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和谐与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和谐与天人合一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看作统一的整体,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中国哲学十分重视人际的和谐,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就是讲人际的和谐问题。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成了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之集大成者。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和谐与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哲学的传统之一是强调“和”,“和”包括天地之和、天人合一、人际之和。它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把天、地、人看作统一的整体,以“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古代先哲所倡导的和谐不是绝对同一,而是不同的事物和睦相处。

中国哲学十分重视人际的和谐,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就是讲人际的和谐问题。孟子的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的就是要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包括君臣、父子、夫妇,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从而达到“人和”的境界。《中庸》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的“中”,是一种极其平和的精神状态,可是我们的情感又不能不有所发。虽然情感的发端有时不受控制,但是发端出来要符合道德标准,才会达到“和”的状态。人在做事情时多为他人考虑,言行自然就符合道德标准,人际关系就会和谐。人人“致中和”,则宇宙和谐。中国古代哲学家在处理问题时,总是“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以便“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使万事万物各得其所。君主执政施教,也是“仰取象于天,俯取度于地,中取法于人”,使天地人“贯而参通之”,从整体考虑问题,而不执着于一偏。儒家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之道,以及“正己正人,成己成物”的思想,说到底,是为了调解人际关系,在自我克制中求得整体平衡统一的效应。道家要求人们清心寡欲,不为天下先,是用消极退守的方法来协调人际关系。法家虽然认为君臣利害不同,但仍可以“以计合”,可以做到“君操其名,臣效其形,形名参同,上下和调”。只有人们“莫争”“莫讼”“莫得相伤”,才是理想的治世之道。至于法、术、势的交互作用,在政治生活中的纵横捭阖,则也有调整上下左右关系的意味。总之,传统哲学重视人际关系的调解,对于维持安定的局面有积极作用。

《易传》讲“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所谓“太和”就是至高无上的和谐状态。而张载提出“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氤氲、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太和就是道,是最高的理想追求与最佳的整体和谐状态。但这种和谐是包含着浮沉、升降、动静等矛盾和差别的和谐,因此这种和谐是整体和动态的和谐,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和谐,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一致。儒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要实现“和”的理想,最根本的途径是“持中”,并通过对持中原则的体会认识和践履,去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天道之间的和谐与平衡,这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因此中国古代哲学特别强调“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要体现。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儒道两家都主张“天人合一”。道家倾向于把人自然化,儒家倾向于把自然人化,但他们都认为,人和自然是一气相通的。这种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观念反映在思维中,就形成了整体思维的特征,在对对象由此及彼的推断中,把历史的、现实的经验作为思考的重要参照系,努力寻求对象的本质与规律,从而作出全方位的整体的把握。

“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溯源于商代的占卜。《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这种天人关系实际上是神人关系。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人为“神之主”的观点。周内史叔兴说过:“吉凶由人。”这意味着,先前的具有人格神意义的“天”遭到了质疑。在中国传统的本土文化中表现为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天人合一”观。儒家所讲的“天”一直保存了西周时期“天”的道德含义,“天”具有道德属性;道家所讲的“天”则指自然,不具有道德含义。这样,儒家的“天人合一”大体上就是讲人与义理之天、道德之天的合一;道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讲人与自然之天的合一。

儒家的“天人合一”说一般都以孟子为倡导者,但从根源上看还是应该从孔子谈起。“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这些言论中所包含的“天人合一”思想显然还有西周人神关系的遗迹。天人合一在孟子这里就是指人性、人心以天为本。人心有四端,所以人性本善。人之善性既是“天之所与我者”,是天给的,又是“我固有之”者,是我本身固有的,所以天与人合一。这样孟子就明确地奠定了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不同于孔孟。老庄思想中的天,无论是指自然而然之道还是指自然本身,都没有人伦道德的含义,故老庄的天人合一思想所强调的是贬抑人为,倡导不要以人灭天。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究竟至极的意思。“道”是最高的原则,是自己如此,以自己为法,别无遵循,不受制于任何他物。到了汉代的董仲舒,则在当时阴阳五行学说的浓厚氛围下,把孟子“义理之天”的“义理”向宗教神学的方向推进,认为天有意志、有主宰人间吉凶赏罚的属性。“人之人本于天”,所以人的言行都应当遵循天意,凡有不合天意而异常者,则“天出灾害以谴告之”。(www.xing528.com)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到宋明时期发展到了顶峰。张载在《西铭》中写道:“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实际说的就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程颢则明确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论断。与程朱理学不同的是,陆王心学强调理不在心外,心即理。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成了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之集大成者。王阳明的“天人合一”思想使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达到更加融合的地步。明清之际,天人合一的思想式微王夫之虽多有“天人合一”之说,但他的“能所”的观点已包含了浓厚的类似西方主客二分的思想。

总之,中国传统哲学在“天人合一”的基本模式中,都主张自我体验、自我超越,主张认识了自身,也就认识了自然界和宇宙的根本规律。

[1]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

[2]冯友兰:《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