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受制于技术的水平,线上虚拟空间与线下实体空间具有明显的边界,即笔记本、平台、智能手机等设备的界面。线上和线下具有强依赖关系——线上带动线下,线上空间处于主体地位,属于典型的基于O2O(Online To Offline)架构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主要发生在线下空间,线上空间的职责主要是“分流”,典型的教学模式是翻转学习和创客学习。翻转学习将知识传授由课上前移至课前,将知识内化由课后前移至课上,实现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的转置,平台会将学生课前的自学情况自动记录分析并反馈给教师,教师据此决定需要教哪些内容、重点关注哪些学生。同样,在创客学习中,学生在线上认领任务、组队分配任务、发布任务进展状态、发起异步讨论,在线下按照任务动手实践,接受教师或专家的操作指导[19]。
相比之下,基于OAO(Online And Offline)架构的学习环境,线上空间多了教学职能,线下空间也能够进行智能分析,这样一来学习环境便成了线上、线下有机整合的一体化“双店”形态。线下空间能够像在线空间那样智能分析,得益于边计算技术(Edge Computing)。边计算技术让数据生成端的设备或附近的设备能够更快速地处理、分析数据,特别是在智能设备或软件的支持下,线下空间甚至无须联网即可智能分析学情。OAO架构下的典型学习模式是无缝学习,即学生能够快速且容易地切换不同环境、情境,且依然能够连贯地上课,无论是线上上课还是线下上课。也就是说,基于OAO架构的智慧环境,是线上线下互通、互联、互增值的,是双向流通的。(www.xing528.com)
无论是O2O架构还是OAO架构的学习环境,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都是具有明显边界的——设备界面。基于OMO(Online Merge Offline)的学习环境,有线上空间实体化、线下空间虚拟化的两种形态。线上空间实体化是在MR技术的赋能下,师生难以辨别虚实;在感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学生能够直接和机器对话,甚至在感知不到线上空间存在的情况下就能得到服务,如学生直接用传统的纸笔学习,而感压板实时记录学生的笔迹。线下空间虚拟化是在“5G+感控技术”的支持下,直接遥感远方设备、场地,并利用VR或全息技术将这些可控的设备、场景重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