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测量工技能:裂缝观测的要求

测量工技能:裂缝观测的要求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条裂缝至少应布设两组观测标志,一组在裂缝最宽处,另一组在裂缝末端。每组标志由裂缝两侧各一个标志组成。裂缝观测标志,应具有可供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心。使用专用仪器设备观测的标志,可按具体要求另行设计。裂缝观测的周期应视其裂缝变化速度而定。当发现裂缝加大时,应增加观测次数,直至几天或逐日一次的连续观测。2)裂缝观测成果表。4)当建筑物裂缝和基础沉降同时观测时,可选择典型剖面绘制两者的关系曲线。

测量工技能:裂缝观测的要求

(1)裂缝观测应测定建筑物上的裂缝分布位置,裂缝的走向、长度、宽度及其变化程度。观测的裂缝数量视需要而定,主要的或变化的裂缝应进行观测。

(2)对需要观测的裂缝应统一进行编号。每条裂缝至少应布设两组观测标志,一组在裂缝最宽处,另一组在裂缝末端。每组标志由裂缝两侧各一个标志组成。

(3)裂缝观测标志,应具有可供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心。观测期较长时,可采用镶嵌或埋入墙面的金属标志、金属杆标志或楔形板标志;观测期较短或要求不高时可采用油漆平行线标志或用建筑胶粘贴的金属片标志。要求较高、需要测出裂缝纵横向变化值时,可采用坐标方格网板标志。使用专用仪器设备观测的标志,可按具体要求另行设计。

(4)对于数量不多,易于量测的裂缝,可视标志形式不同,用比例尺、小钢直尺游标卡尺等工具定期量出标志间距离求得裂缝变位值,或用方格网板定期读取“坐标差”计算裂缝变化值;对于较大面积且不便于人工量测的众多裂缝宜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当需连续监测裂缝变化时,还可采用测缝计或传感器自动测记方法观测。

(5)裂缝观测的周期应视其裂缝变化速度而定。通常开始可半月测一次,以后一月左右测一次。当发现裂缝加大时,应增加观测次数,直至几天或逐日一次的连续观测。

(6)裂缝观测中,裂缝宽度数据应量取至0.1mm,每次观测应绘出裂缝的位置、形态和尺寸,注明日期,附必要的照片资料。

(7)观测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图6-33):

1)裂缝分布位置图。

2)裂缝观测成果表。(www.xing528.com)

3)观测成果分析说明资料。

4)当建筑物裂缝和基础沉降同时观测时,可选择典型剖面绘制两者的关系曲线。

978-7-111-53543-0-Chapter06-41.jpg

图6-33 观测成果

本章小结及综述

1.为保证建筑物的施工、使用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以及为建筑物的设计、施工、管理及科学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在建筑物施工和运行期间,需要对建筑物的稳定性进行观测,即为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建筑物变形观测主要包括建筑物沉降观测、建筑物倾斜观测、建筑物位移观测和建筑物裂缝观测等。

2.变形观测的任务是周期性地对布设在建筑物各部位的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从历次观测的结果中,求得观测点随时间发展的变化情况。依据建筑物的性质、使用情况、周围环境以及对观测精度的要求来选定具体方法。

3.建筑变形观测的方案,通常是在建筑物的设计阶段,在建筑物地基负载性能试验和研究自然因素对建筑物变形影响的同时,将其作为建筑物的一项设计内容予以制订的。即在施工时就应将其观测标志和设备埋置在设计位置上,从建筑物施工时即开始观测,一直持续到建筑物完全稳定、不再变形为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