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镇史话:沙边碉楼百年历史,风云荡心田

东镇史话:沙边碉楼百年历史,风云荡心田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沙边碉楼修建得早,具有代表性。据史料记载,早在1918年,沙边村就建起了第一座碉楼。掐指一算,沙边碉楼历经了近百年的风雨沧桑,如今还完整地保存着74座。沙边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村落。此外,位于上街的海筹碉楼主人孙海筹是民国时期的“国民代表大会”代表,当时称为“国大代表”。孙海筹可以算得上是沙边乃至中山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一。沙边碉楼还浓缩了海外侨胞与沙边祖居之间的浓浓亲情。

东镇史话:沙边碉楼百年历史,风云荡心田

沙边是位于河边的一个自然村落,方圆仅一平方公里,有三百多户村民,常住人口两千多人。住在这里的是从珠玑巷南迁的孙姓后裔,他们历代都靠耕种为生。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方便,很少与外界联系交往。但到了清朝末期,村中部分青壮年为寻找生活出路,陆续出外谋生。在水利设施还没有兴建和完善的时候,从横门水道可以直接坐船抵达沙边村。在旧社会,横门一带海盗猖獗,海盗从横门水道进入石岐水域,首先经过的村落就是沙边。他们一到沙边就会经常骚扰居民、抢劫财物。为了保卫自家的生命财产不受侵犯,沙边村民纷纷写信给在海外谋生的亲友,请他们资助乡亲父老建造碉楼,防御海盗,故而沙边碉楼密集。

1949年前沙边的碉楼就有99座,现在残存的也还不少。沙边碉楼修建得早,具有代表性。碉楼往往具有侨乡背景,碉楼多的地方往往华侨就多。沙边现旅居国外的华侨就有一千八百多人,相当于全村人口的90%以上。沙边的侨史可以上溯到清朝的咸丰年间,当时,村中有人远渡重洋,到“金山”或者南洋谋生。凭着艰苦的奋斗,不少人开始发家,家中亲属们的生活渐渐富裕。更有一些人难耐思乡思亲之苦,归乡定居。于是,一句俗话不胫而走——“金山客,无一千也有八百”。如果是对勤劳致富的肯定,这倒也不失为一句赞赏的话。但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这句俗话却招致了歹人的窥伺。由于沙边近海,到了民国初年,海盗上岸进村打劫,“金山客”成了他们的首要目标。1925年,贼人入村“打明火”,进行了大洗劫。村里的孙赞祥,如今已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时沙边海盗十分猖狂,经常进村大肆抢劫掠夺。当时沙边有一个警长,他竟然作了海盗的线人!引得海盗进村抢东西。”这场洗劫让“金山客”和亲属们惊悸不已。当整个社会处于无序的状态,没有足够的律法作为支撑的时候,人们就只能借用构筑军事防御堡垒的手段,建碉楼以求自保。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碉楼都像是防御工事,不像是居家过日子的地方。坚固厚实的墙壁,狭窄紧缩的窗户,顶层望台上的枪械、火炮、石块、铜钟、报警器探照灯,剑拔弩张,寒光凛凛。一边是幽静怡然的世俗生活,一边却是小心翼翼、提心吊胆,反差如此强烈,很难想象碉楼里的人们承受着怎样的心理压力情感折磨。他们深居简出,处处防范,能对付的也只能是几个小蟊贼。后来日本人入侵,民族衰微,国难当头,看似坚固的碉楼,也难以抵挡坚船利炮的袭击。

据史料记载,早在1918年,沙边村就建起了第一座碉楼。之后十余年,沙边的碉楼越建越多,最多的时候有103座。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山沦陷,侨汇邮路不通,得不到海外亲友的资助,沙边村民才不再建造碉楼。掐指一算,沙边碉楼历经了近百年的风雨沧桑,如今还完整地保存着74座。徜徉其间,细看之余,让人不免领略到一种苍凉古朴的隽美。

