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两宋时期是从公元581年隋王朝建立到公元1279年南宋灭亡,约七百年,这一时期中国在长期分裂后又重新走向统一,文化教育出现了空前繁荣与昌盛的局面,学术上也出现了第三次“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教育思想丰富活跃,学派林立。以唐代的韩愈、两宋的范仲淹、王安石和朱熹为代表。
韩愈从维护儒家道德的角度提出了“明先王之教”的教育宗旨,在《师说》一文中提出了教师的基本任务和择师标准等。虽然他提出的教师的三项基本任务“传道、受业、解惑”都有其特定时代的阶级内容,但却是教育史上对教师基本任务的第一次全面概括。唐朝儒家的师道观念已经淡化,科举盛行,文士不以师传为荣,反以求师为耻,形成轻视知识的风气。韩愈针砭时弊,对纠正当时的不良风气,重振儒家的师道观起了积极作用。同时,这个概括简洁、明确、主次分明,为后代教师所接受,至今影响深远。
两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发展的高峰期。以范仲淹、王安石为代表的教育改革家,提倡经世致用的教育,积极主张改革教育制度。尽管他们的兴学改革运动最终失败,但某些成果却保存下来,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66]的做人格言和王安石《伤仲永》的警世小文,都成为流传于世的教育素材。(www.xing528.com)
宋代理学形成并发展,其中的集大成者就是中国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他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把儿童教育和青年教育作为一个统一过程来考察的人。朱熹把人的一生,约略地分为15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和15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不是举子教育、单纯的文字训练,而是向儿童灌输封建道德观念和训练儿童的封建道德行为习惯。两者之中,尤以后者为主,朱熹称之为“事”。“事”是相对“理”而言的,“理”是抽象的道德伦理学说。“事”是具体的日常生活准则,即 “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读书方法受制于一定的思想路线和教育目的,但朱熹是封建时代的博学者,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突破了自己设下的唯心论和训练“醇儒”的框子。他提倡的读书方法中,正确的见解和谬误交织在一起,如果加以分剥,是可以从中取出有一定价值的读书经验的。
当时重要的教育思想,还有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教育思想。它从“心即理”[67]的基本心学命题出发,主张教育是反省内求而不是外求外铄,“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人博览”[68]。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建立了求实用、讲功利、论真才的教育理论。这些都为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增添了光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