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打造职业教育智慧教学的课堂生态

如何打造职业教育智慧教学的课堂生态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生态环境是构成课堂生态的基本要素,它是一个合成概念,是相对于课堂生态主体而言的。在不同的语境下,课堂生态环境的内涵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客体性课堂生态环境主要是指那些独立于课堂生态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课堂生态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一些物理因素。通过对这些课堂环境因素所作的整体、系统、全面的分析,以期为共建式职业院校课堂生态建设营造优良的课堂生态环境。

如何打造职业教育智慧教学的课堂生态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或称为主体)而言的所有外在影响因素的总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刻离不开环境的影响,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布朗弗布伦纳(Bronfenbrenner.U.)在《人类发展的生态学》中所阐述的那样,人的发展就是不断生长的机体在他一生中与其所处的环境逐步地相互适应[9]。在自然界,人类以外的其他客体都可以被称为环境,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可以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环境又会以其特殊的方式借助于人的感官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良好的环境对主体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阻碍主体的正常发展。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辞典》《心理学辞典》《教育学辞典》等权威工具书对环境的概念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总结和概括[10],无论从哪个视角去界定环境,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存在的,因中心事物的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环境,环境也会随着中心事物的改变而发生完全的变化。本书所指环境是从教育学视角出发,主要围绕人这个主体,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个体或群体的形成与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的总称。

(1)“环境”与“生态”的异同

在非学术语境下,人们通常认为“环境”与“生态”是一回事,但实际上,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环境是构成生态的基本要素,而生态又是环境建设追求的目标,生态内涵的建立离不开环境,环境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主客体间相互依存、和谐共处的生态关系。区别在于,“环境”强调主体性,是围绕某一主体分析影响此主体的各种客体条件;而“生态”强调联系性,认为任何事物都是整体的一部分,都与整体中的其他因素息息相关、相互生成;“环境”通常具有一维性,是一个现时态考察,强调各要素对环境受体的当前作用和影响;“生态”则具有多维性,属于历时态和同时态的同等考察,强调各要素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就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而言,人处于生态之中,而立于环境之外[11]。正如格罗特费尔蒂认为,“环境”意味着我们人类位于中心,所有非人的物质环绕在我们四周,构成我们的环境;“生态”则意味着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整体化的系统和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密切联系[12]。(www.xing528.com)

(2)课堂生态环境的基本内涵

课堂生态是由课堂生命体之间及其与课堂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关系和状态,主要由课堂生态主体和课堂生态环境两大基本要素组成,通过形成多维复杂的有机生态整体,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课堂生态环境是构成课堂生态的基本要素,它是一个合成概念,是相对于课堂生态主体而言的。在不同的语境下,课堂生态环境的内涵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有学者从与课堂生态主体关系的角度,将课堂生态环境分为三类[13]:客体性课堂生态环境、派生性课堂生态环境和客体性课堂生态主体。客体性课堂生态环境主要是指那些独立于课堂生态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课堂生态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一些物理因素。派生性课堂生态环境是指由课堂生态主体派生而形成的课堂生态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班级里的人际关系、班级学习风气和班级管理制度等因素。客体性课堂生态主体是指作为客体性环境因素而存在的课堂生态主体,主要包括对学生这个课堂生态主体具有影响作用的教师的专业素质、文化修养、个性倾向等因素,以及对教师这个课堂生态主体具有影响作用的学生的家庭背景、知识结构和个性倾向等因素。此类划分方法采用的是最容易让人理解和把握的主客体二分法,即将教师或者学生作为课堂生态的主体,以教师或者学生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其他所有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对教师或者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的因素,都可以统称为课堂生态环境,包括物理的、心理的、制度的等课堂环境因素。还有学者通过对中外学者关于课堂生态环境构成维度视角的具体分析与归纳,结合良好课堂生态建设的现实需要,主张三种课堂生态环境必不可少,即自然物质环境、制度文化环境以及心理精神环境,并指出完善的自然物质环境是良好课堂生态的基础、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制度文化环境是良好课堂生态的保障,积极健康的心理精神环境是良好课堂生态的追求[14]。还有学者进一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对课堂生态环境进行了划分,认为宏观层面的课堂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学校所在社区、班级成员家庭和学校,微观层次的课堂生态环境主要包括教室人工自然环境、班级社会组织和人际心理环境[15]。本书借鉴了诸位学者分析课堂生态环境的视角和划分方法,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课堂生态环境现状,也对制约课堂生态建设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将其概括为课堂物质环境、课堂心理环境和课堂制度环境。同时,将课堂物质环境从课堂自然物理环境、课堂时空环境和课堂教学设施设备环境三个视角进行了具体分析;将课堂心理环境从师生间的心理环境和学生间的心理环境两个视角进行了具体分析;将课堂制度环境从班级管理制度和师德规范制度两个视角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对这些课堂环境因素所作的整体、系统、全面的分析,以期为共建式职业院校课堂生态建设营造优良的课堂生态环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