走进沙边,你一眼便能望到那些钢筋混凝土结构,矮的有两层半,高的达四层半,一般碉楼有三四层楼那么高,面积二三十平方米(少数碉楼楼面较宽大)。外墙多为暗灰色的挺拔建筑矗立于大街横巷两旁。由于碉楼的主要作用在于防盗和抵御外敌入侵,所以设计的窗户较为狭小,且绝大部分都装上厚重的铁门。楼层之间,梯子上方,还装上可推挡的厚铁楼坎,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听老一辈沙边村民讲,当年每座新建的碉楼,主人家都会在顶屋或瞭望楼亭内放置几堆石块和沙子,有的还装上铁制火炮,甚至还买来枪支弹药,以便在海盗入村“打明火”时用这些武器狠狠地打击来寇。沙边碉楼虽没有开平碉楼那么高、那么阔、那么大气的构造,但其楼形笔直,线条分明,外观简朴,结构坚固,又因其历史的烙印而更显时代的厚重。当年,它是一种抵御盗贼洗劫、保障村民安全的特殊建筑。其风格借鉴了国外的建筑模式,更显中西合璧,有西欧式的、哥特式的、西班牙式的、南洋式的,各具特色,不拘一格。

沙边碉楼不是建在村边或田园中的独体碉堡,而大多数都是与村民当年居住的房屋连成一体的。有的碉楼与住屋之间留有一米多宽的水巷,以利于采光和空气流通,前面围起天街(庭院),旁边建上砖瓦木梁结构的厨房厕所,墙根下还栽上一两棵龙眼树或三稔树,在当时来说,可以称得上是上等的农村居所,这也是碉楼的最大特色。

从地势较高的地方往下望,碉楼可谓沙边村最为显眼的建筑。这些曾经守护沙边村民走过艰难动荡岁月的碉楼,现在绝大部分已无人居住。原因是早年很多沙边村民外出谋生,一千多人口的村子,就有三百多名乡亲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秘鲁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乡亲们在当地站稳脚跟之后,又将家乡的亲人也带出去一起生活。所以,当年这里靠侨汇建造起来的碉楼,主人们大都出国了。而留下的碉楼,或是主人将钥匙交给村中其他亲友及后人看管,或是作为出租屋租给外地人居住。

目前,沙边碉楼分布在山边巷(1座)、炮台(1座)、上街(25座)、中街(28座)。其中12座有人居住。保管得最好的碉楼是位于上街的冠洲和中街的炳辉。

至今完好保存的碉楼有七十多座,这不仅在中山,就是在整个珠三角也是罕见的。更为珍贵的是,沙边碉楼与中山共产党组织的保存与发展有着深厚的渊源。沙边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村落。当年,中山的第一个共产党地下组织就是在沙边村成立的。当时党小组的负责人孙康在沙边村筹建党小组成立事宜。党小组成立后,孙康又以教师身份在沙边小学教书,主持中共中山县委的工作。在白色恐怖时期,沙边村党组织受到了来自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沙边村的党小组成员藏身于沙边上街十巷的一间骑楼式碉楼里,才躲过了那次围剿。

此外,位于上街的海筹碉楼主人孙海筹是民国时期的“国民代表大会”代表,当时称为“国大代表”。他负责在海外联系爱国华人,为中山的革命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孙海筹可以算得上是沙边乃至中山的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沙边碉楼还浓缩了海外侨胞与沙边祖居之间的浓浓亲情。20世纪80年代以来,沙边每年都有旅外乡亲回来寻根问祖,探亲访友。他们都念念不忘祖辈当年在乡下兴建的碉楼和祖屋。在看管人的带领下,他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推开尘封的大门逐一观看,虽然再也见不到当年祖辈千辛万苦带回来的罗马钟、玻璃罩大吊灯、金山笼和大小细软,但浓郁的怀念之情仍然油然而生。

上街十巷17号之一的一座碉楼,是南美国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财政部长孙仲明的祖居。1992年秋,孙仲明先生就是凭着当年在特立尼达的父亲(孙桂桐)收到的从乡下寄来的发黄的全家福(照片中的孙仲明是后来在照相馆补晒上去的)和一张乡下碉楼旧相片,在市(区)侨务部门的协助下,几经辗转,才寻找到父亲出生长大的地方——沙边村,完成了他父亲临终的嘱托,也圆了他多年来回乡寻亲问祖的梦想。(www.xing528.com)

