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置要求
在高层建筑中,虽然设置了足够数量的电梯,但楼梯配合电梯作为竖向交通工具也是不可缺少的,它对于下面几层用户和层间用户的短距离联系以及在非常情况下(如火灾)的安全紧急疏散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楼梯的位置和数量以及安全问题,在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有许多特殊问题必须统一考虑。首先,要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的要求,楼梯作为电梯的辅助竖向交通工具,应与电梯有机配合,相互补充。因此,楼梯应尽量与一部电梯靠在一起,其布置方式如图9-57所示。
(a)直升机停机坪的一般规定;(b)灯光设置
图9-57 楼梯的布置方式
(a)楼梯布置在电梯对面;(b)楼梯环绕电梯井;(c)楼梯布置在电梯的背面和侧面;(d)楼梯的休息平台和电梯厅结合
2.安全疏散设计
为保证高层民用建筑在正常情况下和非正常情况下的使用要求,高层民用建筑系统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应注意每部楼梯服务的面积及两部楼梯距离的设置,具体来说,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而最大距离应根据建筑物类别区别对待。表9-5为《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版)对安全疏散距离的规定。
表9-5 高层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
3.疏散楼梯的设置
疏散楼梯是在发生火灾时,电梯停止使用的紧急情况下最主要的竖向安全疏散通道。因此,其位置除应符合安全疏散距离的规定,也应与人在火灾发生后可能选择的疏散方向一致。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根据楼梯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防烟楼梯间、封闭楼梯间和剪刀楼梯间等。
(1)疏散楼梯间布置方式及基本要求。
疏散楼梯间的位置宜靠外墙设置,并应接近电梯厅。因为人们在紧急情况下,首先选择自己习惯经常使用的方向和路线,因此有利于疏散。高层建筑应采用双向疏散的方式,因此疏散楼梯宜位于标准层两端,在一个方向疏散受阻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折回向另一个方向疏散。
疏散楼梯在竖向及各层的位置应不变,应能上能下,且底层有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入口,疏散楼梯宜直通屋顶。万一下面火势蔓延,可上屋顶等待直升机或消防人员援救。
(2)疏散楼梯间设计要求。
①防烟楼梯间的设计要求。
防烟楼梯间是指在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防烟前室或阳台、凹廊等设施,能够有效阻止烟气进入的楼梯间。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以及建筑高度大于33m的居住建筑,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a.楼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或阳台、凹廊等,如图9-58所示。(www.xing528.com)
图9-58 楼梯间入口
b.前室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m,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若与消防电梯合用则不应小于10m2(公共建筑)和6m2(居住建筑)。
c.楼梯间的前室应设防烟、排烟设施。
d.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应开向疏散方向。
防烟楼梯间实例如图9-59所示。
图9-59 防烟楼梯间实例
(a)公共建筑的防烟楼梯间;(b)住宅建筑的防烟楼梯间
②封闭楼梯间的设计要求。
封闭楼梯间是四面有墙、通过防火门进入的楼梯间。这种楼梯间隔烟阻火的效果比防烟楼梯间差。高层建筑裙房和建筑高度不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1m、不大于33m的居住建筑应设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以利排烟。当不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当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要出口时,若做成封闭楼梯间影响首层大厅空间处理,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防火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③剪刀楼梯间的设计要求。
剪刀楼梯间是在同一楼梯间设置一对相互重叠又互不相通的两个楼梯,如图9-60所示,楼层之间的梯段为单跑直梯段。剪刀楼梯的特点是在同一楼梯间内具有两条垂直方向的疏散通道,在平面设计中既能节约空间又能达到双向疏散的作用。
图9-60 剪刀楼梯间
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当分散设置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户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的距离不大于10m时,可设置剪刀楼梯间。剪刀楼梯间应满足以下要求。
a.剪刀楼梯间应按防烟楼梯间要求设置,两梯段之间应通过防火隔墙分隔,保持两条疏散通道成为各自独立的空间。
b.高层公共建筑的剪刀楼梯间,其前室应分别设置。
c.高层居住建筑采用剪刀楼梯间时,其前室不宜共用,共用时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m2;楼梯间的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的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0m2,且短边不应小于2.4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