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制度是在课堂内部用于规范和引导师生所开展的各种活动及其有效协调相互之间关系的各种规则。任何一所学校,不仅要重视发挥课堂制度的规范作用,更要深入挖掘它的引导价值,使其在规训学生良好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课堂制度生态是指在课堂制度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为了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自觉将学校对课堂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对学生行为的共性要求通过制度的形式加以体现,当生活在课堂环境中的学生能够表现出与制度相一致的行为时,课堂制度与学生相应行为之间所呈现出的生态关系。它是课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为课堂生态的有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良好的课堂制度生态环境一旦形成,教与学的各项工作就会有章可循、井然有序,师生的行为就会更为理性化、规范化和自觉化。师生便会自觉坚守自身的使命,守护课堂秩序;积极营造并追求卓越的氛围,抵制各种诱惑;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容面对挫折;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思维方式以及维护公正、张扬正气、追求民主的组织环境[30]。共建式高校课堂制度环境的建设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健康发展而服务的。
(1)课堂班级管理制度环境的建设
在工业化时代,人们注重服从、奉献、坚持不懈,而21世纪则更加看重变革、创新、个性和自我控制[31]。任何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规则的约束和引导,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确保学校和班级活动的有序进行,以便顺利实现“育人”的培养目标。课堂生态环境的建设同样需要班级制度的纪律约束和价值引领,需要立足于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与建设,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班级管理中和谐、互助、合作、共享的生态理念,通过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自觉调整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各种活动和交往关系,挖掘全体成员的巨大学习潜能,为课堂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学生的责任感养成,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保证。
一是树立班级制度生态理念,促进学习共同体的健康发展。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采用科层化的管理模式,不同管理部门站在各自管理对象的立场,出台不同的管理制度,各部门间缺乏相互沟通和协作,各自形成独成体系的管理小生态,通过对学校制度—教学制度—课堂制度的完善,确保学校成为一个高度稳定、可以预测的教育组织。这种人才培养制度生态体系的构建,往往忽略了“人”的存在与发展,片面强调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其实质是一种功利性组织的管理行为。规范性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则主要依靠精神的监督手段,如规范的约束、道德的反省、良心的驱使等[32]。课堂的组织属性是规范性组织,对学生的课堂管理是立足于精神手段的监督,通过规范的约束、道德的反省和良心的驱使,使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制度理念,以此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课堂教学改革主张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班级制度生态理念,构建“学生—教师—管理者”的生态逻辑关系,通过制定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共同体协调发展的管理制度,既规范师生教与学的行为,又能陶冶师生的情操,为师生共同体的和谐发展,营造民主、平等、愉悦、宽松的环境氛围,从而形成以人的发展为本、有利于学习共同体健康发展的制度生态环境。
二是重视学习共同体的广泛参与,以期实现自主管理。与以往片面强调课堂中教师或者学生的作用相比,课堂生态对班级管理制度生态的要求更高,其制度规范的确立需要由共同体成员多方面协商和讨论,在达成一致意见的基础上,方可成为班级成员相互约束与发展的规定与程序。在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共同体每个成员的主体地位,树立“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管理核心理念,促成共同体成员之间建立交互对话的关系,让班级中的每位成员都能意识到自己是班级的管理者,是班级管理制度的参与者、设计者、决策者和执行者,改变过去传统课堂一成不变的教师制定、学生执行的专制制度生态。21世纪的教育要求教师不再控制学生而是要教会学生自我控制,课堂气氛应该温暖、友好,教师与学生分享领导权。课堂班级制度环境的建设要尊重共同体成员的意愿,让班级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我管理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主动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识,在共同体规则下逐渐确立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三是明确班级制度生态目标,激发学习共同体的发展潜能。在班级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是该生态系统中居于不同生态位的生态因子,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但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对等、互尊互爱、互信互助、心理相容的生态型师生关系,班级生态系统才能协调发展,不断走向成熟与壮大。课堂生态环境的建设,不仅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对学生强调班级管理制度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还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并重视班级管理制度建设对学习共同体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重视自我管理的意识,在班级建立一种互帮互助、协调共生的平衡关系,逐渐形成学习共同体普遍认可的伦理规范和利他原则。在这种平等愉悦、民主宽松、和谐自主的生态型师生关系下,学生作为班级制度的参与者、制定者和执行者,其主体性、自主性、独立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成员间真挚友好、平等互信的交流,充分地表达自身独特的观点和真实的意愿,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成就感和生命的价值感。在这种课堂范式下,课堂学习共同体中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班级管理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从而迸发出自身内在巨大的潜能。
四是优化内外部生态环境,强化班级管理的制度化。班级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不仅需要建立一个和谐、稳定、平衡、统一的内部生态环境,同时也离不开一个适合其健康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影响班级制度生态协调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虽然社区环境也是该生态系统外部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新建大学校区往往选择在远离市中心的偏远地方,社区对于课堂管理生态系统的作用在逐渐减小。目前,学校制定的管理制度是直接决定班级管理制度生态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班级管理者已经养成了按照学校规章制度管理学生的习惯,完全忽略了班级制度生态系统的发展是由学校、家庭和社区诸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这些环境因素通过复杂的关联相互制约和影响,从而更好地作用于班级制度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均衡发展。因此,共建式高校课堂班级制度环境的建设,不能只强调学校管理制度对于班级制度生态的制约作用,也应该充分体现社会与家庭教育的开放性、深远性和隐含性,能够将外部环境中的“正能量”引入班级管理制度建设中,从而促进班级制度生态系统更加均衡有序地向前发展。(www.xing528.com)
