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落地实现的主战场,也是教学目标实现和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环境空间。基于横向视角,立足于高校课堂生态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探寻其存在的非生态化问题,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21]。
(1)物质环境审视
课堂教学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教学资源,没有物质生态环境的依托和保障,就无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近年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在课堂物质资源方面不断提高,教室的宽敞度、光线与视野、噪声与听觉、温度与通风、室内物体的颜色、教学设备与装饰等方面,与传统教室相比取得了巨大飞跃,但也存在一些容易忽视的问题。
一是大班额教学和固定的桌椅排列形态带来的非生态化。在职业院校课堂教学中,不同的课堂教学生态类型常常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感受,或生动或沉闷,或融洽或压抑,或轻松或焦虑,或亲近或疏远,这些感受的生成并非源于某个生态因子单独作用的结果,往往是多种生态因子交互作用共同形成的特殊的“生态场”所传达的心理感应,其中教室空间与学生人数的契合度、班级规模的大小、座位编排方式的合理性,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课堂教学深层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职业院校存在着课堂教学空间超载或空间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大多数教室里,桌椅的设计与摆放通常都是最传统的“秧田式”的排列方式,黑板、多媒体屏幕和讲台在教室的前侧,与学生的桌椅相向而立。学生座位被隔成几排、呈纵向排列,横向之间由过道将其分开,所有学生完全面向黑板和讲台。这种固定单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桌椅排列方式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可以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全局意识,便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秩序管理,但也让课堂物质生态环境失衡的问题表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向,这应是课堂教学改革不容忽略的重要问题。
二是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过度依赖导致学习共同体主体地位的丧失。近年来,职业院校办学的硬件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多媒体教学设备几乎进入每间教室和每个课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和主要评价指标。多媒体教学有其自身优势,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直观表现力,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宏观与微观要求的不同,将课堂教学内容涉及的人物、事物、情景、过程等,通过形象、声音、色彩、动态的变化巧妙地呈现在课堂教学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具体事物形象化,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推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认识世界,使教与学活动变得更为直观、简单和轻松,并且可以加快课堂教学进度和节奏,提升每节课的教学容量,有利于顺利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然而,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课堂上离不开之前准备好的PPT,也有些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时,教学容量偏大,教学内容呈现的速度过快,并且基本不发挥实体板书的辅助功效。另外,多媒体教学容易忽视学习共同体的本质特征,导致学习共同体主体地位的丧失,难以体现真正的动态—开放、预设—生成、和谐—共生等生态化特征。
(2)心理环境审视
课堂不仅是一个纯粹的物理空间,同时也是一个由心理参与而又受到环境、文本以及权力共同影响的心理场域。所谓课堂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这个特定的生态场域中,能够对课堂生态主体的心理发挥影响作用的全部因素的总称,既包括能够直接影响师生教与学活动的心理因素,也体现为师生对课堂教学环境因子的整体知觉,尤其是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知觉和情感的归依。按照生态心理学的观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不但存在着物理—化学联系,而且还存在着一种强烈的心理—情感联结。尽管个体的心理具有主观性、内隐性、动态性的特征,但它的形成不是无中生有、自然而生的,是与多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心理因素会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实际教学效能。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课堂心理环境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时的教学态度、情绪情感、言谈举止、教学智慧、人格魅力等。这些生态因子直接影响着教师上课的心理状态和教学水平的完美发挥,更影响着学生的听课质量和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堂心理环境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观念、学习认知和学习行为的自我调控等。这些生态因子直接影响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的情绪情感体验和重视敏感程度,也决定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感投入和接纳程度。目前,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心理生态失衡的现象。(www.xing528.com)
