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镇史话:沧海桑田的时空变迁

东镇史话:沧海桑田的时空变迁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火炬开发区原属东莞县管辖,后分立香山县。1990年3月,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作为中山市一个颇具特色的历史名区,“张家边人”最让世人瞩目的,是由“东镇人”向“火炬人”的历史转变。这进一步缩短了中山与世界的距离。

东镇史话:沧海桑田的时空变迁

进入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火炬开发区”),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阔、整洁的柏油路,道路左边是高大的绿树或者昂首挺立的棕榈树,隔开了对面车道。道路右边与花红草青的绿化带分隔的是宽阔的非机动车道。行人则会经常处于绿树掩映之下,只有透过那些终年枝叶茂密的树丛间隙,才可以看见一排排林立的高楼。走在道路上,像是穿梭于一个长条形的公园中,好一派生机盎然、安详和美的景象。

当然,在整个开发区里,也不全都是这样一种感觉,有些地方宽阔的大道两旁的树木尚未长成,也有些地方是老街窄巷,飘来饭菜香气。

这是一片古老而时新的土地。

据史料记载,从南宋时期开始便陆续有人从内地迁来此地定居,逐渐形成了几个自然村落。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黎姓人建立黎村。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陈氏迁来形成朗尾村。南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郑氏从长洲(今中山市西区)迁来形成濠头村。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张氏从良都张婆澳(今石岐张溪)迁来,逐渐形成张家边村。明清时期则有更多的村落形成。

火炬开发区原属东莞县管辖,后分立香山县。明代香山县设立十一个坊都,如今火炬开发区大部分属永乐乡得能都,小部分属四大都和良都。清光绪初年,香山县改都为镇,得能都与四大都合并称东镇,寓意香山之东。清宣统二年(1910年)改称第四区。1952年,第四区分为上、下四区,火炬开发区大部分属上四区。1953年3月与下四区复合称张家边区(第四区)。20世纪50~60年代,行政区域和名称发生了多次变更,先后用过张家边乡、南朗乡、张家边公社、濠头公社和东风公社等名,还曾细分为张家边公社、濠头公社、西桠公社、小隐公社。红旗公社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曾采用的名字。20世纪70年代后,行政建制先后采用“公社”“区”“镇”等,但基本上都是冠以“张家边”之名。周边个别自然村也偶有发生划出或并入的情况,但行政建制办公所在地位于张家边村基本没有变更过。“张家边人”或“东镇人”也成为昔日中山“小榄人”“隆都人”“三乡人”等几大称呼之一。

要说这里是一个时新的区域,大概要从中山撤县改市开始。1986年,张家边镇划入中山城区,改称张家边区,设中山市人民政府张家边办事处。1990年3月,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山市人民政府共同创办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1990年11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从张家边区划出面积五平方公里的部分区域,设置中山港区。1993年1月,张家边、中山港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区合并,定名中山港区,成立中山港区管理委员会。1995年1月,中山港区正式更名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属国家高新区,简称中山火炬开发区。设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下辖张家边居委会、中山港居委会和张家边、濠头、濠四、沙边、泗门、五星、陵岗、窈窕、大岭、宫花、江尾头、西桠、神涌、大环、海傍、义学、小隐、二洲、灰炉、黎村、东利、珊洲、茂生、马安24个村委会。2002年,24个自然村合并为4个行政村(六和、联富、城东、海滨)和1个社区(张家边)。

火炬开发区位于中山市东偏北部,北临珠海出海口之一的横门水道,与民众镇相望,东至横门出海处,南至南朗镇,西至东区。全区总面积为92.83平方公里,大部分土地为珠江三角洲中部的冲积平原,土地平坦开阔,河网交织,贯通全区,土壤较肥沃,土质黏性重。地形呈西南向东倾斜,南部为丘陵地带,以平原为主。

区内山体的第一峰是百稔嶂山,海拔277.9米,总面积约500亩,位于区域南部,因山形酷似百个皱稔而得名。山上长满松树,还有神奇的黄牛仔洞。史上有诗赞咏此山:“百峦嶂岭峰连,石洞黄牛贯海天。阁老何须挥宝剑,黄巢误认是桃源。”

这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气候,太阳高度角大,日照丰富,濒临珠江口,夏季风、台风带来大量雨水,雨量充沛。

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东镇人凭借勤劳的双手,艰苦奋斗,创业安家,祖祖辈辈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发掘和培育出不少土特产。如“茂生香蕉”体长肉肥、色泽鲜艳、柔滑香甜;“龙舟西瓜”清甜可口,肉质带“沙”;“黎村苦瓜”色泽鲜明,外皮圆满,平滑肉厚,口感微甘,苦味甚少。而由于区内河网交织、咸淡水交界的特点,又孕育了“禾虫”“风鳝”等名贵水产。

火炬开发区设区之前,一直以自然经济为主,是中山市重点粮食产区之一,产粮高峰期有稻田面积5.8万亩。除水稻外,火炬开发区亦有种植甘蔗、大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自古以来当地民众有饲养畜牧的习惯,把养猪视为生财之道,最擅长饲养肉猪和种猪,把饲养鸡、鸭、鹅“三鸟”当做副业增加家庭收入,产品销至珠三角及港澳地区。(www.xing528.com)

作为中山市一个颇具特色的历史名区,“张家边人”最让世人瞩目的,是由“东镇人”向“火炬人”的历史转变。

1979年,张家边服装厂香港商人签订“三来一补”加工合同,当年开办企业24家,产品由来料厂商出口销售。火炬开发区由此拉开了由自然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序幕。

1986年,依据中山市的总体规划,在火炬区西部建设工业加工区。1991年工业建设开始崛起,确立了“工业强区、科技强区、经济强区”战略。几年间,高新技术企业在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电子、机械、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企业近百家,还有日本德国等国家的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园区。1992年中炬高新成为中国较早的上市公司。

随后几年,火炬开发区先后建立六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中山(临海)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包装印刷生产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中国技术市场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积极推动五大主题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包装印刷产业、化工产业、汽配工业产业。

1983年11月5日,中山港建立,孙中山先生的百年港口梦实现。这进一步缩短了中山与世界的距离。短短几年时间,中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就进入世界港口百强、中国港口十强,中山至香港客运量常年居于内河客运量的全国首位。中山港为拉动中山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2001年11月,中山火炬国际会展中心落成,科研区、商业区、文化教育区、生活服务区相继形成,初具规模。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商贸、物流、建材、汽车贸易、“三高农业”产品等市场繁荣,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日益完善。

火炬开发区的方言较复杂,主要有粤语闽南语和客家话三种方言。同种类之中,不同的自然村语音上亦有差别,素有“邻村不同话”之说,而“村话”(亦称“得都话”)是其独特而带有标志性的方言。不同的乡音,向人们述说着村落独特的人文历史典故,形成了丰富的民俗风情。今天,已成为主流的普通话,更融汇了中国天南地北的口音,而夹杂其中的英、日、德、俄语,已令火炬开发区变得更加国际化。

翻开今天的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地图,我们已很难寻找到昔日那一片汪洋大海及海中显露出的几个礁石和小山包。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民风淳朴,汇集了海内外的高精尖人才和领先世界的先进技术,形成了广博而包容的文化氛围。这个曾经偏远落后的海边村落逐步发展为国际性现代化都市。

(供稿 孙 幸 王小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