与别处的碉楼相比,沙边的碉楼更具人文气息。其他地方的碉楼大都是一座单独建筑,功能也仅仅是防御。而沙边村的碉楼却是和祖屋建在一起的,碉楼建在最外面,紧挨碉楼旁边的是用于生活起居的房子,房子前面还有一个庭院,院子里往往栽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可见,沙边碉楼并不仅仅是一座座抵御入侵的“堡垒”,它们还是沙边村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沙边现存的碉楼虽然保存良好,但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有些残缺,有的也由三层楼拆成两层。为了保护好现存的碉楼,村委会积极开展宣传,大力弘扬沙边碉楼的历史渊源和重大意义,引起村民重视,发动大家自觉保护现有的碉楼,绝不允许擅自拆毁。

2003年,孙赞祥老人已是80岁高龄了。他作为碉楼兴衰历史的见证人,对碉楼有着很深的感情。他说,自己很小的时候,就抱有强国御敌的志向,刻苦攻读,后来从事教育,向学生们讲述碉楼的历史。这成为了他几十年来教书育人的一贯工作。他要让后世子孙永远记住这段辛酸和屈辱的历史。往事悠悠,历经劫难的碉楼虽然存留了下来,但对那些想以坚固的碉楼来避祸求安的人们来说,碉楼的脆弱更让他们感到只有民族强大,才有坚不可摧的安身之地。孙赞祥老人仍然住在碉楼里,关注着碉楼的命运。他的一位朋友将沙边的每一座碉楼都拍成了照片并装订成册。朋友建议说,这些碉楼绝大多数都是当年的华侨兴建的,可以搞些物业管理的方式来加以保护,孙赞祥老人也觉得这样甚好。对碉楼目前迅速废弃的现状,他也很担心。虽然影像是一种记录的方式,但他非常希望能从沙边现存的碉楼中选择几幢特色明显的保留下来。他说,老一辈过世了,年青的一辈没有保护意识。如果能由政府部门出面,牵头进行碉楼保护工作,那就太好了。操作起来的话,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难度也不小。孙赞祥认为,要保护碉楼,最好的方式是开发性保护,就像是搞旅游开发一样。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做到的,他希望,有人能够站出来,为保护碉楼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来自省、市的各级文化单位特别是文物保护等相关部门,也多次来到沙边,深入开展沙边碉楼的实地调研、考察工作,摸清并掌握了沙边现存的每一座碉楼的来历、主人、典故等史实,完善了第一手珍贵可靠的历史人文资料。

为了更好地保存沙边碉楼原貌,完整地记录火炬开发区乃至中山市这绝无仅有的历史回音壁上每一件可歌可泣的事件和每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市、区的各级领导部门都先后作出了批示,不仅投入资金对沙边碉楼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缮,而且还对有着深厚渊源、对中国革命做出过杰出贡献的沙边碉楼,制作图文音像宣传资料,以扩大其对外影响力,打造知名度,为申报历史文化名村、打造中山市的又一历史文化品牌,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沙边碉楼如今已静静地矗立了近百年,它们在一代代后人悉心的挖掘、整合、保护以及对外展示和宣传中,更加体现了自身的宝贵价值,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

作为沙边最富含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设施,沙边碉楼不仅让沙边村成为中山市独一无二的村落,更对前来参观考察和学习的后人起到了指引与教育的作用,并由此开辟了一条促进中山旅游开发的新思路

如今的沙边村早已日新月异,新式的楼房、美丽的花圃、茂密的绿化带比比皆是,但那一座座沉默不语的碉楼却依然保持着往日的姿态,纹丝不动,风雨不侵。现代化的公共设施使古老的沙边焕发青春,更与这碉楼百年的沧桑历史交相辉映。

(供稿 徐一川 孙锦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