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池充放电由电池内阻和电池电压特性决定。由电池组充放电特性可知:当Csoc∈[0.3,0.8]时电池组充放电效率较高。Csoc选取三个水平:A1∈[0.3,0.7],A2∈[0.4,0.8],A3∈[0.3,0.8]。
2)UDDS市区循环工况的平均车速为8.75m/s,荷电状态低时车速限值Vl∈[5m/s,10m/s],荷电状态高时车速限值Vh∈[7m/s,15m/s]。Vl选取三个水平:B1=5m/s,B2=7.5m/s,B3=10m/s;Vh选取三个水平:C1=7m/s,C2=11m/s,C3=15m/s。
3)根据发动机万有特性图,当发动机关闭转矩系数Toff∈[0.1,0.5]、发动机最低工作转矩系数Tmin∈[0.2,0.8]、发动机最低工作转矩系数Tc∈[10N·m,30N·m]时,发动机工作在高效区域的概率较大。Toff选取三个水平:D1=0.1,D2=0.3,D3=0.5;Tmin选取三个水平:E1=0.2,E2=0.5,E3=0.8;Tc选取三个水平:F1=10N·m,F2=20N·m,F3=30N·m。
综上可得表8-2所示的正交优化设计因素水平表。
表8-2 正交优化设计因素水平表
在不考虑试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的情况下,根据所确定的具有3个水平的6个因素及3个试验指标,选择L18(37)正交表为多指标正交优化试验方案。在UDDS市区循环工况下对系统进行仿真,仿真方案及结果见表8-3。
表8-3 正交优化仿真试验方案表及指标统计值
对指标的试验结果运用直观分析法进行分析,直观分析结果见表8-4,各指标效应曲线如图8-1所示,观察这些数据可知:(www.xing528.com)
1)由表8-4及图8-1中的燃油消耗效应曲线可知,试验因素对混合动力汽车燃油消耗的影响大小依次是:D>E>A>G>B>F>C,最优组合为A3B2C2D1E3F2。由于Vl、Tc及Vh的极差值都小于误差,因此认为其对混合动力汽车油耗影响不显著。
2)由表8-4及图8-1中的CO排量效应曲线可知,试验因素对混合动力汽车CO排放的影响大小依次是:F>D>E>G>C>B>A,最优组合为A1B2C1D1E3F1。Vh、Vl以及电池荷电状态上下限值的极差值都小于误差,因此认为其对混合动力汽车CO排放影响不显著。
3)由表8-4及图8-1中的HC与NOx总排量效应曲线可知,试验因素对混合动力汽车的HC与NOx总排量的影响大小依次是:F>E>D>G>C>A>B,最优组合为A3B1C1,2D1E1F3。Vh、电池荷电状态上下限值及车速Vl的极差值都小于误差,因此认为其对混合动力汽车HC与NOx总排量影响不显著。
综合上述三点结论可知:参数V1与Vh对指标燃油消耗、CO排放、HC与NOx总排量影响不显著,可以不作为主要的优化对象。
表8-4 直观分析表
图8-1 指标效应曲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