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中国驻外官员,郑藻如深感出外谋生的华人人数很多,而被诱骗为“猪仔”出洋备受虐待歧视的事件时有所闻,因此把保护所在国华人权益视为己任。
1885年9月,美国怀俄明州的石泉镇矿区发生暴力驱逐华人的恶性事件,郑藻如闻讯立即前往,查清华工被杀害28人、受伤15人,其损失财物14.7万美元,他正式照会美政府,要求偿命、逞凶、赔款。这份外交照会证据确凿,义正词严,震惊了整个美国。美国参议员雪尔曼在国会讨论这一事件时,赞扬这一照会是“我所见过的最雄辩、最出色的文章”。美国历史学家也承认它是“在1897年伍廷芳出使美国之前,中国外交官发出的最庄严的、有辨识力的、符合逻辑的文件”。这份照会赢得了大多数美国参议员的支持,美国国会终于通过议案,向受害华人赔偿损失14.7万美元。
与在美华人相比,华工在秘鲁的处境要恶劣得多。据1884年的不完全统计,秘鲁的“猪仔华工”多达20万人,大多数受雇于大田庄主,或从事修建铁路、掘挖鸟粪等苦工,月薪仅四元,工作时间长,饮食居住条件恶劣,饱受虐待,华工往往被迫个人或集体逃亡;若不幸被捕获,即受严重体罚,延长合同期,甚至在工作时加上镣铐。其中,在沿海开采鸟粪的劳动条件最恶劣。华工不得不在臭气熏天的环境中每天劳动十多小时,加上饮水不洁,食物不足,患病者极多。又遭工头虐待,在绝望中自杀者甚众。郑藻如获悉后,于1884年,抵达秘鲁,见其外务大臣,筹办保护华民一事,“与秘官申正条约,严缉拐匪,积弊稍除”。
郑藻如不仅循外交途径力求维护华工权益,还在生活中千方百计向华工伸出援手。华工别离乡井远赴海外谋生,无法邮寄书信、金钱回乡。为此,郑藻如“集款三万余元于秘都(按:指秘鲁首都利马),创办中华通惠局,广行善举,华民信息始通”。今天,在利马唐人街仍可找到秘鲁华侨的中心团体——通惠总局。走进通惠总局的厅堂,左边是当年光绪皇帝给通惠总局御笔提写的“通商惠工”的匾额。对面墙上的祖宗牌位上,供奉着清政府首任驻秘鲁公使郑藻如的画像。那是光绪皇帝唯一一次为海外侨社题匾。(www.xing528.com)
另一方面,当时旅居夏威夷的中国侨民渐多,由于中国与夏威夷并未订立通商合约,所以未设领事馆。1882年,郑藻如以钦差的身份驻美,随即派人到夏威夷开设领事馆,又倡议在该地创建中华会馆,协助华工解决实际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