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镇史话:龙母宝传承祈福佑,江尾头历久弥新

东镇史话:龙母宝传承祈福佑,江尾头历久弥新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每年的众多节日中,对于江尾头村的人来说,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每年农历五月初八的“龙母诞”。兴建龙母庙后,人们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有声有色的龙母诞一直流传至今。连续响亮的炮仗声,打破了沉寂多年、没有生气的村庄,也震动了华侨和村民们对风俗传统的怀旧之心,大家强烈要求重修龙母庙,恢复龙母诞这一传统节日和抢彩炮等活动。

东镇史话:龙母宝传承祈福佑,江尾头历久弥新

在每年的众多节日中,对于江尾头村的人来说,最重要、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每年农历五月初八的“龙母诞”。因为村民们都在同一天里,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庆祝“龙母娘娘”的生辰,并祈求龙母娘娘保佑他们健康平安、诸事如意,这是方圆十里都知道的盛事。

过去在长期与大自然、疾病的斗争中,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每逢遇到天灾人祸,先民们在百般无奈中,总是想借助上天的神灵解决,久而久之,引发人们对神佛的崇拜和迷信。迷信也是人们在长期的辛劳和苦难中积累起来的一种生存智慧。

兴建龙母庙后,人们风调雨顺,安居乐业。而龙母诞这天刚好在春耕完成时,在中耕的农闲时节,先民们自发地到庙里祝贺拜祭,答谢恩泽。附近村庄的善男信女也前来拜祭,人头涌动,使龙母庙香火十分鼎盛。

随着岁月的流淌,庆祝“龙母诞”的形式,增加了带有文化娱乐色彩的活动。如在五月初七请全村60岁以上老人吃斋饭,纪念先祖恩德,劝导后人向善,消除各种罪孽,教化因果报应,超度亡魂早脱苦海,还有积冥福作功德的施衣放食等佛事活动。初八除拜祭外,还舞狮舞龙助兴,在夜里燃放烟花和抢彩炮。初九,在村里河涌放完水食后,历时三天的活动才圆满结束。

这种赋娱乐于节日中,又有文化色彩的民间活动,渐渐形成江尾头村的地方特色。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有声有色的龙母诞一直流传至今。

每年的庆祝活动,从五月初一起便要做好各项筹备工作。据传先在庙内地坪用竹子搭建一座高三丈六尺的大竹棚,顶上挂一面写有“恭祝龙母娘娘宝诞千秋”的彩旗,周围遮盖葵叶,以防雨水。

到初七这天,在地坪内摆设几张八仙桌作为法坛,坛上放置三个用竹纸扎成的人形神像,它们面前摆设有面包、水和各种各样的祭品。

法坛中间坐着的纸扎神像,是由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化身的大力金刚。金刚高丈六,金身,怒目圆瞪,相貌凶恶,左手叉腰,右手高举大锤,神态逼真。身前肩上挂一幅同字不同音,也不同解的对联:

衣分份分、食分份分、份份分开,颂德幽冥游地府。

男行行行、女行行行、行行行开,超度众生上天堂。

有丈六金身的大力金刚镇守祭坛,就算是神鬼中的魑魅魍魉,或其中的恃强生事者,破坏规矩者,也怕他的威猛和无边法力,只好遵纪守法。

左边站着蓝眼如灯、神情凶猛的神像,这就是封神榜上所传说的,掌管幽冥地府十八层地狱、执管凡间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之职的五岳之首、过五关斩六将的黄飞虎将军神像。

右边站着身穿白麻孝服,头扎白布条,血泪流满面,手执方木条,专职掌管人间衣食金银,已成仙道的地方神像。

相传地方神幼年丧父,母亲艰难地将他养大。但地方神在年轻时却对母亲忤逆不孝,稍有不顺,便对母亲拳脚相加,而且习以为常。

有一天,地方神在田里耕地累了,便躺在大树下休息,仰天看到树上的鸟窝中有几只嗷嗷待哺的雏鸟,鸟的父母辛勤地找回食物哺养雏鸟,直到雏鸟长大会飞。地方神见此情景,突然领悟到:原来母亲养大自己是如此艰辛,而自己这样忤逆对待母亲是会遭天谴的,悔恨不已,决心痛改前非。

这时他看见年迈的母亲挑着农具和午饭送来田头,为了减轻母亲的辛苦,便跑上前去迎接,帮她挑担。谁知他的母亲却误认为自己送饭晚了,忤逆的儿子又要过来打自己,不如死了算了,便跳进河里。地方神见状,急忙跳进河里救母亲,捞了半日,只捞到一根方木条上岸。