一是师生主体间性关系失衡,课堂学习共同体尚未成熟。课堂是生态主体——师生学习共同体生活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其生命历程中不可或缺的成长载体,更是师生生命交融、心灵对话、理想守望的精神家园。师生关系既是学校生态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课堂生态中最重要的生态构成因子。良好的课堂生态应体现为师生之间学习共同体的关系,即教师和学生都是学生,都是课堂生态的主体,他们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有机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堂生态系统。一旦师生关系发生异化,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角色错位,就会直接导致课堂心理生态环境的失衡。目前,很多职业院校的课堂仍然承袭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变成了容器,变成可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教师越是往容器里装得完全彻底,就越是好教师;学生越是温顺地让自己被灌输,就越是好学生。教师习惯扮演着知识权威和学术专家的角色,常常主宰和控制着整个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处处牵制学生,绑架学生的思维、思考和话语权,无视学生的自我建构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师生之间缺少平等的对话交流,强调的是秩序、规范与控制,关注的是接受、掌握与认同,违背了生态系统相互依存、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原理和规律。
二是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生态环境缺失,学习型组织流于形式。目前,职业院校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和科研压力骤增,许多教师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搞科研、发论文、提高学历、晋升职称等工作,往往忽视了自身专业成长与提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事之间由于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存在着涉及个人切身利益的激烈竞争,形成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通常表现为私人化、封闭化、静态化的特征。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教师们往往习惯于关起门来搞教学,不希望其他人涉足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不愿意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和打搅,喜欢保持自我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大多数教师都会选择依靠个体的主观努力,认真钻研、认真备课,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反思,探寻专业提升的有效路径,很少能够获得来自纵向的上层领导、专家学者,或者是来自横向的同事间的帮助与支持,甚至是来自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启发与鼓励。一些职业院校建立的“学习型组织”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并未在教学管理、教学发展方面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价值。
(3)文化环境审视
顾明远教授曾经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和说明:教育有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中的活水[22]。因此,加强对课堂生态问题的研究,不能仅仅把课堂看作一个价值中立、文化无涉的活动场所,而应重视对课堂文化性格的研究,以弥补在课堂研究中文化缺失的现象。课堂中的文化,如果从文化的广义视角来理解,是指人类后天实践活动中习得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称,包括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如果按照文化的狭义视角来理解,则特指一个受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支配的符号系统,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是一种内隐的文化。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科技现代化的历史转折时期,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结构的转型、国际局势的突变等各种因素,无不对当代教师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和触动,这导致学生群体文化、教师群体文化在不同程度、不同领域中呈现非生态倾向,制约了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学生群体文化生态的失衡。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客体,同时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更是学习共同体中最活跃的生态因子。然而,随着职业院校规模发展,其学生来源也呈多样化状态且良莠不齐,与扩招前学生整体素质相比呈下降趋势,且学生个体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很多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功利主义、现实主义倾向[23],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习惯于作为一个旁观者、边缘人和孤独者存在于教室之中,放弃参与权、发言权和表决权,课堂教学中只需把握教师布置的考试要点并准确记忆即可,不必拥有自己独立而与众不同的思想和见解,更不需要培养对社会现象与问题的批判质疑精神。这种功利性极强的学习态度不仅抑制了学生应有的探索意识和学习乐趣,甚至使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蕴藏的鲜活的生命意义尽失,导致身心发展的不健全和生命质量的非生态。
二是教师群体文化生态的失衡。职业院校的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因其工作具有高深性、复杂性、创造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会形成不同的教师群体文化。尤其是职业院校的教师既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又要兼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随着受教育群体和广大民众对教师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自身意识到的工作压力和责任意识也越来越强,其所形成的群体文化又别具一格。目前,职业院校课堂中的教师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凭借对专业知识的优先占有和特殊的职业地位与从业经验,以自身特殊的方式影响着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格和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权。目前,职业院校的教师投入科研方面的时间精力要比备课、上课花费的时间精力多得多,这又抑制了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积极性与责任感。科研不是因为自己对这方面感兴趣或为了辅助自己课堂教学的需要,而是为了迎合刊物的特点和最新的学术流行趋势,造成教师所谓的“科研教学两张皮”的畸形现状。职业院校的教师要想在尽量短的时间里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快速发展,就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