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国画艺术发展及体裁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国画艺术发展及体裁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国画发展概况国画即中国传统绘画,是国人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诞生和发展的一门特有艺术,它既是中国哲学理念的一种折射,又是书法理论的一种应用。中国文字以象形为主要特征,古代的象形文字就是一种绘画。这一时期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使绘画从此走向纯粹的艺术道路。(二)体裁中国画涉及的题材和内容很多,人们在探索过程中,由于关注重点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表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国画艺术发展及体裁

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 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从最初的帛画到彩陶,再到青铜器饰纹,以致后来的文人画,无论描写对象是人物、山水,还是花鸟,国画都体现出中华民族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表现。

(一)国画发展概况

国画即中国传统绘画,是国人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诞生和发展的一门特有艺术,它既是中国哲学理念的一种折射,又是书法理论的一种应用。所谓“书画同源”,指的就是汉字和国画同宗同源。中国文字以象形为主要特征,古代的象形文字就是一种绘画。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有大量互相追逐的鱼、跳跃的鹿,以及描写人们劳动生活场景的五人携手踏歌图;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上则有大量晏吞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以及描绘水陆攻战的图像等。

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绘画是原始岩画和彩陶画,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画在丝织品上的帛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古代绘画的艺术手法,给后来的汉画石刻、砖刻以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国画出现第一次繁荣。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一时期的绘画形成了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而传统的以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的绘画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开始萌芽。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繁荣,国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开始出现,并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人物造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五代两宋时期,国画进一步成熟,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这一时期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使绘画从此走向纯粹的艺术道路。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画和写意花鸟画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文化艺术领域空前繁荣,涌现出许多伟大的画家,创作出了许多名垂千古的画作。其中,明代绘画总体上沿着元代已呈现的变化继续演变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汇成洪流,并形成诸多流派,山水、花鸟题材流行,人物画衰微;水墨技法不断创新,进一步丰富了笔墨表现能力,创作宗旨更强调抒写主观情趣,追求笔情墨韵。明代后期形成的“浙派”、“吴派”影响至今。

自唐宋开始,人们不断寻求国画创新,除了在传统绘画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之外,还开始亲近自然,走进名山大川,用写生的方式“师法自然”,创作出了大量富有生气且画面清新典雅、意境空灵清旷的作品,体现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自19世纪末开始,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人们开始引入西方的艺术观念和写生、写实的方法,在继承民族传统绘画的文化环境中,不断探索改革创新之路,并最终形成了“中西融合”的局面。

(二)体裁

中国画涉及的题材和内容很多,人们在探索过程中,由于关注重点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表述。有的按照表现对象划分,有的按照使用技法划分,有的按照使用色彩划分,不一而足,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

中国画大都以表现题材分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领域的折射,更是国人的一种哲学思考。“画分三科”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及其与人的和谐相处。人物画中体现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表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山水画再现大自然及其与人的关系,寄托胸襟意象;花鸟画描写自然界各种走兽、草虫、雀鸟及其生存状态,并由此感知和赞美生灵。

根据绘画技巧和笔法,国画还可以分为工笔画写意画和兼工带写画。工笔画是用一丝不苟的细致笔法再现事物本来面目的表现方式;写意画是用心灵感受事物,笔随意走,重在意象的绘画方式。此外,还有按照颜料与表现方法划分的水墨画、重彩、浅绛、白描等。

国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传统技法,分为三类:笔法、墨法、构图法。笔法主要是运用线条的技能,包括钩、皴、点、染等具体的方法;墨法主要是运用墨色的变化,有浓、淡、干、湿等具体方法;构图法主要是构图的技巧和方法,包括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具体方法,并通过这些具体方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www.xing528.com)

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根据纸张的形制或作者个人的自我喜好的不同,有壁画、屏幛、卷轴、册页、扇面等,其中横向展开的为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还有折扇、团扇等。国画常常辅以传统的装裱工艺进行装潢,由此增强观赏性,便于收藏

(三)鉴赏

国画鉴赏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鉴赏者既需要懂得不同画种及其特征,还需要了解国画技法及其应用,更需要领会国画的深刻内涵。

