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楼山特长隧道的风险评估和关键控制技术

高楼山特长隧道的风险评估和关键控制技术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必要对洞口失稳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对初始风险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处理以后,进行残余风险评估,其残余风险等级评定如表5-2所示:表5-2塌方段残余风险等级表从上表可见,高楼山隧道斜井塌方残余风险概率等级为Ⅱ级,中风险,风险水平有条件接受。

高楼山特长隧道的风险评估和关键控制技术

1.塌方风险等级评估

根据专家调查意见,塌方主要受以下几种风险因素的影响:(1)隧道支护方案;(2)施工工法;(3)辅助施工措施;(4)隧道埋深;(5)施工管理(队伍素质经验);(6)施工期防排水。

结合高楼山隧道1号斜井和2号斜井的实际情况,对隧道塌方风险事件进行综合分析,斜井塌方初始风险等级如表5-1所示:

表5-1 斜井洞口段初始风险等级表

从上表可见,高楼山隧道洞口段整体风险概率等级为Ⅲ级,高风险,风险水平有条件接受。必须实施削减风险的应对措施,并需要准备应对计划。有必要对洞口失稳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高楼山隧道1、2号斜井地质条件,结合对风险因素的辨识结果,对斜井塌方的风险控制措施建议如下:

(1)隧道施工前

①尽量获取更详细的地质勘察资料,以便设计单位更合理地设计支护参数;在施工过程中动态施工,及时根据最新的围岩情况优化支护参数。

②必须完善高楼山隧道斜井口处防排水措施。

③斜井进洞施工之前,隧道洞口施工前应在开挖边界外3~5 m设置截水沟,水沟沟底及两侧应外裹复合土工膜,防止水沟内水下渗,截水沟上游进水口应与地面衔接良好,有利于地表水的疏导,下游出水口应合理布设,将排水沟内的水妥善排出。(www.xing528.com)

④洞口段开挖前应首先清除洞口开挖范围内的树木、杂草和树根,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

(2)在隧道明洞段回填施工的过程中,注意把握回填时间,防止衬砌出现裂缝,并且注意加强施工监控量测,保证回填的安全。

(3)加强监控量测,及时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围岩稳定性,增加洞内外的巡查力度,及早发现围岩变形和初支破坏,确保施工安全。

(4)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当采用爆破施工仰坡面时,爆破开挖过程中必须采用微振控制爆破,减少对边仰坡稳定性的影响。

(5)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按照设计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加固。

(6)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学习树立“安全第一”的施工思想。

3.残余风险等级评定

通过对高楼山隧道斜井初始风险等级评定,对安全风险等级为“Ⅲ”的风险事件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对初始风险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处理以后,进行残余风险评估,其残余风险等级评定如表5-2所示:

表5-2 塌方段残余风险等级表

从上表可见,高楼山隧道斜井塌方残余风险概率等级为Ⅱ级,中风险,风险水平有条件接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