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1 瓦斯等级划分标准
国外主要采用相对瓦斯涌出量对矿井瓦斯等级进行分级。如苏联、波兰和德国等国家,印度除相对瓦斯涌出量外,还考虑总回风流瓦斯浓度,具体如表4-17所示:
表4-17 国外矿井瓦斯分级
日本按工作面或人行巷道风流中可燃气体含量将瓦斯矿井分为甲种(高瓦斯)和乙种(低瓦斯)矿井。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甲种瓦斯矿井:①回风巷道风流中的可燃性气体含量>0.25%;②采掘工作面风流中可燃性气体含量>0.5%;③停风后1小时,采掘工作面或人行巷道风流中可燃气体含量>3%。不符合甲种瓦斯矿井条件的皆划为乙种瓦斯矿井。
西班牙以矿井回风流中瓦斯浓度及瓦斯涌出形式为指标,把矿井分成四类:非瓦斯矿井、有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和有突出危险的矿井。
美国将煤矿矿井只分为瓦斯矿井和非瓦斯矿井。当矿井有过瓦斯着火,或在任何采区检查(距顶、壁、工作面300 mm以上位置)发现瓦斯浓度达到或超过0.25%,就定为瓦斯矿井。
20世纪70年代前,我国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划分一直沿用苏联的划分方法,分级指标及等级与苏联相同。1980年后,煤炭部仍以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分级指标,并考虑瓦斯涌出形式,将煤矿矿井分为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矿瓦斯等级分级如表4-18所示:
表4-18 1980年煤矿瓦斯等级分级
1992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以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分类指标,将矿井瓦斯等级分为3级,具体如表4-19所示:
表4-19 1992 年矿井瓦斯等级分级
铁路系统对瓦斯隧道的研究较为深入,颁布了《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 10120—2002),对瓦斯隧道界定、工区划分以及相应措施都有了明确规定。
即按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0.5 m3/min时判定为低瓦斯工区,大于或等于0.5 m3/min时判定为高瓦斯工区。
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中针对瓦斯地层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衬砌结构,在2010年的《公路隧道设计细则》(JTG/T D70—2010)中,将瓦斯隧道分为低瓦斯隧道、高瓦斯隧道以及瓦斯突出隧道,如表4-20所示。以瓦斯含量与瓦斯压力作为指标,将隧道瓦斯地段的等级进一步划为三级,具体如表4-21所示。
表4-20 瓦斯隧道的分类
表4-21 瓦斯地段等级
4.3.6.2 瓦斯灾害风险分析、评估
1.瓦斯隧道典型案例
据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到2000年,我国修建了近20座瓦斯隧道。随着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在煤层和瓦斯地区通过并修筑隧道的机会越来越多,高瓦斯隧道也不断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08年间,我国修建的瓦斯隧道60余座,其中长度在3 km以上的隧道就有32座。1990年至2008年,我国修建的3 km以上瓦斯隧道如表4-22所示。
表4-22 1990—2008年我国修建的瓦斯隧道
续表
