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苦瓜和尚画语录:石涛的艺术思想与创新精神

苦瓜和尚画语录:石涛的艺术思想与创新精神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又名《石涛画语录》《画语录》,画学论著。其《苦瓜和尚画语录》及许多题画诗、跋中阐述了他的艺术思想,见解精辟,极富创新精神。[393]《苦瓜和尚画语录》成书于1696年底至1700年之间,在石涛生前已刊行,但今已不见当时刻本。此书公布后,学界几乎形成这样的定论:《画语录》是初稿本,《画谱》为定本。[395]《苦瓜和尚画语录》是石涛论说绘画技法、哲学思想与美学观念的画学论著,阐述了中国山水画的本质、目的与方法。

苦瓜和尚画语录:石涛的艺术思想与创新精神

又名《石涛画语录》《画语录》,画学论著。[清]原济著。有清乾隆初鲍廷博刊《知不足斋丛书》本等。

原济(1641—1707),本姓朱,名若极。清初著名画家、画学理论家。明藩靖江王后裔,生于桂林王府。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亨嘉在广西自称“监国”,为南明广西巡抚遣将战败并擒获(后被解送福建,终被幽死),而他则被内宫臣仆携逃全州,后入湘山寺为僧(有说逃至武昌出家),法名原济,亦作元济,[390]字石涛。后画中题名常用苦瓜和尚(老人)、大涤子、清湘老(陈、遗)人、清湘枝下人、小乘客、瞎尊者、零丁老人等。题名与印章中,常于石涛、大涤子、瞎尊者等之前,冠以“清湘”(五代晋至元全州县名)二字,以示对长于全州的眷念。离开广西后云游各地。早年屡游安徽敬亭山、黄山。中年住南京,曾在南京、扬州两次见康熙帝。晚年定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人生经历奇特,文化素养深厚。绘画、诗文、书法篆刻等均有相当成就,尤以绘画最著,在清初画坛,与朱耷、髡残、弘仁合称“清四僧”。是明末清初画坛革新派的代表人物。所画山水构图新颖而多变化,景象郁勃新奇,意境宏深,笔情纵恣,具有独特的风格,与充斥当时画苑的“八股山水”形成鲜明对比。亦擅画花果、兰竹及人物。其《苦瓜和尚画语录》及许多题画诗、跋(由人辑为《大涤子题画诗跋》《石涛题画集》)中阐述了他的艺术思想,见解精辟,极富创新精神。其艺术创作、艺术理论对扬州画派和近、现代中国画的影响极大。其成就与贡献为当时及后世诸多名家推崇。王原祁评曰:“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予与石谷皆有所未逮。”[391]齐白石曾称誉说:“下笔谁教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392]清史稿》说石涛:“明楚藩裔,自号清湘老人。题画自署或曰大涤子,或曰苦瓜和尚,或曰瞎尊者,无定称。国变后为僧,画笔纵恣,脱尽窠臼,而实与古人相合。晚游江、淮,人争重之。著《论画》一卷,词议玄妙。与髡残齐名,号‘二石’。”[393]

《苦瓜和尚画语录》成书于1696年底至1700年之间,在石涛生前已刊行,但今已不见当时刻本。今南京图书馆藏清汪绎辰雍正辛亥(1731年)抄本,是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版本。目前见到最早的刻本是乾隆初鲍廷博刊《知不足斋丛书》本,该刊本后附有张沅于雍六年戊申(1728年)所作跋语。刊本与前抄本只有个别文字差异。知不足斋本最为流行,其他诸多版本,如《昭代丛书续编》本、《翠琅珩馆丛书》本、《四铜鼓斋论画集刻》本等,即以此为底本。1961年,上海博物馆影印公布了该馆所藏的康熙年间刊本《画谱》。此书公布后,学界几乎形成这样的定论:《画语录》是初稿本,《画谱》为定本。并认为虽然后者的文字较前者显豁,但却将初稿本中革新求变的精神大大削弱了,因而其价值远不如前者,流传也不如前者广。[394]但近有朱良志提出若干反驳意见,指《画谱》其实是一本伪书。[395]

