形式主义美学和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艺术表现主义理论又被赋予了新的异质——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自我中心观念。正是以自我情感和自我价值为中心的表现主义理论观念,导致了对伟大传统的背离和人文交流的中断,造成了艺术作品和文本的不可阅读和不可交流。这种艺术理论破坏了20世纪艺术的发展。当艺术的指向不再是观赏者,当艺术家自我膨胀,不再关心作品如何有效地向观众传递信息时,艺术也就失去了公众。当艺术家不再研究艺术的传统,不研究诸多的形式问题和技巧问题,艺术也就失去了自身的历史和未来。(www.xing528.com)

波普尔认为,是表现主义艺术理论造成了20世纪西方艺术的世风日下,“在这样的风气美术音乐是注定要衰落的”[33]。我国著名学者范景中教授也指出:“在中国美术史中,也许没有哪个时期在创作上能和近十几年相比,艺术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但是艺术却是无情的,如果艺术家本身不去限制自己,连传统留给他们的标准也不屑一顾的话,那么,自由越大,艺术性反而越小。创作的自由与作品的艺术性会成反比”,“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言而喻的事实是:我们当前的艺术状况很难让人看到有产生伟大艺术的希望”。[34]显然,艺术表现主义理论的破坏性影响,已经绝不仅仅限于西方了。在当今中国,“艺术是艺术家个性和情感的表现”是一句十分流行和响亮的口号,它仍然在严重地危害着我国当前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以及理论研究。对之进行反思和批判是非常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