国内外曾发生过严重的隧道瓦斯爆炸,爆炸原因及造成巨大人员伤亡事故如表4-23所示。由表中可见,中国的瓦斯隧道发生事故较多,其中岩脚寨隧道和董家山隧道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最为严重,造成30人以上死亡;四川省都汶高速董家山隧道瓦斯爆炸现场照片如图4-42所示。
表4-23 国内外隧道重大瓦斯事故统计表
图4-42 四川省都汶高速董家山隧道瓦斯爆炸
通过国内外瓦斯隧道的调查情况可知,当瓦斯浓度较高时,隧道中常发生瓦斯爆炸与燃烧,其共同特点:
(1)地层岩性为富集瓦斯的煤系地层,煤层厚度的大小直接决定瓦斯涌出量的大小,煤层越厚所能生成的瓦斯就越多,瓦斯浓度高,而且煤层越厚,也越容易发生突出的危险。瓦斯含量超过4%或绝对涌出量超过0.5 m3/min,即高瓦斯隧道发生事故较多。
(2)地质构造有的是瓦斯散逸通道,有的是很好的瓦斯赋存场所。而且煤与瓦斯突出多发生在构造带附近。
(3)围岩级别较低,完整性差。瓦斯涌出量较大的部位通常为断层破碎带或透气性较好的软岩带,由于瓦斯压力高,使得软岩易突出。
(4)地下水较发育,由于瓦斯多沿破碎的地层与断层破碎带附近渗出,若存在地下水,地下水也渗出较多。
(5)通风量不足。由上述的实例可见,由于通风机械设备不足,导致岩脚寨隧道发生瓦斯爆炸,而家竹箐隧道由于通风量充足,成功预防了高瓦斯突出事故。
(6)引火源是瓦斯燃烧与爆炸的必要条件。
(7)施工管理。在隧道开挖掘进过程中,由于施工方管理不当,造成施工中出现工人头晕、恶心和中毒等症状时,也没有引起管理层的重视,忽视瓦斯的影响,造成爆炸事故。
因此,在瓦斯隧道中,引起瓦斯事故的主要是瓦斯浓度、引火源、断层和围岩级别及通风量和施工管理等因素。如果忽视这些因素,往往造成工人中毒、瓦斯爆炸和瓦斯突出等严重事故。
2.项目区瓦斯危害性评价
高楼山隧道进口段(160 m长)存在板岩,以炭质板岩为主,岩性较坚硬,受断裂影响,岩体破碎,多呈裂隙块状结构,围岩级别以Ⅳ级为主,地下水发育,隧道开挖时以线状流水为主。
根据工程经验,以及本地区212国道隧道及铁路隧道施工情况,炭质板岩区域可能有瓦斯外溢,但本区域瓦斯浓度较小,对目前在建及已建隧道基本无影响,因此初步勘察阶段,未进行瓦斯浓度的监测。
考虑到本区域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有可能存在瓦斯积聚,地质构造发育,褶皱、断裂较多,使隧道施工时产生微裂隙或裂缝,地层中的瓦斯可能顺缝隙散逸,造成隧道中瓦斯的局部聚集和反常现象,对人身健康和隧道安全运营造成危害。
结合上述分析,初步认为高楼山隧道施工时因瓦斯外溢而导致的中毒、燃烧与爆炸风险较小,但施工中应进一步对其进行预防监测。
3.项目区瓦斯风险等级评估
结合工程类比分析、专家调查及工程地质情况,对隧道瓦斯的风险概率等级及风险损失等级进行评价。隧道瓦斯风险等级如表4-24所示:
表4-24 隧道瓦斯风险等级表
根据上述对高楼山隧道瓦斯风险评估结果,可得出该隧道发生瓦斯风险的概率等级为1级,损失等级为3级,根据风险等级表判定瓦斯风险等级为Ⅱ级,风险较低。(www.xing528.com)
4.3.6.3 瓦斯风险控制措施及建议
1.瓦斯检测
由于本区域地质构造发育,有可能产生裂隙或裂缝,局部可能存在瓦斯富集,因此,应加强瓦斯监测。通常以个人携带的检测仪为辅,以现场通风监测法为主,进行实时监测。
(1)瓦斯检测设备
①瓦斯自动断电报警器(如AWJ-6型);
②便携式瓦检仪(光干涉如SWJ-A型,催化型如AZJ-91型);
③凡重要地点(如开挖面、煤层附近、衬砌台车前方等),人员难于攀登地点(如坍穴顶部),均应设置自动断电报警器的探头。
(2)检测地点
①开挖工作面风流中;
②未成洞段及已成洞段的拱顶下沿;
③衬砌台车前方;
④塌方、凹陷、裂隙、风流死角;
⑤地质破碎、地层变化;
⑦停放的大型设备后方风流死角;
⑧洞内电焊地点;
⑨洞内通风机、电机及开关附近;
⑩其他通风不良处。
2.瓦斯浓度管理标准
(1)工区内任何地点、任何时刻的瓦斯浓度不大于0.3%。