地方神悔知已晚,恶报现前,便坐在河边痛哭三天三夜,哭到双眼都流出血泪。地方神能改邪归正,孝感动天,上天怜悯他,便度化他成仙,专管人间衣食。

晚上吃完斋饭之后,施衣放食的佛事便在戌时(晚上7点)开始。八名身穿太极图案衣服的南无道人,手执法器,围坛而坐。开坛时大锣大鼓,双笛吹乐,八音和鸣。道人诵念佛经,劝导世人改恶从善,消除各种罪孽,教化因果报应,超度亡魂早脱苦海,积冥福作功德,走人间正道。

善男信女站满庙的周围,静听佛经。众信士诚心膜拜,并烧金银衣纸,散发祭供品,焚化三个神像后,热闹的场面至亥时结束。

人们清理场地后,已是初八的子时(23:00~1:00)了。有些人为了争上第一炷香,连忙回家把香烛、拜神的祭品拿来等候。震耳的炮仗声,由子时一直响至中午才稀疏下来,烟雾弥漫的龙母庙,才稍有间歇。

午后的时间,也是村民们最忙碌的时间。每家每户都已提前邀约亲戚朋友,在这一天共同庆祝,共进晚餐,年年如此。设宴多的有十席八席,少的也有三席,各路厨师云集江尾头村,大显身手。

晚上宴请完亲友后,村民们自觉集结在庙侧的学校球场上,占据有利位置,观看烟花和抢彩炮。十四个彩炮,每一个彩炮都有一个响亮吉祥的名号,特别是最高级别的第一炮“头炮”,谁抢得到谁就可以得到最高荣誉的彩头,在龙母娘娘的保佑下,一年都行好运。所以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早已忘记一天的疲劳,光着上身,蜂拥地参与到抢彩炮的活动中。

以前每年燃放的彩炮,是用农村常见的竹简编织成的直径一尺、高一米的圆筒形状(现改为铁皮)。里面装满禾焊草,外围贴上彩纸。上层用铁线扎架来固定烟花。烟花放完后,再把有编码的吉祥物(用木柴制成三寸长短,刻上记号,尾部捆有红布条)装进特制的铁圆管(炮胆)内,借助火药的爆炸力,把吉祥物送上天空。(www.xing528.com)

这时人们便看准风向,站好位置,蜂拥地向吉祥物落下的位置争抢。争抢到彩炮胆的人,满心欢喜,手舞足蹈地高举吉祥物到主席台,找好担保人换领彩炮规定的物品(从前是家私、布料、银元,后来发展为金银首饰、现金等)。

从前村民每户都养有一头母猪,母猪生产后,把彩炮里面的禾焊草铺给小猪睡觉,借助彩炮的灵气和彩头,猪仔易大且无病,而且会卖上好价钱。六畜兴旺、诸事顺景,用彩炮的银元或现金做资本经营,又何乐而不为呢?

很多有地方特色的“龙母诞”,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而形成的,在公社化至“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的二十多年里,一切公开庆祝活动都取消了。尽管这样,村民们虽不敢公开拜祭,但都紧锁地坪门,偷偷地在家中拜祭,由此可见“龙母诞”在村民的心中,已是根深蒂固。

1981年农历五月初八,村里几个青年集资18元买了一大谷箩炮仗,在庙的地坪燃放。连续响亮的炮仗声,打破了沉寂多年、没有生气的村庄,也震动了华侨和村民们对风俗传统的怀旧之心,大家强烈要求重修龙母庙,恢复龙母诞这一传统节日和抢彩炮等活动。

经过一年的筹备工作,在华侨、港澳同胞和村民们的踊跃支持下,1982年首次恢复并举行龙母诞的抢彩炮活动。

为了防止燃放烟花造成火灾,当时中山港区派出所也派人前来协助维持秩序,并安排在公社晒谷的大地坪举行。由于间歇多年,抢彩炮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新鲜事物,附近村庄的村民争着观看,围成一个大圈,十分热闹。

拥有两三百年历史,具有地方特色的“龙母诞”习俗,现已恢复了初七的百席斋宴,增添了燃放1380米绕村大炮仗,及沿村主干道挂红灯笼等庆祝活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龙母诞”的庆祝活动,更加有声有色了。

江尾头村内的古老建筑龙母庙,究竟有多少年历史?有的旅游书刊称其为千年古庙,有的传媒报道称其有六百多年历史,众说纷纭。江尾头村从开村到今天才六百多年的历史。初开村的几代先祖,生活来源主要靠种植旱地作物,开垦耕地和打鱼,生活是异常艰辛的。“民以食为先”,温饱也解决不了,加上生病也缺医少药,哪有先建庙后建家的道理。

据考证,在建村初的三百年中,先民们所信仰和朝拜的神灵是土地公。据已故老人黄彩基的口述,现“中港驾校”内几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便是先民们最早朝拜的神灵——土地公。

