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卢沟桥的枪声震醒了中国人民。时隔年半,日寇的铁蹄便已逼近中山,一场全民抗日救亡的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此际,中共中山县委顺应抗战形势,致力于国民党县政府当局团结合作。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中山县总队(简称“抗先”)、中山县战时妇女协会(简称“妇协”)于1938年12月至1939年1月先后成立了。转眼间,三千多名“抗先”队员、“妇协”会员活跃在中山城乡,开展抗日宣传,为抗击日军入侵做准备。抗日先锋队的成立,为以后建立抗日武装打下重要基础。
1939年春天,在这一重要时刻,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扩大会议关于“巩固和扩大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传到中山。中共中山县委为进一步做好统战工作,由县委书记孙康以“抗先”副总队长、县立第七小学校长、群众代表及同乡的身份,积极与国民党中山县县长张惠长接触,共商联合抗日保家卫国大计。我方在商议中指出,中山七区(三灶)已落入敌手,数千居民被屠杀;广州已沦陷,日军入侵中山势在必行,必须全力做好抗战准备。与此同时,还转达全县广大群众对抗战的迫切要求,以及宣传我党关于“国共合作,一致抗日”和“全面抗战”的主张,要求他下定抗日的决心,依靠全县人民群众的力量一同抗日。
张惠长是中山县四区大环乡人,原任国民党中央委员和航空署长,是一名老政客。他是孙科派的人物,同蒋介石那一派扶植的当时的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林卓夫有着较深的矛盾。为了维护他在中山的统治势力,在“抗日救国”的问题上,经过会谈和晓以民族大义,又面对日军逼近、中山群众的高昂抗日情绪以及中共中山县委的有力督促,他表示接受我党的建议,愿同全县人民一起抗日,并同意“开放”抗日群众运动,表示“有一尺之土,当据而力战,矢引据一邑,若何艰苦,当不可懈而致失守寸土之责也”。于是,张惠长积极加强战时体制和战备部署,重视构筑防御工事,谋筹战时后勤支前等工作。他决定根据战事进展情况,将全县武装力量包括其政警大队(三个中队)、县守备总队(十个中队)和商会义勇壮丁大队(三个中队)及县武装集结部队(由九个区的抗日自卫大队改编而成),先后全部开赴前线御敌。张惠长统一指挥全县各区的战备和防务,严防日军偷袭。在构筑防御工事方面,张惠长到沿海地区巡视后说:“横门接近大海,敌舰更易扰入。”他督促横门守军和四区政府采用“倍筑封锁线,线外布施地雷,线内利用地形潜伏纵守”的措施。另外,对其他区如二区的叠石、五区的红湾涌口沿海一带地区,他布置当地政府要陆续构筑防御工事。后来县“抗先”总队与当地政府共同努力,发动群众用一百多艘船只和数万吨大石,构筑了涌口的封锁线。与此同时,张惠长注意后勤支前等工作,他动员社团,组织了中、西医救护队,岐关车路公司运输、救护队等。一旦战事发生,武装部队立即奔赴前线。中山“抗先”和战时“妇协”则负责组织宣传、运输、救护、担架等队伍,支援前线。因此,在日军还未进犯横门之前,各种准备工作有序进行,各沿海地区都有守军进驻。在中共中山县委领导下的抗日群众组织也逐步开赴前线。
据1994年出版的《张家边区志》第93页记载:1939年3月,日军派出海陆空三军侵占中山七区三灶岛,并在那里修筑机场,作为日军侵占全广东的桥头堡。而进攻中山,日寇还有陆路和水路可走。对于日寇来说,横门水道是一条便捷的通路。横门岛,即今天火炬区、翠享新区所在地,它位于珠江口西南,也是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横门出海口所在地,是中山港的交通咽喉,也是火炬开发区的天然屏障。火炬开发区当时叫中山第四区,现在去珊洲村寻访古迹,还可以看到旧居民楼的一些旧门牌上写着“中山第四区”字样。再说横门岛,其西南为横门和横门水道,横门岛、横门口、横门水道一带统称为横门。横门距石岐19.5公里,在伶仃洋西北部,海岸防御线长,海滩、河滩均便于舰艇登陆,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敌人一旦占领了小隐河口或大王头山,即可直接沿公路进犯石岐;从水路进入,敌舰可抵大雁沙,再沿水路可经港口或张溪,沿陆路可经濠头口、起湾直至石岐。这就是当时日本侵略军对中山县的进攻态势。
