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助推创业成功

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助推创业成功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学生创业孵化校内基地的工作室模式是指高校结合专业特点,在专业学院、专业研究机构成立工作室,或以科研课题为单位成立工作室,组织学生开展创业演练和创业实践。工作室就是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是当前职业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也是一个成功的国际经验,应该成为我国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校内平台。

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助推创业成功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既要学习创业知识、掌握创业技能,又要进行创业模拟实践。创新创业的“基因”需经过“孵化”,“孵化”的场所可以是课堂、宿舍,或者是实验室、实训中心,以及餐厅门口、体育场馆休息区,或者是学生活动中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政府举办的创业园、科技园、动漫产业园[34]。实践表明,最有效的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它可以分为校内基地和校外基地两大类,按照建设和运作的模式归纳为工作室模式、参赛牵引模式、模拟对抗模式、平台交流模式、项目驱动模式、订单介入模式,构成既结合学校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长效作用的运行机制[35]

一是工作室模式。工作室原来是指艺术家的画室、演唱室、排练室、摄影间等,在创业管理学中是指由一个人、一个机构或几个人、几个机构建立的组织和环境大学生创业孵化校内基地的工作室模式是指高校结合专业特点,在专业学院、专业研究机构成立工作室,或以科研课题为单位成立工作室,组织学生开展创业演练和创业实践。工作室就是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基地。在工作室里,学校免费提供场地,学生在工作室内设计并实施创业项目。工作室模式的学生创业校内孵化基地的运行以产业需求为依据,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和办学条件的实际,以某个专业为平台,独立成立工作室,或以多个专业跨学科联合为平台,设置联合工作室,实行专业、实验室与工作室“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为在校学生搭建校内创业平台,建设一批学生创业的校内基地。这是一种“低成本、高成功”的创业模式。

二是参赛牵引模式。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是当前职业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也是一个成功的国际经验,应该成为我国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校内平台。以参赛为平台建设学生创业校内孵化基地的机制设计,在职业院校以教学管理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为牵头单位,从参赛准备、参赛过程、参赛成果转化为创业项目,其运行机制则表现为:在准备参赛的阶段,通过查阅资料、发放问卷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市场需求的分析能力、创业决策能力;在参赛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的能力,如策划能力、成本知识、物流知识、法律知识、团队精神;在参赛之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创意设计和创新产品进一步推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

三是模拟对抗模式。现在多数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还处在“纸上谈兵”的阶段。针对这种实际,可采用模拟对抗模式。模拟对抗模式是仿效军事领域沙盘推演、红军—蓝军对抗的做法,以团组织为组织机构,以学生活动中心为平台,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模拟创业,训练大学生创业的“真题实做”能力,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召开设计方案论证会,让一组学生充当“客户”,站在客户的角度,对设计风格、材料工艺、造价成本等提出要求和质疑,而另一组学生以设计者的身份出现,解读设计创意,说服“客户”。

四是平台交流模式。这种模式是鉴于学生经验不足,从业信息积累不够而设计的,其运作机制是职业院校搭建真实或虚拟的服务平台,为学生创业提供交流指导、项目推介服务。通过服务平台,创业专家提供创业咨询和指导,打造网上交易渠道,推出高档次作品。

五是项目驱动模式。教育部设置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各学校设置了一大批创新创业项目,将其作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使之在校内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校内孵化成功之后,待学生毕业时,校内孵化的企业也就成为“毕业企业”,进入社会后,带动更多人就业,让“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落地。

六是订单介入模式。职业院校在校内设立的创业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里,引入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资源,与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的项目对接,请行业、企业、团体、公众给学生“下订单”,在校学生针对企业或公众的需求,发挥自己的才华,研发产品。

【注释】

[1]杜亚丽.关于生态与生态课堂的解读[J].现代教育科学,2009(1):15.

[2]洪郡.“天人合一和谐教学观下的课堂生态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王姣姣.实践与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研究——以六所中小学校为个案[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4]黄远振,陈维振.课堂生态的内涵及研究取向[J].教育科学研究,2008(10):48-50.

[5]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5):34-36.

[6]徐陶,彭文波.课堂生态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0):37-40.

[7]李森.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J].教育研究,2005(10):55-60+79.

[8]徐陶,彭文波.课堂生态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0):37-40.

[9]罗婷.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1.

[10]陈丽.课堂教学环境透视与改进策略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6:11-12.

[11]凌烨丽.高校思想教育生态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23-24.

[12]罗婷.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4.

[13]潘光文.课堂的生态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10-11.

[14]李森,王牧华,张家军.课堂生态论——和谐与创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9-85.(www.xing528.com)

[15]潘光文.课堂的生态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16]潘光文.课堂的生态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17]潘光文.课堂的生态学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4.

[18]时长江,刘彦朝.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意蕴及其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8(24):26-30.

[19]林静涵.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23.

[20]郑崴.学习共同体——文化生态学习环境的理想架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33.

[21]吴今培,李学伟.系统科学发展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2]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23]岳斌,徐建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教育重塑[J].教育探索,2014(2):113-114.

[24]谭英.学生者家庭背景与学业绩相关性实证研究——以湖南某高校为例[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25]张楚廷.论教学环境与课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98-99.

[26]陈巧云.高等院校高效率学习空间的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

[27]李松林.控制与自主——课堂教学的权力品性研究[J].教育学报,2006(6):79.

[28]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3.

[29]沈小碚,吴小蕊.知识教学双向控制系统分析及其构建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4(9):55.

[30]宋永忠.基于大学文化视角的高校内涵式发展探析[M]//大学文化与大学之道: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1]JOYCE M,JAN F,GINNY H.课堂管理要素[M].赵丽,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73.

[32]程晓樵.课堂互动中的机会均等[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88.

[33]聂风华,钟晓流,宋述强.智慧教室:概念特征、系统模型与建设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7):5-8.

[34]黎博,张川,黄德林.“四结合”构建高校双创孵化基地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14):61-63.

[35]代君,张丽芬.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模式[J].江西社会科学,2014,34(11):248-2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