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伦理道德与家国一体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伦理道德与家国一体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这种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观念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这种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道德的根本原因。从崇尚伦理道德的原则出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内圣外王”之道,即在政治上要求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道德的特色具有二重性。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伦理道德与家国一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说法,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社会根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结构及其意识形态。正如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所言:“家庭生活中国人第一重的社会生活;亲戚邻里朋友等关系是中国人第二重的社会生活。这两重社会生活,集中了中国人的要求,范围了中国人的活动,规定了其社会的道德条件和政治上的法律制度。”可以说,家族乃是中国人社会生活的主要舞台,也是历代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重要基础。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高度概括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实质: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形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观念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这种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道德的根本原因。

“天下如一家,中国如一人。”在这种“家国同构”的宗法观念下,个人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因此特别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这种人伦关系的实质是对家庭各个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加以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育的责任,子女对父母有奉养的义务。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人道亲亲”。由“亲亲”的观念出发,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关系的整套处理原则。其中,“孝道”是最基本的原则,“百善孝为先”。所以,梁漱溟称中国文化为“孝的文化”。孝的基本内容是“父为子纲”,强调子女对父母之命的绝对服从。这种道德信念延伸到社会组织中,衍生出“君为臣纲”,孝道转化为治国之道。于是,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就变成了对权威的无条件的伦理服从。高居于万民之上的君主就获得了维护自己统治的、堂而皇之的理论依据,并把以道德教化控制臣民变为现实,这就是“以孝治天下”。

将这种忠孝原则推广开来,用以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基本的道德原则就是“能近取譬”,即以自身作譬喻,来考虑如何对待别人,古人叫作“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用孔孟的话说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这种重伦理道德的原则,到宋朝进一步发展形成“厚德载物”的思想。张载在《西铭》中明确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认为所有的人都是由同一父母(即天地)所生的亲兄弟,万物都是人类的朋友。一个有道德的人,应以极其宽厚仁慈的爱心来对待自己的同类,以至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方面,要设身处地、爱人如己;另一方面,要有爱护一切生命的博大胸怀。由此,形成了“仁民爱物”的文化特色。(www.xing528.com)

从崇尚伦理道德的原则出发,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内圣外王”之道,即在政治上要求实行“王道”和“仁政”,要以德治国。孔子认为要把道德原则贯彻到政治生活中去,用道德手段治国安民,才能真正管好国家。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认为单纯用行政的、法律的办法管理人民,只能使他们畏祸而守法,而不能使他们加强道德观念;用道德的办法来教育感化人民,用礼来约束他们,不仅能使之守法,还能使之具有道德自觉,心悦诚服地守法遵礼,知耻从善。不仅如此,执政者个人的道德品质也能够直接影响政令的执行情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并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与“仁政德治”相联系,在个人修养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人格完善,以“圣人”为最高的理想境界。“为学”的目的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上的“完人”。因此,“治国”与“修身”二者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为了“治国”就必须“修身”。只有努力进行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把国家治好。所以,《大学》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贯穿其始终,融汇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政治、历史文学、教育思想中,并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显著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道德的特色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传统文化的伦理原则,是建立在以家庭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和宗法制度为特征的社会政治结构上的。因此,它特别强调家长的权威,强调子女对父母、妻子对丈夫、家庭成员对家长的绝对服从关系。把这种家长制扩大到社会政治中就是君主专制,君主具有绝对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民主思想的发展。同时,由于以家庭和社会为本位,个人的权利容易被忽视,个人的自我意识容易被压制,不利于个人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