(2)任何地点瓦斯浓度达到0.4%时,应即刻报警,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3)任何地点瓦斯浓度超过0.5%,应在前后20 m范围内立即停工,切断电气设备的电源,查找原因并加强通风,观测浓度变化。
(4)开挖面瓦斯涌出,且浓度超过0.5%时,掌子面至二次模筑衬砌起点之间立即断电,停工撤人,如加强通风后浓度仍降不下来,则全工区停电撤人,立即研究处理办法。(两个方案:①如瓦斯涌出强度超过0.5 m3/min,改按高瓦斯工区处理、设备换装;②增加通风设备,加强通风,等待瓦斯涌出衰减。)
3.电源
低瓦斯工区不要求设置两套互为独立的供电系统,但主通风机应有二路电源,直接由变电所馈出并来自不同变压器,当一路停电时,另一路在15 min内接通供电。
4.突发性瓦斯溢出
针对突发性瓦斯溢出,为高瓦斯工区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支护施工
隧道开挖后,应尽快施做锚喷初期支护,用掺气密剂的喷射混凝土覆盖裸露岩面,喷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5 cm。当喷射混凝土表面出现开裂,还应进行补喷,补喷厚度至少5 cm。
当洞壁喷混凝土不能有效减小瓦斯溢出时,可采用:
①对洞壁径向注浆,封堵瓦斯渗漏通道(用C-S浆,注浆厚度3 m);
②提前施做瓦斯隔离层和二次衬砌(气密性混凝土),厚度不小于40 cm,衬砌接缝应进行气密。
(2)瓦电闭锁和风电闭锁
在隧道中安装“两闭锁”是非常必要的,所谓“两闭锁”即“瓦电闭锁”和“风电闭锁”。
“瓦电闭锁”——洞内重要位置均应布置探头,长期不间断监测瓦斯。当探头测得风流中瓦斯浓度超标时,可立即自动启动断电报警器,切断规定范围的电器设备电源,并产生声光报警。
“风电闭锁”——当隧道内通风机由于某种原因不能运转供风时,自动切断停风区全部电气设备电源。
5.其他
(1)设备配置,应结合瓦斯实际情况,配置有效设备,在可能有瓦斯地段,应进行防爆、防静电等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通风应24 h不间断,通风机应有备用。
(3)低瓦斯工区也应进行火源管理,严禁火源进洞,洞内及洞口20 m范围禁烟,洞口设检查岗,洞内不得储存易燃品(油类等),进洞人员不得穿易产生静电服装,进出洞人员应登记。
(4)所有施工人员均需岗前培训,合格后发给上岗证才能进洞。
(5)各工区应建立必要的安全生产制度,如瓦斯检测登记制度、瓦斯检测工作细则、瓦斯仪表校正检修制度、电气设备检查和修理保养制度、煤层采样试验规程、超前探孔施工作业细则等。
(6)关于瓦斯隧道安全施工内容很多,有的也很细,这里不能一一介绍,不详之处,请参考《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 10120—2002)。
6.瓦斯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隧道发生瓦斯灾害事故后,立即成立应急救援队。当发生瓦斯中毒、瓦斯爆炸或突出等事故时,建议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1)若确定为瓦斯中毒或瓦斯突出,除加强通风外,应立即抢救遇难人员,本着“先活者后亡者、先重伤后轻伤、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抢救。
(2)若为瓦斯爆炸事故,在进入瓦斯区时,应带有干粉灭火器,发现火源应及时扑灭。确认灾区没有火源不会再引起继续爆炸时,即可对隧道瓦斯部位进行通风。应尽快恢复原有的通风系统,加大风量,迅速排除爆炸后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既有利于抢救遇难者,减轻遇难者的中毒程度,又可以消除隧道中有害气体对救援人员的威胁。
(3)做好爆炸区侦察、寻找爆炸点、封闭爆炸点等工作。
(4)瓦斯隧道施工时,应提前与当地专业救援部门进行联系,提前进行瓦斯救援演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