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是大自然景观构成中一个重要因素,它既有静止状态的美,又能显示流动状态的美,因而也是一个最活跃的因素。正如《长物志》“水石”卷总论中,文震亨提出:“石令人古,水令人远。园林水石最不可无。要须回环峭拔,安插得宜。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苍崖碧涧,奔泉泛流,如入深岩绝壑之中,乃为名区胜地。”[47]石令人幽静,水令人旷达。园林中,水、石最不可或缺。上水的峭拔回环,要布局得当,相得益彰。造一山,有壁立千仞之险峻,设一水,具江湖万里之浩渺。加上修竹、古木、怪藤、奇石交错突兀,壁涯深涧,飞泉激流,似入高山深壑之中,如此才算得上名景胜地。中国园林崇尚自然,视山水为园林的灵魂,山与水是园林景观构成必不或缺的要素,是构成自然风景的骨架。一般而言,庭院水体水域面积普遍偏小,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涧、泉、瀑等的艺术缩影。人工理水务必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或利用山石点缀岸、矶,或堆砌岛、堤、架桥等,在有限的空间内呈现人造水景之神功,旨在实现“一勺则江湖万里”之意境。
理水
追求自然意趣的中国传统文人园林中,往往将大面积的水域划分成若干相互连通的小型水体,则可因水的源远流长而产生隐约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给人以深邃藏幽之感。中国园林理水着重取“自然”之意,塑造出湖、池、溪、瀑、泉等多种形式的水体。诚如《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指世间天地万物,无不遵行自然法则规律,无不是得自然本源之功,最终都必然返归于本根。以高度的概括和精辟的语言,“道法自然”深刻揭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精华,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彼此应该互相渗透,才能实现万物和谐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的道家美学观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手法影响深远。
我国古代园林用水,以静态为主,那些临水或绕池而建的园林,都有着清澈如镜的水面,蕴含着静谧、朴实和稳定的美。所谓“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等都是文人对静水的赞美。在园林中以多变的手法处理静水。对于面积有限的小型园林来说,尽量将分散的水流聚集在一起,通过构建曲桥使水域边际或藏或露,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效果。大型私家园林中,一般存在宽广的水域,则应采取分散处理的方式来利用水体,或平矶曲岸,或小岛长堤,将单一的水面划分成一连串既隔又连、层次丰富、主题各异的水景序列。如《长物志》中道:“凿池自亩以及顷,愈广愈胜。最广者,中可置台榭之属,或长堤横隔,……一望无际,乃称巨浸。若需华整,以文石为岸,朱栏回绕,……最广处可置水阁,必如图画中者佳。”[48]根据造园艺术家的审美情趣,人工凿池是园林理水的重要方式。开凿池塘大可纵横数亩至顷,以广阔无垠为最佳。水中可建楼台亭阁,或者长堤横隔,一望无际,堪称浩瀚美景。如果追求华丽风格,可以用文石砌岸,木栏环绕。随水面变化形成若干大大小小的中心,在水域中央可以借助亭台楼阁以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环境,或者构建堤坝以分割水面,各空间环境既自成一体又相互连通。根据园林中水体的不同特征,因地制宜而构造灵活多变的建筑环境景观。