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明]唐顺之撰。版本有《唐荆川先生文集》本、《粤西文载》本等多种。
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又字义修,号荆川,人称“荆川先生”。武进(今属江苏省常州市)人。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第一,授庶吉士,调兵部主事,后转吏部。嘉靖十二年(1533年)任翰林编修,校勘历朝实录,后被罢官,入阳羡山中读书10余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屡犯沿海,复被起用为兵部郎中,督帅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以功升右佥都御史,代凤阳巡抚。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带病巡视江海,卒于途中。明崇祯时追谥“襄文”。于学无所不窥,通天文、地理、数学、兵法及乐律等。尤擅为文,在明中叶,屹然为一大宗,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同为明代重要文学流派“唐宋派”代表。其古文简雅清深,间用口语,不受形式束缚。《明史》本传谓其文章“洸洋纡折有大家风”。[197]著述甚丰,有《荆川先生文集》《荆川稗编》等多种。
《广右战功录》系唐顺之为沈希仪所撰之志,记沈氏在广西之事功。沈希仪(1491—1554),字唐佐,号紫江。贵县(今广西贵港)人。机警有胆勇,智计过人。正德三年(1508年)袭父职为奉议卫(治今贵港)指挥使。正德十二年(1517年)调征永安,以功进署都指挥佥事。后镇压义宁(今临桂区西北)、荔浦、临桂、灌阳、古田(治今永福寿城)等地农民起义。以功进署都指挥同知,掌都司事。嘉靖五年(1526年),田州府(治今田阳)土司岑猛叛,沈向总督姚镆进计,执岑猛,占田州。后因姚议设流官,田州复叛。明廷遣王守仁代姚镆,王多用沈计,田州复定。嘉靖六年(1527年)任思恩参将。后调任柳庆参将,驻守柳州,镇压象州、武宣等地起义瑶民。嘉靖十六年(1537年)平息思恩府(治今武鸣)土官岑金之变,又随总督张经攻破大藤峡、弩滩起义军营地。后历任四川左参将、都督佥事、都督同知等职,先后镇守贵州、两广、江淮等地。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率兵抗倭,以无功被劾,罢归。次年病逝。
据民国唐鼎元考证,唐顺之《广右战功录》“撰于嘉靖二十二、三年(1543、1544年)间,公春坊罢归,希仪总兵江淮。非公过江则希仪访公山中,晤谈而为之作叙”[198]。后收入《唐荆川先生文集》,[199]集中取名《叙广右战功》,随着《荆川集》的流布而广泛流传,并以全文的方式被选入各种文集或丛书中,或名《广右战功》,或名《沈紫江广右军功志》《沈紫江广右军功录》等。较早有袁褧将该书摘出,取名《广右战功》,收入所编《金声玉振集》,[200]《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者即据此本。另有《粤西文载》《平蛮录》《借月山房汇钞》《丛书集成初编》本等多种版本。亦有海外版本,如日本有村濑海辅补刻本。各版本个别字句稍有差异。(www.xing528.com)
《广右战功录》记载沈希仪征永安、讨义宁、平荔浦、平定田州土官岑猛之乱、治柳州、讨韦扶谏、平息思恩土官岑金之变、攻破大藤峡侯公丁等事的经过及谋略。所记具体翔实,生动传神。堪称名篇杰作,为人推崇。清人李祖陶云:“此文洋洒近万言,实不可增减一字,此种手笔,千古以来未见有两。先生本长于兵谋而又熟悉《史》《汉》叙事之法,故凡力战情形与其深谋密计,言之无不了了,百世而下,恍如目睹其事而身亲其役者,然可谓奇矣。”[201]日本村濑海辅云:“尝读荆川《叙广右战功》,载右江都同知沈希仪讨平广西诸蛮事,铺叙明畅,使人如亲立战场观其周旋,可谓杰作矣!”[202]民国唐鼎元论曰:“盖自来文人不解武,武人不能文。公两擅之,宜其叙战斗之事及运奇设谋之处独有千古矣。”[203]钱基博先生于所著《中国文学史》中评唐顺之时言:“传志表墓之文,最为可观。其尤著名者,《叙沈希仪广右战功》一篇,至八千二百言,古今推为奇作!其中叙次历历如绘,备极声色。”[204]
《广右战功录》亦极具史料价值。其有关沈希仪的史料,多为《明史·沈希仪传》所采用。《四库全书总目》即云:“此录述右江参将都督同知沈希仪讨平广西诸蛮事。顺之工于古文,故叙事具有法度。《明史》希仪本传全采用之。惟《录》称希仪为临淮人,而《史》称贵县人,稍有不同。盖希仪世官指挥,《史》据其卫籍言之,而《录》则仍书本贯也。”[205]它也是万历《广西通志》、乾隆《柳州府志》等史志的史源之一。总之,《广右战功录》所记,涉及当时众多重大历史事件,详述其发生、发展始末,材料翔实可信,且其中若干史事、众多人物难见史乘。其所记或可与正史等官方文献相互印证,或补其缺略,是研究明代广西农民起义、土司情况、民族关系、社会形势等问题不可多得的史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