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木龙
濠头舞木龙比较特别。这种木龙(原称柴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每截长约二尺,由三个人来舞,每人舞一截。
每年农历四月初七浴佛节时,以柚叶水净浴龙体,由三人饮完黄瓜酒后从庙中将龙舞起来,到全村巡游。小小的木龙,动作多变,酷似蛟龙翻腾,栩栩如生。
濠头舞木龙始于何时,已无法考查,估计有数百年历史。北帝庙内的一对木龙(雌雄各一条),在同治二年(1863年)制造,至今已有154年的历史了。雄性木龙的角浪凹峭,目深鼻豁,鳞密;雌性木龙则具角靡浪平,目肆鼻直,鳞直等特点。
舞木龙来自一个传说,根据地方文献记载,在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浙江籍郑谷彝、郑谷纯两兄弟从长洲乡沿石岐海至东濠沙入濠头涌,定居五马峰下,山下临海湾,有小溪,溪中盛产蠔,因而得名濠溪,两人成为濠溪村的开村之祖。后来疍家井、赤坭企合并称为濠头。郑氏后人多以种植甘蔗、水稻为生,因近石岐海和横门水道,也有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年,村中郑氏渔民出海打鱼,从早上到中午都没有收获。在一筹莫展之际,手中渔网的网绳似有重物拖住,几乎连人带船被翻下海。他用尽全力将渔网拉上船,网中并无鱼虾,却有一截三四尺长的树头缠绕在网中,渔夫将其远远扔回海中,只见那树头像蛟龙般翻腾了几下扎入海中。渔夫多次抛网,但捞上来的都是那树头,树头越看越像龙头,他心里暗暗祷告:如果能保佑我天天打鱼满载而归,我发誓把龙体供奉在庙堂之上,日后塑造金身,世代香烛供奉。渔夫叩拜之后重新将树头放入海中,然后再次抛出渔网,霎时间鳞光闪烁,似有巨龙游近船旁。他忙拉上网,见满网鱼虾纷纷跃入船舱中。从此,渔夫天天渔获丰盛。于是,他履行诺言,请工匠将从海中捞起的树头雕成龙状,供奉在村中庙坛之上,日夜烧香点灯奉为柴龙。后人将柴龙雕成龙头、龙身、龙尾三截,舞木龙的习俗也一直保留至今。
舞龙狮
龙和狮都是吉祥物。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对龙情有独钟。狮乃百兽之王,自古以来就受到国人的尊崇与敬畏。人们通过舞龙舞狮,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还能增添节日气氛。(www.xing528.com)
濠头舞龙舞狮历史悠久。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龙狮齐齐出动,在乡中巡游,锣鼓喧天,热闹非常。除龙狮外,有时还有飘色、花篮、灯色、大旗、布绣等。1942年,金龙、银龙大巡游,醒狮随驾,飘色、花篮、灯色、大旗、布绣等俱全,到邻乡巡游,可谓万人空巷,四周山头及公路上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龙有金龙和银龙,醒狮有黑狮和雄狮。舞龙除巡游外还有过龙门、摆龙阵等套路;舞狮除巡游外,还有“采青”、高桩表演等。
除浴佛节外,在重大喜庆节日都有舞龙狮的习俗,除在本乡巡游外,有时还会到邻乡巡游。1988年还参加中山市慈善万人行龙狮游行,参加人数达200人。
濠头现有金银龙四条,还有国标龙、众多醒狮及花篮等物。龙狮召集人有郑志发、郑昔其等。
舞龙与舞狮可谓各有特色,舞龙身长、体大,气势磅礴,声势浩大;舞狮则灵活多变,动作逼真生动,配合默契。
濠头舞龙狮历史悠久,技艺高超,年青一代茁壮成长,将舞龙狮发扬光大,青出于蓝胜于蓝,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夺得2000年沙溪服装杯冠军、中山黄圃体育杯殿军、中山夏惠杯季军、中山市民间醒狮大赛卓达杯季军等奖项。濠头龙狮团被推荐为全市龙狮运动协会的团体会员,近年来还多次受邀到香港、澳门、广州、华山、顺德、南海及晋城等地表演交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