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奥地利高等教育概览及管理模式改革研究

奥地利高等教育概览及管理模式改革研究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奥地利目前是一个仅有800万人的小国家,是由9个州组成的联邦共和国。建立于1365年的维也纳大学是奥地利最古老、机构最为健全的大学。2003年,奥地利高等教育系统雇佣了大概2000名教授和7500学术人员。自从19世纪中叶洪堡体系被引进到奥地利的高等教育中,奥地利的高校一直是国家机构。除了教育主管部门,还有一些协会组织影响奥地利高等教育事业,如奥地利大学校长会议、大学教授联邦会议,科学和艺术联邦会议、奥地利学生协会。

奥地利高等教育概览及管理模式改革研究

奥地利的前身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一直到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都是德意志历史的核心。奥地利帝国的教育政策同德意志帝国有着极大的趋同性,在教育和文化领域,连同瑞士的德语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以德语为母语的教育生态圈。在这个教育生态圈中,初等教育一般沿袭传统的教育方式,然后进入分流的中等教育阶段,按照文理中学、实科中学、普通中学的分类进行不同类别的教育,然后分别进入高等学校、高等专业学校、职业学校。这种教育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即使是2002年欧洲的博洛尼亚改革也没有促使这种模式发生较大的变革[1]

奥地利目前是一个仅有800万人的小国家,是由9个州组成的联邦共和国。就经济实力而言,奥地利位居欧盟前列。在20世纪60年代,奥地利发展形成了一种社会福利制度。而在世纪之交,奥地利成为从福利政策到“新自由主义”的改革先驱。这一点在2000年保守主义政党开始执政后尤其明显。

奥地利教育事业的主管机关目前为奥地利教育、学术和研究部(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Wissenschaft und Forschung),之前有过基础教育部和学术部的划分,在某些时间段甚至设置了奥地利健康和女性事业部来主管医学教育[2]

奥地利有21所联邦大学,其中6所是综合性大学,另外2所是技术型大学,4所是专业型大学,6所是艺术型大学。在2002年后,在维也纳、格拉茨和因斯那布鲁克的3所学院是由城市中的大学分离出去而独立存在。建立于1365年的维也纳大学是奥地利最古老、机构最为健全的大学。维也纳大学有60000名学生,占总大学生人数的50%。在预算和人员方面,维也纳大学几乎是因斯布鲁克大学和格拉茨大学的两倍。另外3所机构健全的大学(林茨,萨尔茨堡和克拉根福)比维也纳大学要小得多,其中克拉根福大学是目前为止最小的大学。

维也纳和格拉茨的技术型大学(TU)皆建立于19世纪。相对于其教授的数量来讲,它们的预算是相当高的。而在奥地利的4所专业型大学中,维也纳经济大学规模较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与经济大学相比,维也纳农业大学和兽医大学的预算较高,可这两所大学的教授和学生数量较少。非大学高等教育于1993年起步,现在已形成包含超过90个研究项目的独立学术领域。在奥地利也有一些专业化的私立大学,这些大学必须得到认证委员会的认可,认证委员会是根据《认证法案》建立的。在奥地利大学范围之外的最大的公共研究机构是奥地利科学院(OAW),奥地利科学院由21个研究所和两个特别研究部门组成,员工大概有600人。

2003年,奥地利高等教育系统雇佣了大概2000名教授和7500学术人员。根据洪堡的传统,所有大学教授的教学与科研需要同时进行。大多数奥地利大学的资金都来源于联邦政府。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政府提供的大学收入的比例稳定维持在92%(大约每年20亿欧元),这些资金被用于大学教学与科研项目。在20世纪90年代末,第三方资助在大学研究经费支出所占比例还不到0.5%。然而,在1998至2000年期间,这项经费所占的比重提高了13%,达到1.63亿欧元。大约一半的第三方研究经费是由奥地利科学基金提供的[3]

自从19世纪中叶洪堡体系被引进到奥地利的高等教育中,奥地利的高校一直是国家机构。在此后的150年中,大学中的组织事务完全屈从于教授群体的集权化决策。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看来,大学是官方部门。联邦政府一直负责预算、大学组织结构以及人事部门。教育部部长不仅任命教授,还任命院长。大学组织的内部事务,如一个学院的去留,也由国家裁定。

除了教育主管部门,还有一些协会组织影响奥地利高等教育事业,如奥地利大学校长会议(成员仅限于大学校长)、大学教授联邦会议(PROKO),科学和艺术联邦会议(BUKO)、奥地利学生协会。奥地利大学校长会议起始于1910年,1975和1993年大学立法使其拥有了官方公共机构的地位,拥有咨询权力。这种建议权力在2002年改革中被废除[4]。(www.xing528.com)

二战结束后,1955年的《大学公共机构法案》强调教授在学术事务中起决定作用,这在升学率在4%上下的精英高等教育阶段是可能的。跟德国几乎同步,1975年大学改革中,奥地利引进了大学民主化的概念,奥地利大学的治理出现了“团体大学”的治理特征。大学内部行政管理由四类群体分享(教授、学术人员、学生、非学术类职员),他们分别在大学不同的等级中参与学术自治。在所有的委员会中,教授的发言权还是会超过其他群体的。

【注释】

[1]埃里希1981.

[2]Bundesministerium für Bildung,Wissenschaft und Forschung.
https://de.wikipedia.org/wiki/Bundesministerium_f%C3%BCr_Bildung,_Wissenschaft_und_Forschung.2018.07.10.

[3]西诺瓦茨1983:55-60.

[4]金子元久2010:27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