在水面开阔宁静处,宜建大体量的亭台水榭;水面狭窄处,则与假山相傍,深邃而富有山林之趣。不同水域以狭长的溪流相连,池岸形态丰富,辅以石矶、草坡、夹涧石谷等,在水面转折处设小岛或长堤,增加了景物层次感和进深感,顿生“咫尺山林”的景观效果。例如,苏州沧浪亭的“面水轩”(图4-9),是一座四面厅,取杜甫著名诗句“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而得名。面水轩傍水而筑,北面假山壁立,下临清池;南面接沧浪亭,古木层峰相互掩映,是品玩赏景的绝佳之地。苏州网师园的“濯缨水阁”,纤巧柔美,基部全用石梁柱架空,宛若浮于水面。“濯缨”取自《孟子》“……‘沧浪水之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这座水榭,位于水池的西南角,临槛垂钓,依栏观鱼,享受沧浪水清之美,俗尘尽涤之乐。在这样的园林之中,建筑或环绕水边,或跨越水面,或凌驾于水际,园林的意境之美尽在这一湾池水之中。
园林中湍急的流水、狂泻的瀑布、奔腾的跌水和飞涌的喷泉,则形成动态感很强的水体,给整个园林带来活跃气氛和勃勃生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能流转的活水,才能给园林带来生气;只有富有生命力的水,才能栩栩如生地映衬出园林景色。为此,计成在《园冶》中指出:造园在初创阶段就要“立基先究源头,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文震亨也在《长物志》中提及:“引泉脉者更佳,忌方圆八角诸式。”理水讲究“疏源之去由,察水之来历”,“引泉脉者更佳”,旨在以水为媒介,联系协调各种园林景观要素。利用山势造就溪流与涧水,可以做成各种形式的瀑布、涌泉,创建一种流动的水景。《长物志》中曾有记载:“山居引泉,从高而下,为瀑布稍易,……亦有蓄水于山顶,客至去闸,水从空直注者。”动水“尤宜竹间松下,青葱掩映,更可自观”,讲究土、石、草等相互结合,交替变化,大小错落,凹凸相间,起伏自然,纹理协调,切忌人工痕迹过重,崇尚自然古雅为美。
图4-9 苏州沧浪亭的“面水轩”
构景
在建筑与水体景观构成中,不同的水体环境构成建筑与水体的多样组合,从而创造丰富的建筑构景方式。根据园林建筑构景中不同的环境构思,应用水体的“可塑性”组合,创造出空间多变、独具匠心的建筑环境景观。文震亨《长物志》道:“阶前石畔凿一小池,必须胡石四周,泉清可见底。中畜朱鱼、翠藻,游泳可玩。四周树野藤、细竹,能掘地稍深……”,“……池旁植垂柳,忌桃杏间种。中蓄凫雁,须十数为群,方有生意”。[49]以水池为中心,辅以溪涧、水谷、瀑布等,结合地形,环以建筑,配合山石、花木和亭阁形成各种不同景色,是文震亨所推崇的一种造景方式。池水不仅可为园林增色,同时还可畜朱鱼、翠藻、凫雁,展现出富有生命力的气象,这也是园居的一种独特审美感受。如魏公南园,“堂之阳,为广除,前汇一池,池三方皆累石,中蓄朱鱼百许头,有长至二尺者,拊栏而食之,悉聚若缋锦,又若炬火烁目”,锦衣东园水池中“朱鳞数十百头,以饼饵投之,骈聚若唼,波光溶溶,若冶金之露芒颖”,徐锦衣家园中也有“朱鱼有径尺者,鼓鬣自恣”[50]。园林中的水体除了有助于造景,另一项重要职能就是适于“可玩”。张怡曾写诗咏道:“门前流水枕寒山,日日身居山水间。况有扁舟堪载月,塞淇桥畔赤矶湾。”[51]
园中有水,水上架桥,架桥也是有一番讲究,文氏认为:“广池巨浸,须用文石为桥,雕镂云物,极其精工,不可入俗。小溪曲涧,用石子砌者佳,四旁可种绣墩草。”[52]至于游船,也要点缀好:“小船,长丈余,阔三尺许,置于池塘中,或时鼓枻中流,或时系于柳荫曲岸,执竿把钓,弄月吟风。”[53]可见,古代舟楫也是园林必备的风雅物品。文震亨在《长物志》卷九舟车篇总论中曾说:“用之祖远饯进,以畅离情;用之登山临水,以宣幽思;用之访雪载月,以写高韵;或芳辰缀赏,或靓女采莲,或子夜清声,或中流歌舞,皆人生适意之一端也。”如此桥、船的布置格局,既动静调和,又别见风味,使你如同进入画图中。在江南古典园林造景实践中,苏州网师园面积虽小,但其水池、亭阁、轩榭之间的层次分明,可谓江南小园之典范。