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现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现职业生涯规划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除考虑专业因素外,也将一些非专业因素考虑在范围之内。可见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普遍提高了。但目前来讲,我国大学的职业规划指导多停留在浅层次上,且职业素养观念落后于市场需求。部分学校虽然尝试进行了一些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却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市场现状脱节严重。而未来三年,中国有1100万至1200万名大学生毕业。

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现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因此,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同时,更要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就目前而言,随着高等教育的位置逐步向社会重心移动,大学的功能也从专业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视大学为富国之本,因为它们确立了民主社会的价值标准,培养出能够管理国家的有教养的公民。当前,人们对大学的功能有一基本共识,即大学负有教学、培养人才、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责,其中教学、培养人才的功能是其首要内容,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其衍生功能。所以,无论研究性还是教学型的大学,都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主体功能,而人才的价值实践又必须通过研究与社会服务来履行。研究和社会服务都涉及职业问题,胜任工作的前提是人才具备合格的职业素养基础、职业心态和职业技能。从人才战略角度考虑,对人才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培养。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必须在职业水平的考核中达到优良以上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大学的研究与社会服务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但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求职就业状况的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除考虑专业因素外,也将一些非专业因素考虑在范围之内。这些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非专业因素集中表现为就业观念、品格、能力和非专业知识等,其中品格是核心因素。可见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普遍提高了。这就需要大学制度化的职业规划指导与专业的职业素养培养。但目前来讲,我国大学的职业规划指导多停留在浅层次上,且职业素养观念落后于市场需求。这就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诸多盲目就业、缺乏自信、专业特色与用人单位要求脱节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症结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业观念落后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一个人获得成功、成就、升迁等,85%取决于这个人的心态,15%由人的专门技术所决定。这意味着我们花费90%的教育时间与金钱来学习掌控15%的成功机会,而仅用10%的教育时间与金钱来掌握85%的成功机会。因此,美国心理学会之父威廉·詹姆士说:“这一时代最重大的发现,是我们可以改变心态而改变生活。”

在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上,可以说一些不良心理和就业心态的存在是阻碍大学生获得良好就业机会的根源。例如功利心理,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过分看重眼前利益,缺乏对于职业生涯总体的规划。在择业时往往过分讲究实惠,向往大城市、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或者是福利待遇好的机关单位,而对于偏远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往往不予考虑。这种就业观念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是我们必须摒弃的。再如,部分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但由于缺乏信心,过于自卑和怯懦,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面对激烈的竞争他们更多地表现出一种畏首畏尾、缺乏自信的状态,从而错过了许多良好的就业机会。而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新一代大学生,由于受到时代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还会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良就业心态,这些都使很多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问题。因此,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才是当代大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路径,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正确的就业观念才能少走弯路,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

因此,大学生要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一方面在求职过程中应端正就业心态,积极获取最新的就业信息;另一方面应加强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隐性职业素养的认知。在学好专业课的前提下,注重培养职业素养,着重了解职业道德、职业作风等问题对企业、行业、他人和自己的重要意义,逐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避免由于职业道德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缺失而错过就业的机会。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获得良好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

(二)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

大学人才培养机制不合理,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当前,我国虽然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但人才培养还停留在与计划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就业供给导向型上,未能向适应市场体制的劳动就业需求导向型转化,这种观念与体制的滞后,必然影响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造成大学生素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部分学校虽然尝试进行了一些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却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与市场现状脱节严重。(www.xing528.com)

2010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指出,仅10%的中国大学生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发生脱节。该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迅猛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跨国企业却是人才难求。根据麦肯锡公司的调查,未来3年大中型跨国公司在中国需要人才七八十万人,如果算上所有外资企业和优秀的中国公司,需要二三百万人。而未来三年,中国有1100万至1200万名大学生毕业。然而这些大学生仅有10%符合跨国公司的人才要求。

这些数据再次证明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不尽相符,学生缺乏创造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人才培养等方面主要依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计划和规定,没有真正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出发,专业设置不尽合理,甚至有些就业面狭窄的专业招生规模过大,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轻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适应社会需求,提高高校供给的有效性,是高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改革的出发点。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显现出来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专业供过于求的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根据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而出现的综合化、整体化趋势,不少高校逐步认识到拓宽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如果在拓宽基础知识方面只注重学生知识量上的增加,单纯的增加课程学时,不注重质的提高,即克服传统教育中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只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最终培养出来的必定是缺乏创造性的人才。而好的出路则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让大学生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进入岗位或参加科研,在学习、实践和研究相结合的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生可通过参与老师的专题研究等方式,培养创新能力。学校也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加生产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学会主动地、创造性地在实践中学习,在参与产学研结合体或科研院所的科研实践中获取创新能力。

因此,高校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上,更应注重结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即具有“一专多能”或“博学专精”知识结构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并在将来的就业岗位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进一步促进这些知识的应用,使国家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从长远角度考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三)人才评估机制不合理

1999年的大学扩招,堪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当时,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高中毕业生千军万马挤上高考独木桥,竞争异常激烈,给学生带来的课业负担也是异常沉重的,由此人们从批评片面追求升学率到抨击应试教育。在此环境下,大学扩招被看成一剂良方,掀开了中国教育新的一页。时至今日,虽然大学扩招对提升国民素质,加速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进而增强我国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当前高校人才评估机制仍然停留在计划体制下的精英评估模式上,而与市场相脱节。目前大学工作评估仍然停留于占少部分比例的精英学生身上,而忽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以牺牲大部分普通学生的发展来实现大学教育的规模效应。

精英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都是单纯以就业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工资待遇作为择业标准,由于自身条件的优越在就业上倾向于大城市、大企业和高工资、高待遇,就业期望值太高,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要解决高校“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些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全社会都必须关注的问题,因为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为此在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急需政府发挥宏观管理作用,弥补市场失灵,建立起大学教育主动适应于社会发展需要的调整机制,按照科学的办学规律搞好大学教育与建设。只有政府与高校在大学生教育体制上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和适应激烈就业环境的高质量毕业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