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也表现在思维方式上。中和思维既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共性,又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特殊性。所谓中和思维,是指传统文化中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法。
(一)中和思维的理论来源
从中外思维发展史来看,一般来说,中和思维的产生要略晚于朴素的辩证思维。在古希腊,辩证思维较早地表现在泰勒斯和赫拉克利特的思维方式中,中和思维的先驱则是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辩证思维较早地表现在《周易》和《老子》之中;中和思维虽然可追溯到《周易》,但主要形成于孔子及其儒家学派时期。
从我国传统中和思维的来源来看,它最早起源于人们对于“执中”“尚中”的认识,后在儒家学派中得到发展和深化,并逐渐演化成汉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除了受到“天人合一”“太和”“和合”思想影响以外,中和思维集中体现在儒家的“中庸之道”中。过去受“左”的影响,人们对于中庸之道作了平面的分析,“中庸”即“中道”“中行”,意为无“过”与“不及”,注重适度、恰当、不偏不倚,并以此实现中和,达到和谐的境界。从佛教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和思维也就是佛教中的“中道”。佛教哲学认为,“断见”和“常见”都只偏重一方,因此必须离开两边而执中道,这实际上体现了“执两用中”的中和思维。
从思维科学和哲学的角度来看,中和思维是古代朴素辩证思维的一种特殊体现,也是古人对哲学中介的思考。辩证思维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从对立统一来看,对立面的转化有个关节点的问题;从事物的发展变化来看,事物发展变化有个度的问题。而中和思维正是对事物关节点和度的把握,是一种特殊的辩证思维。再有,中和思维凝聚了古人对哲学中介的思考。中介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凭借条件以及彼此沟通的桥梁,也是一切事物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关节点。中和思维的优越性恰恰在于它把握了事物转化的关节点,强调了度的重要性,因而有助于克服“非此即彼”的平面思维。
(二)中庸是最高的善(www.xing528.com)
用中和思维来指导人生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把中庸看作最高的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
孔子明确提出了中庸之道的观点,把中庸看作最高的道德标准。《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孔子影响下,荀子也主张要根据“礼”和“中道”来使人修身养性。《荀子·修身》中就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荀子在注意个性差异的同时,注重从对立统一的角度,针对个性的不足或过分,尝试用其对立面给予补偏就中。《礼记·中庸》则注意到人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中和之美,认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董仲舒在解释《礼记》的“中”时,认为“中”不是指各种情感未发之时,而是指已发之情应保持无过无不及的状态。程颐《近思录》的解释比较符合《中庸》的原意,其中说道:“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动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言感而遂通者也,故曰天下之达道。”邵雍则认为“人得中和之气则刚柔均,阳多则偏刚,阴多则偏柔”。总之,传统的中和思维用于个性塑造上,尽管理论家对中和、中庸的解释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得到普遍肯定的,就是要求个性的适中、恰当,达到中和之美、中庸之美。在传统文化中,个人的修身养性立德如果通过“执两用中”达到了中庸,就是实现了道德的最高标准。
与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相比,西方古代也讲究中和之美,只不过时间稍晚于中国。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虽然也偶尔谈及节制和适度的问题,但并未对此展开研究。在古希腊,对中和、中庸进行深入研究的当属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在一切延续而又可分的东西中,都存在着过度、不及和中庸,“过度和不及都属于恶,中庸才是德性”“中庸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纵观其哲学观、社会观、伦理观和美学观,他已自觉把中庸的思维方式当作一把重要的钥匙,用来开启他思想宝库的大门。亚里士多德的中庸观和中国传统的中和思维尽管表述略有不同,但在本质上有惊人的相同、相似之处,这反映了人类思维发展的共同性。
[1]袁济喜:《两汉精神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2]徐义明等主编:《中国文化论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4-27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