国画鉴赏首先需要关注的是绘画的内容。如果是人物画,则需要了解画中人物的社会角色,再观察画幅中各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相互关系是如何表达的。尤其要了解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社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领会画幅中的内容。如果是山水画,则需要观察画幅中表现的山水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所体现的不同形态美的特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物与山水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自然,融为一体。如果是花鸟画,则需要观察画幅中所表现的是什么花、什么鸟,花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协调,与实物的生命特征是否相符,以及它们又是如何与人和谐相处的等问题都应在考虑之列。国画欣赏除了前面所提内容之外,还要关注作者地位、学识、修养、功力、钤印等许多相关内容。

画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是评价绘画作品的重要尺度之一。名画大都是因为作者是名人所致,要么是宫廷职业画家,要么是当代文豪,要么是当朝权贵,抑或兼而有之。因此,了解各个时代的名家及其画派、风格大有必要。一幅绘画作品可表现或代表作者的成就,而作者的权势地位也深深影响作品本身。在鉴赏和评价作品的时候,作者社会性因素的影响很大。同时,作品还受到作者人品的影响,中国人面对一幅绘画作品时,首先要看作者的人品。一般情况下,人品高则作品境界也高,人品差即使作品本身质量不错也不会讨人喜爱,特别是行为不检、道德败坏、声名狼藉、大奸大恶者,纵有奇妙作品亦无人赏识。

欣赏国画首先是看作品本身的质量,影响质量的首要因素是功力——透过绘画作品本身所体现的线条技法和墨法的运用以及构图的能力和质量。一般情况下,从事绘画时间愈长,各方面表现力愈强,功力愈厚,质量也愈高。

其次在于布局安排。布局又称布白,是具体构图的方法之一。构图之美与色彩相关,国画没有底色,只能利用纸张本来的色彩(白色),因此,传统国画留白甚多。不同形态的物体色彩不同,因此不同的色彩之间的协调成为判断作品质量的重要依据,而各种物体之间的疏、密、聚、散等关系是否得当,成为构图成败的关键。此外,除了这些画面设计以外,还需要透过画面窥视作者胸中天地。在留白之处,有人以题诗、钤印等来弥补空白,亦有故留空虚白,以达到作品凸显空灵之美。

最后在于透过作品观察作者学养。作品所表达的功力可于作品画面的笔法、墨法和构图窥其一二,而作者的学养则需要透过绘画作品的画面去领会。作者学养对其作品影响至大,中国一直有“文人画”之说,著名的绘画作品都与众不同,体现出一种“书卷气”,即绘画作品表现和体现中华文化内涵。作品是否具有书卷气是区分画家与画匠的标准。

国画欣赏中,绘画作品是否题款是作品完整与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必须有款识,这是作品完整性的要求。题款就是作者书写款识,即在绘画作品中的留白处题写作者姓名(或字、号)、时间、缘由、诗词等。题款的目的是使观众知晓作品的作者,创作的时间、地点以及创作心境等。绘画名作大都由名人题写诗词,以此弥补作品的不足或增强作品内涵的表现力。画中的诗文词句,往往代表作者心声,一句好诗通常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个好句则可以为作品起到画龙点睛和增色的作用。题写文字要求与内容相关,所提书法质量对画面影响至大,要求书法线条与绘画用笔保持相对一致。

一幅完整的国画作品还要求钤印,钤印即在画幅中钤盖印章。钤印涉及印章内容,印章内容大致可分为:画家的印鉴,包括姓印、名印、姓名印,或斋馆别号印;空白处衬托所用的闲章,内容涉及诗词文句、格言警句等;还有绘画作品收藏者、欣赏者、鉴证者的印章等。各种钤盖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钤印位置等,都在国画的评价标准之列。尤其是古画,往往有帝王、名家、藏家和鉴赏家的印鉴,由此可佐作品真伪。国画钤印中常有“压角”的闲章,所谓压角就是在画面留白的角落钤盖印章,其目的是更好体现画面中各种色彩间的协调性,或衬托作品的内涵,也可以防止装裱时随意裁剪。印章所钤内容对作品也有影响,印文可见作者的心态、认识,有助于观众了解当时的环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钤于画面可使作品更添光彩。

国画收藏悬挂往往需要装裱,作品一经装裱即显名贵。传统装裱技术别具一格,常见的有纸裱、绫裱两大类,其中绫裱较为精美。装裱是中国书画作品装饰的特有方式,比较经典且具有特色的装裱有北京的“京裱”、苏州的“苏裱”、四川的“蜀裱”等。其中所裱样式、所用色彩,以及托背、镶嵌、接驳等工艺十分复杂,颇有讲究。精美的装裱能将作品衬托得更为悦目,尽显名贵大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