《苦瓜和尚画语录》是石涛论说绘画技法、哲学思想与美学观念的画学论著,阐述了中国山水画的本质、目的与方法。著作体系完整,立论精辟,共分18章。《一画章第一》,提出了贯穿全书的一个基本概念——“一画”。对于这一概念,国内学术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指造型的线条,有人认为是指万物形象的最根本的法则,也即绘画的最根本的法则,有人认为所谓“一画”论,不仅含有线是中国绘画的基础的意思,而且同《周易》、道家禅宗关于宇宙本体和万物生于“一”的哲学思想相联系,等等。《了法章第二》阐述方法与障碍的关系,认为天地会缚人于法,人会“役法于蒙”,但“法无障,障无法”,“画从心则障自远矣”,阐述了画家与自然之间的主客观关系。《变法章第三》阐述要变化创新,不能泥古不化,要“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提出了“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著名论点,又言“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抨击保守与泥古不化的风气。《尊受章第四》提出画家要尊重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笔墨章第五》论述笔墨与生活体验的关系。《运腕章第六》指出运腕的微妙变化,列举不同的运腕及效果。《氤氲章第七》论述“笔兴墨会”,以表现大自然变化氤氲气象,“不可雕凿,不可板腐,不可沉泥,不可牵连,不可脱节,不可无理,在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山川章第八》论述山川形势,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的创作体会。《皴法章第九》谈“一画落纸,众画随之”的山水皴法与画法。《境界章第十》论述山水画取景构图中三叠两段法及其弊病,指出地、树、山三者先要贯通一气,不可拘泥于三叠两段之陈规,要敢于突破,才见笔力。这三方面能入神,即便细碎局部有缺点,也不碍大局。《蹊径章第十一》提出六种山水画的取材方法,即对景不对山、对山不对景、倒景、借景、截断、险峻,认为用险峻法须见笔力是妙。《林木章第十二》认为画树木要表现其反正阴阳、参差高下,要或硬或软,生辣中求破碎之相,达到或浓或淡、虚而灵、空而妙的境地。《海涛章第十三》论述山、水相通之理,依水源龙脉,纵然是神话中的山水,也可以想象推测而知。《四时章第十四》认为满目云山,随时而变,提出景色随时、拈诗意为画意的观点。《远尘章第十五》《脱俗章第十六》论述画家要摆脱物欲,去除愚俗,勤于思考,达到“运墨如已成,操笔如无为”的境地。《兼字章第十七》论述书法与绘画的一体性,认为“古今字画,本之天,而全之人”“天能授人以法,不能授人以功;天能授人以画,不能授人以变”,变化创新,抒发自我的情感,形成自我风格,才是画家自立门户的途径。《任资章第十八》论画家蒙养生活之理,作画时“不任于山,不任于水,不任于笔墨,不任于古今,不任于圣人”,而要从自己生活中感悟,开拓自我创新的精神。以上18章,前四章侧重于绘画原理的探讨,其中第一章《一画章》是全文的总纲;第五至七章侧重论述绘画的形式;第八至十四章重于论述山水画的具体技法;最后四章侧重于创作主体修养论。(www.xing528.com)

全书阐述山水画创作与自然的关系、笔墨运用的规律及山川林木等表现方法,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如强调画家要面向现实,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搜尽奇峰打草稿”,创造自己的艺术意境。主张“借笔墨写天地而陶泳乎我”,主张“借古以开今”,反对“泥古不化”等。应该说,其阐述的法古而不泥古、面向自然创作、发自肺腑、见自己面目的绘画宗旨,无疑是对清初拟古画风的批判,对当时盛行的临摹风气和形式主义倾向具有强烈的纠偏作用,对后世绘画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其革新求变的精神,受到美术理论界的高度评价。《中国大百科全书》称:“此书以反对拟古,重视发挥画家个性并实现创作自由的强烈主张,对中国18世纪,特别是20世纪以后的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画发生了重大影响。”[396]清代何绍基称赞是书“空诸依傍,自出神解,为从来丹青家所未道”。[397]非过誉之词。当代画家吴冠中先生称赞《画语录》是中国美术理论皇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过,诚如张沅在清雍正六年(1728年)为是书所作的跋语中指出的:“吾视大滌子论画,钩玄抉奥,独抒胸臆,文乃简质古峭,莫可端倪。”[398]由于石涛在文字上竭尽驰骋,语意则未免晦涩,因而连陈衡恪先生也认为《画语录》有“措辞玄妙,颇难窥其旨趣”之不足。[399]

有关《画语录》的研究著作众多,较早的有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俞剑华标点注释《石涛画语录》及黄兰波《石涛画语录译解》等。当今研究《画语录》的著作层出不穷,《画语录》还被翻译成英、日等国文字,广为流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