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六年(1626)八月,努尔哈赤病死,其第八子皇太极继汗位。他决心继承父志,占领东北,最终入主中原。
天启七年(1627)五月,皇太极率兵攻打明军守卫的锦州和宁远。在总兵赵率教和袁崇焕、满桂等大将的坚守下,皇太极攻锦州十四天未得任何便宜,攻宁远更是伤亡惨重,最后不得不撤兵退回沈阳。这次战役被明政府称为“宁锦大捷”。宁远保卫战和明军宁锦大捷,使皇太极认识到,袁崇焕是他占领东北进而入主中原的重要障碍,他下定决心,必欲除之而后快。
就在皇太极对袁崇焕恨之入骨的时候,袁崇焕在朝内的日子也不好过。当时正是“阉党”的专政时代,是非颠倒,黑白混淆。像袁崇焕这样一位运兵布阵、计谋策略独具慧识,且扭转十年积弱,力挫敌人锋芒的功臣,却因不善拍马逢迎,尤其是对宦官阉党,更是不肯屈就,竟遭魏忠贤嫉恨,魏忠贤唆使党羽上疏诬劾其“暮气”,迫使他辞官回乡。
不久,朱由校死,朱由检继位,年号“崇祯”,魏忠贤伏诛。朱由检渴望扭转辽东的忧患局面,袁崇焕又重新被委以重任,全权掌管辽东事务。崇祯元年(1628)四月,袁崇焕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负责蓟、辽军务,并兼管登、莱、天津军务。目睹熊廷弼、孙承宗的前车之鉴,袁崇焕不无忧虑,希望朱由检用人要“信而勿疑”。当时,朱由检刚继位,正一心想挽救明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故而对袁崇焕极力安慰,对他的请求也全部慨然应允,并赐给他尚方宝剑,令他统筹全局。袁崇焕任辽东巡抚时,为了抢时间构筑关外防线,曾与后金私下进行过议和谈判。这次复出督镇蓟辽,他不顾朝中大臣的反对和朱由检的疑虑,仍然坚持与后金进行谈判,这就为后来皇太极设下反间计提供了口实。
崇祯二年(1629),皇太极亲率十万大军,入塞劫掠。他知道袁崇焕驻守宁锦,关外诸城难攻,他便绕过袁崇焕的防区,不经山海关,而是取道蒙古进关。当时明朝在东北地区布有重兵,而北边宣府、大同等地则防卫虚弱。所以,后金兵没有受到太多的阻挡,便攻陷遵化,直抵京师。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兵支援,战死于遵化城下;袁崇焕也率部增援,但等他们赶到蓟州时,后金军已经越过蓟州西进,并连下三河、香河诸城,袁崇焕只得急忙率兵去保卫京师。
这次后金兵绕过袁崇焕的辖区进逼京师,袁崇焕千里救援,应该说是无罪有功。但是京城里却盛传袁崇焕“纵敌拥兵”,朝中和他有过节的官员也诬蔑他与后金有“城下之盟”,所以后金兵才不从他的防区走。多疑的朱由检听了这些流言蜚语之后,不免对袁崇焕产生了怀疑。(www.xing528.com)
虞山毛氏汲古阁图(绘于明崇祯十五年即1642年,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汲古阁为明末毛晋藏书刻书之处,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等,为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亦视为善本。遗址今已不存,绘图依在。
皇太极利用朱由检对百官不信任的多疑性格,设下了反间计,离间明君臣关系。他将抓来的明朝太监关在军营中,然后叫他的部将故意在夜间悄悄谈论说,袁崇焕与后金有密约,后金兵可以不动一刀一枪进入北京。这些话被太监听后记在心里。第二天,皇太极有意地纵放了这个太监。太监进入北京城后,就立即向朱由检报告了袁崇焕通敌之事。朱由检信以为真,联想到以前袁崇焕与后金的和谈行为,怒不可遏,下令逮捕了袁崇焕。
崇祯三年(1630),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产被没收,兄弟妻儿被流放。可叹的是,当袁崇焕被害之时,由于不明真相,不少人都以为他真的是通敌叛国。一直到清人入关后,撰修清太宗皇太极实录时,人们看到了当时的档案材料,袁崇焕所谓的“通敌”真相才大白于天下。袁崇焕的被杀,明政府无异于自斩手脚,自毁长城,为清兵进关除去一大障碍。此后再难谋求足以克敌制胜的帅才,辽事更加难以收拾。[75]
袁崇焕被冤杀后,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直抵北京城下。朱由检不顾实际情况,听不进满桂等大将的保存实力、不可轻战的劝言,逼迫满桂率军迎战,结果全军覆没,满桂本人也阵亡。此后,皇太极又发动了多次以消耗明朝军事力量为目的的掳掠内地的军事行动。
崇祯七年(1634),皇太极再次绕道蒙古,发动了远袭明朝宣府、大同的战役。这次皇太极的主要目的是抢掠人口财物,因此也不强行攻城。当时明政府将大量精兵强将征调去驻守东北地区,西北边防非常薄弱。进入山西崞县的后金兵只有二千多人,他们押送着俘获的上千名妇孺经过代州城下,城上城下的亲人相望,哭声连天。但明边防守军竟然没人发一箭,眼睁睁看着后金兵扬长而去。朱由检后来得知此事,也只能跺脚叹息。明政府在西北地区的边防已是形同虚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