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联邦共和国1960年的统计年鉴在108页至114页报道了高校发展情况,此时高校还是与高等专科学校和工程学院严格区分开的。1959年夏天,有205346名大学生上大学。这时有18所大学、8所高等技术学校、1所医学院,还有6所其他的学术高校、17所神学和教会大学、23所音乐和艺术高校和1所体育高校。按学生人数排名,法学、医学和企业经济学是人数最多的专业;在高等技术学校,机械制造是人数最多的专业,有近9000人。在1958年暑假,超过9000名学生通过了国家考试和(理工科)硕士考试,2852名学生获得了博士学位,这其中有1100名是医学生。1959年有2235名正式教授和338名非正式教授在大学和高等技术学校任教。此外在联邦领土和(西)柏林有73所师范学校,在此有近22000名学生和整整1000名专职教师。1957年,全国、各联邦州、各乡镇(除了萨尔州)为学术高校和科研投入了约14亿马克[1]。
与此相比,1991年统计年鉴上的数字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次革命性的变化。除了64所大学(包括高等技术学校和7所高等综合技术院校)在旧的联邦德国还有8所教育学院、16所高等技术学校、31所艺术高校、98所高等专业学校和24所高等管理专业学校。1990年在旧的联邦德国有1585167名在校大学生。在30年内高校数量翻了三倍,学生的数量几乎翻了六倍。最受欢迎的大学专业也有了不同,在1989和1990年有约110000名企业管理学学生、80000名基础医学学生,法学学生的数量和基础医学学生几乎相等,机械工程学和电气工程学有整整70000名学生。在1988年和1989年一共举行了80000次硕士考试和17901次博士考试。高校老师数量更是庞大:1988年在大学和高等综合技术院校有约90000名在职员工,他们都必须受过学术教育,有近70000人可以算是科学家。1988年高校的支出费用为273亿马克;1987年其他的公共科研支出总计为整145亿马克[2]。
1990年的德国大学有3个题目构成了核心内容:第一,涉及高校章程,非教授的人员、逐渐产生的中层人员和学生要求更多的教学管理参与权。第二,人们更关注上大学的意义,要求一个有目标的大学改革,去掉大学课程中无意义的东西,减少大学学习时间,除了研究外要重视“教学”,使教学具有自己的价值。第三是关于社会问题的讨论。国家必须使学生进入高校(学习)变得简单,读大学成为一种社会福利。
对此,大学史专家埃尔文是如此评价的:联邦共和国的高校靠传统维持发展,但是这个传统不再合适。在1990年左右,高校本身成了一个大型企业,国家管理更加细化,但是体制和功能运作上表现得却相当可靠。对职业发展的关注导致教学的目的化倾向明显。因为更高一级学校的分数决定了学习方向和学习名额,然后高校的分数决定了获得职业前景。不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些什么,更确切地说他们无法将注意力放在考试之外。因此许多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受到束缚,他们的好奇心和教育需求受到压制,他们被迫适应几乎不透明的职场的各种奇怪的需求。在19世纪,大学致力于培养学生。一个大学的声誉取决于在校的教授。当时这种名声体现在学生的数量上。吸引的学生越多表明教学质量越高,对于教授而言也就意味着更高的收入。这两者在教学中实现了平衡。而在二战以后,教授们纷纷断言,这些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差,而且教授们知道一个专业期刊上的论文带给他们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用心备课。大学的价值在于研究;大学的声誉在于科研成果,这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这样学生陷于不利境地,因此教学对教师来讲不再那么合算。高校也不再像之前那么自主,在此之前高校更像一个自我管理的组织,而现在像受国家支配的机构。(www.xing528.com)
【注释】
[1]Ellwein 1997.
[2]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