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卷材防水屋面构造

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卷材防水屋面构造

更新时间:2025-01-1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图1.2卷材防水屋面檐口1—密封材料;2—卷材防水层;3—鹰嘴;4—滴水槽;5—保温层;6—金属压条;7—水泥钉图1.3卷材、涂膜防水屋面檐沟1—防水层;2—附加层;3—密封材料;4—水泥钉;5—金属压条;6—保护层3)女儿墙女儿墙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女儿墙压顶可采用混凝土或金属制品。

屋面的基本构造层次宜符合表1.2 的要求。

表1.2 屋面的基本构造层次

1)檐口

卷材防水屋面中采用空铺、点粘、条粘工艺粘贴的卷材,其檐口端部800 mm 范围内的卷材应满粘,卷材收头应采用金属压条钉压牢固,并用密封材料进行密封处理,其钉距宜为500~800 mm,以防止卷材防水层的收头翘边或被风揭起。 从防水层收头向外的檐口上端、外檐至檐口的下部,均应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铺抹,以提高檐口的防水能力。 檐口做法属于无组织排水,由于檐口雨水的冲刷量大,为防止雨水沿檐口下端流向外墙,檐口下端应做鹰嘴和滴水槽,见图1.2。

2)檐沟和天沟

卷材或涂膜防水屋面(见图1.3)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檐沟和天沟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伸入屋面的宽度不应小于250 mm。

②檐沟防水层和附加层应由沟底翻上至外侧顶部,卷材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

③檐沟外侧下端应做鹰嘴或滴水槽。

④檐沟外侧高于屋面结构板时,应设置溢水口。

图1.2 卷材防水屋面檐口

1—密封材料;2—卷材防水层;3—鹰嘴;4—滴水槽;5—保温层;6—金属压条;7—水泥钉

图1.3 卷材、涂膜防水屋面檐沟

1—防水层;2—附加层;3—密封材料;4—水泥钉;5—金属压条;6—保护层

3)女儿墙

女儿墙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女儿墙压顶可采用混凝土或金属制品。 压顶向内排水坡度不应小于5%,压顶内侧下端应做滴水处理。

②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均不应小于250 mm。

③低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可直接铺贴或涂刷至压顶下,卷材收头应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涂刷多遍,见图1.4。

④高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 mm,防水层收头应符合女儿墙防水构造③的规定;泛水上部的墙体应做防水处理,见图1.5。

图1.4 低女儿墙

1—防水层;2—附加层;3—密封材料;4—金属压条;5—水泥钉;6—压顶

图1.5 高女儿墙

1—防水层;2—附加层;3—密封材料;4—金属盖板;5—保护层;6—金属压条;7—水泥钉

⑤女儿墙泛水处的防水层表面,宜采用涂刷浅色涂料或浇筑细石混凝土保护。

4)山墙的防水构造

山墙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山墙压顶可采用混凝土或金属制品。 压顶应向内排水,坡度不应小于5% ,压顶内侧下端应做滴水处理。

②山墙泛水处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均不应小于250 mm。

5)水落口

重力式排水的水落口分为直式水落口和横式水落口(见图1.6 和图1.7),其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图1.6 直式水落口

1—防水层;2—附加层;3—水落斗

图1.7 横式水落口

1—水落斗;2—防水层;3—附加层;4—密封材料;5—水泥钉

①水落口可采用塑料或金属制品,水落口的金属配件均应做防锈处理。

②水落口杯应牢固地固定在承重结构上,其埋设标高应根据附加层的厚度及排水坡度加大的尺寸来确定。(www.xing528.com)

③水落口周围直径500 mm 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防水层下应增设涂膜附加层。

④防水层和附加层伸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50 mm,并应黏结牢固。

虹吸式排水具有排水速度快、汇水面积大的特点,落水口部位的防水构造和部件都有相应的系统要求,防水构造应进行专项设计。

6)变形缝

变形缝分为等高变形缝和高低跨变形缝。 变形缝的防水构造应能保证防水设防具有适应足够的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变形缝的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变形缝泛水处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不应小于250 mm;防水层应铺贴或涂刷至泛水墙的顶部。

②变形缝内应预填不燃保温材料,上部应采用防水卷材封盖,并放置衬垫材料,再在其上干铺一层卷材。

③等高变形缝顶部宜加扣混凝土或金属盖板,见图1.8。

④高低跨变形缝在立墙泛水处,应采用有足够变形能力的材料和构造做密封处理,见图1.9。

高低跨变形缝的附加层和防水层在高跨墙上的收头应固定牢固、密封严密,然后再在上部用固定牢固的金属盖板进行保护。

图1.8 等高变形缝

1—卷材封盖;2—混凝土盖板;3—衬垫材料;4—附加层;5—不燃保温材料;6—防水层

图1.9 高低跨变形缝

1—卷材封盖;2—不燃保温材料;3—金属盖板;4—附加层;5—防水层

7)伸出屋面管道

伸出屋面的管道(见图1.10),其防水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 mm 的排水坡。

②管道泛水处的防水层下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均不应小于250 mm。

③管道泛水处的防水层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 mm。

④卷材收头应用金属箍紧固和用密封材料封严,涂膜收头应用防水涂料涂刷多遍。

图1.10 伸出屋面管道

1—细石混凝土;2—卷材防水层;3—附加层;4—密封材料;5—金属箍

8)垂直出入口

屋面的垂直出入口泛水处应增设附加层,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的宽度均不应小于250 mm。 防水层收头应在混凝土压顶圈下,见图1.11。

图1.11 垂直出入口

1—混凝土压顶圈;2—上人孔盖;3—防水层;4—附加层

9)水平出入口

屋面的水平出入口泛水处应增设附加层和护墙,附加层在平面和立面上的宽度不应小于250 mm;防水层收头应压在混凝土踏步下,见图1.12。

图1.12 水平出入口

1—防水层;2—附加层;3—踏步;4—护墙;5—防水卷材封盖;6—不燃保温材料

10)反梁过水孔

反梁过水孔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根据排水坡度留设反梁过水孔,图纸上应注明孔底标高。

②反梁过水孔宜采用预埋管道,其管径不得小于75 mm。

③过水孔可采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防水。 预埋管道两端周围与混凝土接触处应留凹槽,并应用密封材料封严。

11)设施基座

①设施基座与结构层相连时,防水层应包裹设施基座的上部,并应在地脚螺栓周围做密封处理。

②在防水层上放置设施时,防水层下应增设卷材附加层,必要时应在其上浇筑厚度不小于50 mm 的细石混凝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