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延声:东镇史话解读

李延声:东镇史话解读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3年5月28日,李延声出生于陕西延安。从20世纪90年代起,李延声尝试把中西融合的绘画技法,尤其是水墨情趣移植于瓷艺。2000年5月,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非洲,曾将李延声教授作品《非洲复兴》青花瓷鹿头尊作为国礼赠送给南非总统塔博·姆贝基。在2003年3月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李延声等68名委员联名作了《关于加快建好魂系山河世纪碑的提案》,以促进这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程早日竣工。

李延声:东镇史话解读

李延声,祖籍广东省中山市濠头村,父亲是抗战时期奔赴延安,任抗日军政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安徽省副省长的李凡夫(原名郑锡祥,李凡夫是他参加革命后所用的笔名)。1943年5月28日,李延声出生于陕西延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就读于中南美专、广州美院附中、浙江美院中国画系,1978年进入中央美院中国画研究生班深造。现为中国画研究院一级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炎黄艺术馆创办人之一。

长期的艺术实践,练就他坚实的造型功力,造就了他为振兴中国画而奋斗的献身精神。他深感绘画不分中西,以人物最难。在中国传统文人画中,人物正是弱项。“五四”以后,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石鲁和黄胄等前辈大师,把西洋写生法用于中国画,使中国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养料,中西融合,获得重大成果,但改革之路仍很漫长。因此,他首先选择了画鹿、牛、羊,画松、柏、榕为突破点,将西方素描的写实造型与中国传统笔墨情趣结合,尝试将外国写实精神与中国写意创造更深一层交融。以画鹿为例,他数不清去过多少次鹿场,用了多少纸墨,才渐渐地把鹿画活了。他赠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一幅《鹿娃图》,以浓淡相宜的朱色与干湿交替的墨色互相渲染渗化,以洗练多变、富有神韵的线条,生动酣畅地刻画出三只充满灵性的鹿儿。他还信手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身穿红肚兜,肩挎小篮篓,篮中鲜草嫩叶青翠欲滴,“灵草青青逗鹿还”,画中诗句道出鹿娃淳朴美好的生活情趣。整幅画呈现暖色基调,逸秀淡雅,清新和谐。在当年海湾战火一触即发,安南赶赴巴格达处理危机前夕,安南夫妇收到这幅画当晚就写信致谢,并表示“一定会把这幅画挂在最能体现其美妙意境的地方”。

1985年,他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正气篇》大型系列人物画,广获好评。邓颖超为画展题写了“中华正气”的题词。1997年,他又在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央大厅举办“魂系山河”画展,其中长65米、高2.8米的中国画长卷被誉为“历史画和人物画的传世之作”。作品《慷慨赋同仇》获文化部“中国艺术大展”银奖。

从20世纪90年代起,李延声尝试把中西融合的绘画技法,尤其是水墨情趣移植于瓷艺。他与景德镇人士合作,绘制成功巨型釉上彩瓷版画《翠柏群鹿》、薄胎瓷碗《罗汉图》等。其中,高2.1米、直径0.7米青花巨构《和平世纪钟》,刻意描绘了21个不同肤色的儿童与许多可爱的白鸽,表达了人们企盼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这批瓷艺画器造型新、题材新、意境新、手法新,创造了“具有泼青的青花瓷的制作方法”,不仅获得国家专利,还被誉为“20世纪末青花瓷的代表作”。2000年5月,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非洲,曾将李延声教授作品《非洲复兴》青花瓷鹿头尊作为国礼赠送给南非总统塔博·姆贝基。(www.xing528.com)

在2003年3月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李延声等68名委员联名作了《关于加快建好魂系山河世纪碑的提案》,以促进这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程早日竣工。

(供稿 刘居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