当时的战斗情形如何?据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山革命史通鉴》第135、136页记载:横门抗击日寇登陆战斗发生在1939年秋天,日寇先后两次以海、陆、空的优势兵力进犯中山四区横门。在中共中山县委的领导下,抗日群众配合守军,击退了日寇的多次进攻。第一次横门保卫战发生在1939年7月24日至30日,打了七天;第二次发生在当年的9月7日至20日,打了近半个月。让我们共同回忆当时两次激战的经过,第一次横门保卫战——当天,日寇出动铁拖、汽艇,加上飞机、大炮掩护,侵犯横门沿岸,抗日军民与日军战斗了七昼夜,收复了七顷、马鞍山、蚁山及横门部分地域,将日寇阻于第一道防线的横门沿岸,直至30日下午4点,日军在飞机掩护下仓皇登艇,狼狈撤退。在这场战斗中,日寇伤亡近百人,一只运输艇在撤退时触雷沉没,中山县军民取得了第一次横门保卫战的胜利。日寇在首次进攻遭到挫折后贼心不死,于1939年9月7日至20日,再次出动一千五百多人,飞机十架,连续发炮四百余发,再侵犯横门等地,并在横门海面部署浅水舰五艘、汽艇三十余艘。经过一番侦察后,又以十倍于我方的兵力,再次向横门口的芙蓉山、玻璃围、白米山、大尖峰、东利涌、珊洲等地发起猖狂的进攻,均被英勇的抗日军民所击退。至9月20日,日寇除了派出一小股兵力在张家边大王头山碉楼固守外,其余尽退回舰艇去了。两次的横门保卫战,都以我方军民的胜利而告终。2006年6月14日,中共中山市委核定横门保卫战遗址为革命遗址,并把它定为党史教育基地。
两次横门保卫战胜利,应归功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们翻开由中共中山市委组织部、中共中山市委党校、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中山党史人物100名(1921~2011)》这本书,第37页记载了当时中共中山县委负责人孙康的工作成效:孙康正确贯彻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严格按照发展进步势力,孤立顽固派的策略实施工作,使当时国民党中山县当局的部分上层人士逐步向我党靠拢,如县长张惠长、国民党第七战区挺进第三纵队司令袁带,各区的队长周守愚、刘逸平、孙海筹等,有效地打开了抗日统战局面,壮大了抗日力量,促进了中山的群众运动蓬勃发展。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中山成立了以当地的农民子弟、华侨家属子弟、城市学生等为主体的广东抗日青年先锋队中山县队部(简称“抗先”)、中山县战时妇女协会(简称“妇协”),奠定了中山敌后抗日游击战良好的群众基础。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山县长张惠长任“抗先”总队长,孙康任副总队长,各区的区长任分队长,由共产党员担任区副分队长。张惠长的夫人任县“妇协”会长,共产党员刘紫云任副会长。当时,驻横门前线的中山守备部队有国民党的中山守备部队第三大队所属七、八、九中队。同时,在中共中山县委的领导下,“抗先”队员、战时“妇协”会员和集结队、乡警队、更夫队等一千多人,奔赴前线与守军并肩作战。
日寇的侵犯,造成了我方军民的重大牺牲,更加激起了我方军民的激昂斗志。当时禾田夏收刚结束,日寇铁蹄所至,烧杀抢掠,激起了群众莫大的愤慨,纷纷主动要求参战。不久,日寇靠近张家边,声称要进攻石岐。下文记述的是三位战斗英雄的事迹。
第一位,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山县长张惠长(1899~1980年),他是大环村人。大环村,现称火炬开发区城东社区大环小区。张惠长曾任国民政府空军总司令,当时为县长,可谓能上能下。就是这位老空军司令,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他亲自到地处珊洲村至南塘村的白米山制高点视察小隐涌口(现小隐水闸,又叫洋关水闸)敌情时,被日寇军舰发现,军舰向山顶发炮,张惠长差点被敌舰炸死。(www.xing528.com)
第二位,国民党爱国人士、中山抗先第四区队长孙海筹,他是沙边村人。沙边村,现称火炬开发区张家边社区沙边小区。孙海筹后来对香港《星岛日报》记者说:“这次横门保卫战,我们动员了全县的青年、妇女民众一千多人到前线支援,参加战地服务。敌人向横门发起进攻的当天,后方的民众就在激烈的炮火中踊跃到前方慰劳军队,供茶送饭。在战斗进行的七个日夜里,前方的士兵不用生火做饭,他们在前方奋勇作战杀敌,没有一丝后顾之忧。士兵负了伤,就有救护队前来包扎;重伤者由担架队抬往后方。民众的这种爱国热忱,殊为难得。我军能迅速取得横门保卫战的胜利,与民众的支援是分不开的。”