江尾头村初开村的始祖,是黄姓的十世禄公(号练,字始高)。他的第六代长媳赵氏,因不满丈夫有三妻四妾而争风吃醋,为争夺财产而闹得鸡犬不宁。明洪武元年(1368年),赵氏在一次与丈夫争吵后,便携子黄南公、媳刘氏,收拾简易衣物,从中山西区的长洲村,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东迁徙,来到江尾头。只见前面三面是海,海水滔滔,已无路可行,便在背靠下洋山的空地搭草棚居住,以垦荒和打鱼为生。

现在江尾头村的风水墓地,黄姓占据了大半,这就可以证明黄姓是最早开村的姓氏。按江尾头村先后到来的六大姓氏和族谱排列,应是黄、唐、李、谢、陈、刘六大姓氏。黄姓赵氏开封后,唐姓的东溪公,在明洪武末年(1398年),由珠海唐家鸡柏村(现香洲区鸡山村)迁来定居。李姓的锦山祖也在成化年间(1465~1487年)举族由陵岗村迁来。谢姓的松寿公始祖,他的后代九世祖惠高公,在明嘉靖年间(1524年),由濠头村迁来定居。

江尾头龙母庙 摄影 陈立

随着岁月的流逝,经历了许多代人的辛劳,先民们也安居乐业,人丁兴旺,逐渐以上街为主路,在山边形成村坊。

相传建村后某年的一个盛夏的夜晚,先民们经过一天的劳作,吃完晚饭在地坪上乘凉。这时,天空中出现一条金光闪闪的蛟龙,围绕西桠、大岭、窈窕、大环村的上空盘旋飞腾,后来盘旋到现在龙母庙的位置,从突出海面的大石鼓降下消失了。先民们认为这是吉兆,天降祥龙来保护村民安居的,于是就在金龙降下的岩石上,筑建一间简易的庙宇——龙母庙。

龙母庙在初建时,相传是用井仔的山坑泥,加上黄泥、白灰调匀,用木制模具制成方格,田泥砖砌外墙,上盖禾焊草搭成。这样简易的建材,由于经不起水灾、火灾和白蚁的破坏,十年八年就要重修一次。

自从兴建龙母庙后,每年都风调雨顺,人丁兴旺,先民们认为这是受到神灵的庇佑。为了答谢神恩,便将龙母的生日,每年农历的五月初八定为“龙母诞”。两三百年来,村民们家家户户都要过“龙母诞”,这一习俗一直传承至今。

由于龙母娘娘的神灵十分灵验,有求必应,所以,庙中香火鼎盛。前来祈福、朝拜者络绎不绝,而随着村民生活稳定,人口繁增,旧庙宇已容纳不下众多的朝拜者了,先民们便重修扩建龙母庙。他们就地取材,将因海平面下降而裸露出来的蚝壳,砌成外墙,第二次重修建成两间庙宇,供人朝拜。

这样的修修补补经历了一百多年后,在清光绪九年(1883年),村里漂流海外的华侨同胞荣归故里,便和村中的理事(乡长)、乡绅,发动侨胞、村民捐资,第三次重修龙母庙。当年捐资银两乐助者的芳名,用黑云石刻字,镶嵌在围墙上,以示纪念。可惜在“文化大革命”学大寨期间因拆墙遗失了,这也是一大遗憾。现庙内存放的一口古铁铸钟是光绪六年(1880年)制造的,上面刻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在“破四旧、立四新”的口号下,龙母庙首当其冲,成为破“封、资、修”的冲击对象,庙内的龙母神像、各路菩萨、设施被破坏殆尽,被丢弃在先锋庙后的茅厕内。133年前,先民已将当时的村名及三面是海的地理环境,和信仰龙母并得到神灵庇佑的愿望,铭刻在庙门口的石刻对联上,即“声灵超海国,惠泽播江邨”,后经有识之士建议,用三合土坯遮盖,改写为“农家乐会堂”(当时为农家乐大队),很有历史价值的古庙对联,才幸免于难。

第四次重修龙母庙,是分田到户后的1984年。村民李彩元之子,人们称十叔的李润生与其妻子黄淑婉,从加拿大荣归故里,看到昔日热闹又辉煌的龙母庙,破败又荒凉,十分难过。便与村干部协商,自己以华侨同胞的名义,乐助捐资巨款,改造了三间学校礼堂作为教室,将龙母庙全面修建,恢复以前的琉璃瓦飞檐卷尾的模样,当年施工,年尾完工。笔者就是当年设计重修和建筑施工的负责人之一,至今已三十多个春秋了。

在龙母庙修建完善后,各地的善男信女,也争先恐后地为庙内的神像、设施慷慨捐资。古色古香的龙母庙使村民有了一个寄托信仰的好去处。

(供稿 黄善池 吴添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