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就是创生、生长和建构,是教学改革提倡的,同预设相对应的教学观。生成教学观是生成性思维方式支配下的一种教学形态。生成性教学思维是一种虽有框架却非凝固化的,善于捕捉变革中出现的事物,敏锐判断其具有的整体性价值,进而修正原有理论框架的思维模式。传统教学过分注重预设和依赖预设性思维方式而受到批判,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的过程,教师是一个领导者,更是学习团体中的平等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生成性教学思维具有差异性、相对性、多元性、不确定性、创造性等特点,是现代哲学转向的整体思维特征,生成性思维方式已经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学活动中呈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1)从教学目标上看
生成性教学思维认为,教学就是学生个体文化世界同教学文化环境、文化情境互动交融建构的活动,教学难以在事先就确定一些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所有学生也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和鲜活的个性。因而,不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活动结束后要达到的结果,关注的是学生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的种种表现,注重学生主体性、创造性、个性的充分展现。同时,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和种种际遇的特殊性,教学目标也是不断调整变化的,并不存在统一的、恒定的教学目标。
(2)从教学内容上看
生成性教学思维不仅仅关注知识、技能,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教学内容不再是机械的、价值中立、缺乏生命活力的强加物,教学过程中偶发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都有可能生成为生动精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并非一经确定就永恒不变,而是随着教育教学的种种际遇不断变化,原有的教学内容会被生成为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中的各种教学现象、教学事件都有可能被生成为活生生的教学内容。因此,生成性教学思维寻求一种生命的表达、一种主体的呼唤、一种意义的阐释、一种价值的建构,关照学生主体生命意义和价值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过程。(www.xing528.com)
(3)从教学过程上看
生成性教学思维把教学过程看作全部的生命意义所在,生命在教学过程中被赋予价值与意义,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完成一种生存过程而不在于实现一种教学过程外在的、已有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预定。生成性教学思维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事件、具体的教学文化情境,注重学生主体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认识和反应,充分肯定学生生命个体在参与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因此,教学过程就是教师主体对学生主体的主导、学生主体对教师主体的接受与超越的交互作用过程,其结果是使学生在掌握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实现自身全面发展。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师应该充分注意这一点,让学生主动、积极、充分地参与课堂教学,使其主体性充分彰显,进而实现超越性的生命生成与人格发展。
(4)从教学评价上看
生成性教学思维强调教学评价要跟随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重要手段,突出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意义。关注表现性教学目标,评价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情境中的具体表现出发,对学生更多地采取个体参照评价法,关怀学生成长的经历性、过程性、特殊性,使学生的生命发展成为可能。因此,不仅要关注教学结果的量化评价,更应该关注学生个体在具体教学情境中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质性因素的生成。也就是说,应该重视生成性资源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强调以学生的生命生成和个性成长为教学评价的中心,将完整的、个性化的、生命生成的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并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由人格的充分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