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茂生,就得说说茂生香蕉。1994年版的《张家边区志》“地理篇”对茂生香蕉有这样的记载:蕉身长,肥壮,色泽鲜艳,食之柔软,香甜可口,驰名中外。就是凭着这些特点,茂生香蕉成为中山有名的特产,不仅在珠三角的水果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甚至漂洋过海。抱着这块金字招牌的茂生人是幸运的,因为除了香甜,香蕉还给他们带来了财富。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张家边区,茂生香蕉的种植面积就过万亩。很多昔日的渔民弃船上岸从事农耕,出现了很多种蕉人家。
杨顺泉,人称泉叔。每年种蕉季节,泉叔总是一大早就骑上摩托车赶去翻地。泉叔曾经也是下海讨口的渔民,后来改行种香蕉。在他二十多年的种蕉生涯中,泉叔总是用心摸索,总结出一套种蕉的经验,成了茂生香蕉种植的代表人物。泉叔种蕉很卖力,他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俗话说,人勤地不懒,凭着这个信念,泉叔种蕉种出了名堂,在村里率先盖起了小楼,成了富裕户。泉叔说:“种香蕉嘛,就是要舍得施肥,要多花些成本才能种得好,还必须要自己懂得技术。一年里头如果没有台风入侵的话,每亩可以收2500公斤香蕉。”
泉叔特别喜欢种香蕉,因为他这方面的经验足,又熟悉流程,再说一年能挣三五万元,泉叔很知足。
随着开发区发展提速,工业区迅速拓展。村民们进厂做工、出租房屋,甚至办厂开店,种蕉已经不再是他们谋生的主要手段了,把心思用在种蕉上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泉叔依然在种,他甚至还跑到邻近的横门租种了18亩地。
下苗前,需要翻地,头一年翻的地,因为病虫害太厉害而退了租,现在的地是新地,种蕉前要好好翻一翻。以前下地有儿子、女儿一起干,前两年,他们分别成了家,各自地里的活儿都很忙,没时间帮他。大家身在三处不同的地方种着各自的香蕉,泉叔说,儿子、女儿也种得不错。
对失去蕉地,泉叔很矛盾。他知道搞工业是好事,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但他毕竟已经种了这么多年的香蕉了,有了感情。守着蕉地,终老一生,这曾经是他憧憬的生活,哪是说想丢就丢得了的。儿女们跟着自己种了许多年,学到了真本事,也算是后继有人。(www.xing528.com)
但为种蕉,一家人各守一方,少了不少照应。眨眼之间,自己原先的蕉地已经变成了工地,想种蕉只能到外面去。虽然香蕉仍用茂生品牌,但已经不是原来地道的茂生香蕉了。泉叔除了种蕉,还兼任村里的水管员,每年也有不少收入,日子也能过得好。可泉叔认为,香蕉总得种吧,何况是名满粤港澳的茂生香蕉。但有个事实他也不得不承认,茂生香蕉已经没有多少是产自原产地茂生的了,再加上现在种植的各类水果那么多,香蕉已经不像前些年那么走俏了。泉叔却不管这些,他说,喜欢茂生香蕉的,总还有人在,为了这些人,他还要种。2003年,他种出了一挂重达八十多公斤的“香蕉王”,电视台闻讯后还专门前往报道。泉叔对记者说:“就是想种出几挂大香蕉出来,想给我们茂生香蕉出出名,最起码不管到哪里去种,香蕉都是我们茂生人在种。蕉林茂盛,香蕉种得好,那都是我们茂生的荣誉。”
茂生香蕉 摄影 陈守愚
“香蕉王”只能引起人们一时的兴趣,对他希望能够重振茂生香蕉的想法起不了多大作用。就连泉叔现在租用的蕉地,与正在加紧建设的工厂,也只有一河之隔了。说不定哪一天,轰鸣的推土机就要开到他的蕉地里来。泉叔说,开发区现在的发展确实很快,自己也很担心眼下的这块蕉地没有了。不过,就算没有了这块地,自己也会到其他地方继续种香蕉,去远一些的地方。现在有不少茂生人就是去了比较远的板芙、斗门,有的还去了番禺。
以后还会到什么地方去租地种香蕉,泉叔现在不知道。但有一点他是确信的,那就是,茂生香蕉会在任何一个能长蕉的地方继续生长,而他也会一辈子将茂生香蕉种下去。
(供稿 徐一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