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今天,我们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所需。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
2.掌握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理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导图
精选案例1
扫一扫 学一学
古往今来,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古圣先贤们无不极为重视道德的修养和人格的锻造提升,形成了现在重精神、重人格修养的传统。公元399年,晋安帝在位的时候,爆发了孙恩领导的农民起义。在这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在柴桑地方,有一个出名的诗人,名叫陶潜,又名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做过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了陶渊明一代,家境已经很贫寒了。陶渊明从小喜欢读书,家境虽然贫穷,但他还是照样读书作诗,自得其乐。
后来,陶渊明日益贫困,靠自己耕种田地,也养不活一家老少。亲戚朋友劝他出去谋一官半职,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个名将后代,又有文才,就推荐他在刘裕手下做了个参军。但是过了不多久,他就看出当时的官员将军互相倾轧,便心生厌烦,又要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在今江西省)当县令。 当时做个县令,官俸是不高的。陶渊明一不会搜刮,二不懂贪污,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是比起他在柴桑家里过的穷日子,当然要好一些。
在那年冬天,郡里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县吏看到陶渊明还穿着平时的衣服,觉得有失体统,以免被督邮抓住把柄、大做文章,建议他换上官服,并束上大带。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无可忍。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80多天县令的彭泽。从此,不为五斗米折腰传为佳谈。
从那以后,他下决心隐居过日子,空下来就写了许多诗歌文章,来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陶渊明写的那个世外桃源,在当时的社会里是不会有的。但是他在文章里描绘的那种人人劳动,个个过着富裕、安定生活的图景,反映了在当时黑暗动荡时代的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所以,《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后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其为“靖节”,后世称“靖节先生”。
(资料来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超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案例,2018)
基本知识点
古圣先贤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物质生活固然为人所必需,但如果只沉溺于物欲而不能自拔,则无异于禽兽。基于对精神生活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古人在义利观上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先义后利,在理欲观上主张导欲、节欲,强调用道德理性和精神品格对欲望进行引导和控制,时刻对私欲、物欲保持警惕。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
思考
陶渊明的故事能够给大学生带来怎样的启迪?
精选案例2
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头顶蓝天、脚踏荒原,满怀爱国豪情,一举甩掉了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创造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讲解员向游人的介绍,正是当时石油工人的真实写照。
头戴前进帽、身穿羊皮袄,手握刹把,目光刚毅,巍然挺立。记者走进坐落在黑龙江省大庆市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铁人巨幅花岗岩雕像首先映入眼帘。讲解员告诉记者,这一经典形象已成为铁人精神的标志。
1923年10月8日,王进喜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市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50年,王进喜进入玉门油矿,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开始投身于祖国的石油事业。
1956年4月29日,王进喜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不久,担任“贝乌五”钻井队队长。1958年9月,王进喜带队创造了月进5 009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他所在的钻井队也被誉为“钢铁钻井队”。
1960年2月,中共中央批准了原石油工业部关于组织大庆石油会战的报告,集中玉门、四川、新疆、青海等各石油厂、矿以及院校、科研部门共37个单位的精兵强将齐聚大庆。
3月25日,王进喜带领钻井队到达大庆。下了火车,他先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4月2日,钻机终于到了。可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一套钻井设备总重60多吨,在玉门拆散搬家,需要吊车、拖拉机各4部、大型载重汽车10辆。然而,刚组建的萨中探区吊运设备非常少。王进喜告诉工人们:“我们绝对不能等,就是人拉肩扛也要把钻机全都拉上井场。”
一场人与钢铁、力量与困难的较量开始了。三天三夜,王进喜带领队友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硬是靠双手和双肩把钻机卸下火车,装上汽车,搬运到井场并安装就位。
在人拉肩扛过程中,王进喜和几个司钻轮流喊着号子来鼓舞全队士气。他们喊出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的豪迈口号。
在搬运中,王进喜被砸伤了右腿,可他不顾伤痛继续指挥。4月29日,他带伤参加了万人誓师大会。(www.xing528.com)
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钻至700米浅气层时,突然发生井喷,如果不及时制止,就可能井毁人亡。
压井需要重晶石粉,可是现场没有。王进喜当机立断决定加水泥来提高泥浆比重,可水泥加进去就沉了底,不能融合。见此情况,王进喜穿着工服、拖着一条伤腿纵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
1963年11月17日,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中国石油基本实现自给。新中国石油工业由此进入一个新纪元。
“我是个普通工人,没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在铁人纪念馆里可以看到王进喜的一页学习笔记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铁人王进喜在石油大会战中发出的钢铁誓言,浓缩了铁人的终生实践和伟大人生。
(资料来源:董宝森.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新华网,2019.1.15)
基本知识点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浸透着中国人民的辛勤汗水,蕴含着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
思考
你所了解的中国精神还有哪些?他们分别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优良传统?
精选案例3
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
——追记“时代楷模”南仁东
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随着“天眼”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
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1993年的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电磁信号。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
“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呢?在“天眼”馈源支撑系统高级工程师杨清阁的印象里,这个工程大到“漫山遍野”。这又是一个多细的工程呢?“600多米尺度的结构,馈源接收机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度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杨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
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我得回国。”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24年,8 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调试期的“天眼”已经一口气发现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观测“利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天眼”与“天宫”、“蛟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
南仁东来不及目睹,但他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资料来源:陈芳,董瑞丰,刘宏宇.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追记“时代楷模”南仁东.新华网,2017.11.18)
基本知识点
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立足新的时代条件,赋予中华民族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思考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