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分的起源及传统庆祝方式

春分的起源及传统庆祝方式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清代春分前后,宫中祠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

春分的起源及传统庆祝方式

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曰:“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曰:“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代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宫中祠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www.xing528.com)

民间活动上,一般算作踏青的正式开始。活动有:(一)放风筝妇女小孩放风筝。并在风筝上写祝福希望天上神看到。(二)簪花喝酒:无论男女老少都簪花。(三)野外挑野菜:朱淑真的《春日杂书十首》有“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挑菜没心情”的词句。饮食方面,则有春菜、春汤、春酒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