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推进,而且由于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但是从教学模式的构成因素来说,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有了一些共同的特点。
(1)指向性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都有明确的教学任务,而且都有独特的实施条件和范围,反映了教学活动的具体规律,因此不存在普适性的教学模式。只要教学活动选择和运用得当,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能以好坏来评价。
(2)整体性
作为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统一,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主线,包括了一整套完整的教学结构、运行条件和操作程序,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某种固定的方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按照这个完整的教学程序实施,否则就会影响教学效果。
(3)操作性
作为一种具体化、操作化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教学模式产生于教学实践,是对抽象理论的具体化,也是对教学实践活动的概括化,但又可以指导教学实践,它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程序,一目了然,很容易操作,也很容易被模仿、掌握,但是不能因此而模式化。(www.xing528.com)
(4)简约性
教学模式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对复杂教学现象和教学框架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符号或图像进行概括性的解释或者表达出来的。一般来说,教学模式虽然是通过这种符号、图像或语言对教学的不同环节进行简略的总结,但也能够很好地表达教学程序和教学结构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模式高于教学实践,而且容易传播和交流。
(5)稳定性
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稳定,它是依据一定的理论或思想,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是对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抽象化,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普遍规律,对教学有着普遍的参考作用。因此,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会对教学实践起着长远的指导性作用。但是,这种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这种普适性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对特定教学对象的教学模式选择总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同时,作为一定的社会产物,教学模式总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历史等因素的制约。
(6)灵活性
正如上面所说的,教学模式受制于社会因素的影响,因此,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教学模式一经形成,就形成了基本稳定的教学结构和教学程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它还是会受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政策的影响而不断发生改变,同时也因为教学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课程的特点不同、教学内容的变化、学生特点的异动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从而变得不断充实、丰富。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实施方案,灵活运用,确保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