(2)课堂师德规范制度环境的建设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之本在于“师魂”。师德即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之魂,是教师做人从教的基础。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职业院校教师有违师德的新闻事件不断见诸媒体,使本应“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陷入舆论的旋涡。究其根源可以发现,许多师德问题的产生都是制度缺失以及制度执行不力的结果。建设生态化的师德制度,能够实现师德制度与其他教育制度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师德失范的行为。课堂师德制度环境的建设,是在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师德制度自身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将职业院校师德制度建设融合到学校整个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中,遵循整体、全面、协调、动态的生态原则,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使师德制度建设与学校其他管理制度建设有机结合,共同发挥制度对教师师德建设的规范和引领作用。
2018年11月,教育部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教师〔2018〕16号)的同时,印发《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教师〔2018〕17号),分别提出了要怎么做和没做到怎么办。2019年1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推进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2019〕10号),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加大教师权益保护力度,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激励广大教师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是遵循师德建设规律,促进师德长效发展。教师不是“圣人”,师德作为上层建筑,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也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保障,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为广大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生态环境,给予教师合理的人文关怀,使教师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通过获得一定的经济依托,从而降低教师的职业倦怠,增强教师钻研教学、不断进取的激情和动力。师德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某个教师的个体行为,也不能寄托于某一所学校的集体行动,而是需要所有学校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身体力行,以及广大学生的及时监督和提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遵循师德建设规律,统筹规划和整体布局,共同谋求学校师德建设的长效发展,引导教师自觉将外在制度约束转化为内心信仰,形成对师德规范的敬畏之心,自觉履行师德行为规范,坚持底线道德规则与最高伦理准则的统一,形成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浓厚校园氛围;积极探索师德建设的规律,真正把师德建设的具体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师德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发挥师德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师德风尚,自觉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使更多的教师成为学生主动效仿的楷模;加大师德建设经费投入力度,设立师德专项经费和师德建设研修基地,为学校师德建设提供充足的资源和培训保障,使教师能够安心本职工作,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投入教学工作中,实现自身对社会的重要价值。
二是完善师德评价体系,加大监督惩处力度。涵养师德,不仅需要引人向善的政策导向,也离不开政策实施中的制度保障和行政监督。首先,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努力避免制度在教育价值取向上的矛盾和冲突。其次,在教育制度执行过程中要对各种制度一视同仁,并且尽可能对各种管理制度要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与对教师师德修养的评价应遵循不同的内在价值标准,两种评价制度不能相互替代或等同,否则以“硬成绩”取代“软师德”的制度就会造成制度之间的内在矛盾,挫伤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的自觉与努力,继而可能会转向追求显性的可量化的考试成绩,从而造成师德建设的现实困境。在师德建设中,只有条文规定,没有必要的行政监督,只依靠个体的自觉自愿是很难达到师德建设的预期目标的。因此,要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学术研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和文化创新活动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自觉成为文明守法、遵章守纪的模范;要建立完善的师德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和惩处机制,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鼓励教师间、师生间形成良好的互帮互助关系,共同营造美好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要建立完善的教师权益保障机制,明确教师的合法权益,使教师的付出和努力能够得到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使广大教师安心工作,勤于耕耘、乐于奉献;要建立严格规范的一岗双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惩处机制。
三是关注教师合理诉求,强化师德建设落地。师德制度的制定,要切实考量教师实际的生态承载力,要在师德制度本身融入柔性管理,在制度中体现人文情怀。只有教师从情感上、理智上认同师德制度,才能发挥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使教师做出高于师德制度的规范行为。作为师德建设的主体,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任务,在学校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教师的生态承载力为前提,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贴近性和可操作性,关注教师职业发展的合理诉求和价值愿望,找准教师思想转化的共鸣点和切入点,将师德建设工作落地、做实,使“师德至上”的理念转化为教师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广大教师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教师也应时刻铭记,促进教师道德自我的成长是提升教师个体和教师群体职业道德水平的长远路径,立德树人的过程就是一个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师德制度的认同感和自律、自省、自建意识的培养,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正面形象,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做社会道德风尚的示范者、学生良好品行的引领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