第三位,共产党员黎民惠(1920~1941年),小名黎一平,曾化名马启贤,与张惠长是同乡,也是大环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总队委员。黎民惠从小家境殷实,父亲黎祝南是旅美华侨,1926年回国后与侨商合资在香港开办了嘉华百货公司。优越的家庭条件为他受到良好的教育提供了保障。1931年,从家乡大环小学毕业后,黎民惠跟随叔父到香港华仁英文书院读书,1935年到广州中山大中中学读书。1937年,横门保卫战打响时,黎民惠正带领游击区守备队在小隐、珊洲一带协助工作。他鼓励村自卫武装青年,与驻地守备队一起迎击侵略者。1939年11月,国民党顽固派的活动日益频繁,他们把矛头对准了黎民惠所在的政治队,想把一些活跃的队员调往前线各中队去。中共党支部认为,这是我党掌握武装的最好时机,应该将计就计。在政训中尉干事董世扬(中共党员)的暗中协助下,将一些党员调到装备较好的中队。黎民惠就这样到了守备队第一中队任中尉政训员,进驻横门前线的珊洲村。在此期间,他注意协调官兵关系,依靠当地群众,共同守土抗敌。为了更好地教育守备官兵,黎民惠以政训队名义组织演出抗日救亡话剧《流寇队长》。为了演好该剧,黎民惠亲自扮演男主角,并特邀石岐第一混合授课处教师李蕙扮演女主角。黎民惠和李蕙由此相识、相爱,最终结为抗战伴侣,生有二女,后因环境所迫,均不得不送给别人抚养。黎民惠于1941年10月22日,在西海根据地与日寇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
时至今日,重读横门保卫战的历史,回顾国共合作这段艰难曲折的历程,对当代乃至今后的中山建设和发展仍具有非凡的意义。据中共中山市委组织部、中共中山市委党校、中共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共产党中山党史人物100名(1921~2011)》第296页记载,黄旭(1921~1996年)又名黄华旭,1921年10月出生于香港,祖籍中山三乡雍陌村。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山青年抗日先锋队第一战士队队长、珠江纵队第一支队情报站站长、中山特派室政治特派员、中共中山县委书记等职务。横门保卫战刚结束,国民党中山县当局就掀起了反共逆流,对“抗先”队员进行迫害。在一次县、区“抗先”干部大会上,国民党当局指责“抗先”队员误入歧途。黄旭当即上台据理驳斥,抗议国民党当局对“抗先”队的无理压制与迫害。黄旭的慷慨陈词有力刺痛了在场反动派的神经,他们站起来狡辩,并持枪威胁黄旭,要求其停止发言,但是黄旭面不改色,针锋相对,理直气壮地说下去,毫无一丝畏惧。在他的抗战生涯里,一直坚持着正义的斗争。另外,中共党员孙康受到国民党当局的通缉,也是因为有在统战中结为朋友的大环村张惠长、沙边村孙海筹帮助才得以安然脱险。
在抗击日军的战斗中,沿线乡民积极支援守军,青壮年纷纷要求参加抗战,誓死保卫乡土,妇女则竞助炊事,送茶送水。在澳门的中山同胞则踊跃捐赠物资、食品、药品等慰问前线官兵。军民合力齐抗战,使前线守军备受鼓舞,连续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最后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此次战役中,日军伤亡200人以上,中山守军在英勇抗战中,伤亡四百多人。“一游”政训队的党支部副书记关晃明同志在敌机轰炸扫射大岭时,为掩护群众光荣牺牲。女救护员李风珍和李二梅为抢救伤员而殉难。
回顾横门保卫战的历程,已达到“团结抗日,保卫中山”的目的,获得旗开得胜的辉煌成果。中山党组织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国民党进步力量,与全县人民一道,在横门一带成功地阻击了日军的疯狂进攻,粉碎了日军进犯中山的阴谋,也是中山党组织重建后(1936年)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组织集结队、“抗先”队和妇女协会,向日军打响的第一枪。横门战役的胜利,不仅消灭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而且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我党的崇高威望。同时,也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山抗战军民团结抗日的一曲凯歌。中共中山县委因势利导,即以横门战役的胜利,向全县人民群众广为宣传,组织各种庆祝活动,进一步鼓舞全县军民再次掀起抗日高潮。这次战斗的胜利,为中山沦陷后坚持抗战,并为后来五桂山抗战部队的创立和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供稿 黄敬潮 谢长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