网师园的平面布局(图4-10)是以水池为中心,亭阁廊榭左右环顾。集虚轩、看松读画轩组成的院落位于池北,环池配以花草树石。轩的东侧临水而筑的是竹外一枝轩,松梅盘曲于槛前,与水池西南角的濯缨水阁遥相呼应,景色分外别致。水阁式建筑“射鸭廊”,与池对面的月到风来亭互为对景,更加增添园景的层次感。水池西面,一亭一廊环池而建,天光山色、廊屋树影倒映池中,再加上山石与花木的点缀,别有一番“月到天心,风来水面”的情趣。由于明净的水面形成园中广阔的空间,能够给人以清澈、幽静、开朗的感觉,再与幽曲的庭院和小景区形成疏与密、开朗和封闭的对比,为山林房屋展开了分外优美的景面,而池周山石、亭榭、桥梁、花木的倒影以及天光云影,碧波游鱼等,都能为园景增添生气。因此环绕水池布置景物和观赏点,已成为中国古典园林中最常见的布景方式。(www.xing528.com)
寄情
钱泳在《履园丛话》中曾说:“造园如作文,必须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54],令人仿佛进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意境。水在造园中具有重要作用,古人营造园林,善于利用自然环境,并加人工雕琢,在自然基础上,理水凿池,从而造出天上人间的美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55],水给人以智慧的启迪,是人类心灵的向往,人类自古喜欢择水而居,纵情山水。我国古代园林中水面面积常常占有很大比例,有“三分水,二分竹,一分屋”的说法。水,无形无色而流动多变,或平静如镜,倒映万物,或潺潺流动,奏琴鸣曲,给有限的实体平添几分无限的虚幻意境。
图4-10 苏州网师园平面布局
古园中动水景虽然较少,但它们特有的动态美却是园景生动的点睛之笔。应不同造园构思需求,艺术家也能创造出活泼的水体。传统园林中的动水,主要是指溪流及泉水、瀑布等,既呈现出水的动态之美,又以水声加强了园林的生气。《长物志》中也曾有记载:“……园林中欲作此,须截竹长短不一,尽承屋溜,暗接藏石罅中,以斧劈石叠高,下作小池承水,置石林立其下,雨中能令飞泉瀑薄,潺湲有声,亦一奇也。”[56]用长短不一的竹子,承接屋檐的流水隐蔽地引入岩石缝隙,并将它垫高,下面凿小池接水,安放一些石头在池子里,利用水源与水面的落差,采取人造瀑布与叠水的方式,展现“引来飞瀑自银河”的磅礴气势。此外,随山石而转的曲溪小涧之水,或潺潺,或汩汩,或呜呜,或叮咚,使人们在游园赏景之余,还能陶醉于自然界的天籁之音。通过强化水“喷、涌、注、流、滴”等一系列动态特征,塑造出生动的园林意境。如济南的趵突泉,泉池约略成方形,广为一亩,周围绕以石栏,泉水从地下溶洞的裂缝中喷涌而出。游人凭栏俯瞰泉池,清澈见底。春夏之交,池水可上涌数尺,水珠回落仿佛细雨沥沥,古人盛赞“喷为大小珠,散作空漾雨”,是古园中闻名遐迩的动水景观。融视、听欣赏为一体,我国古典园林中多栽植大叶植物,逢雨天便可借助听觉变化,以水声之美赋予园林诗的意境。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留听阁内“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以及听雨轩外“雨打芭蕉”的唯美。苏州拙政园的留听阁(图4-11),位于池塘之西,单层楼阁,四周美景一览无余。池塘内种满荷花,该阁故得名于唐代诗人李商隐那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千古绝句。听雨轩(图4-12)则位于拙政园东南部的小院,院内池中植荷花,池边栽芭蕉,突出小院听雨的风景主题。南宋诗人杨万里曾作《秋雨叹》,留下“蕉叶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声”的名句。这院内蕉、荷相映,雨天于轩中可观濛濛雨景,听淅淅雨声,韵味无穷。
图4-11 留听阁
图4-12 听雨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