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莲教起义军的布告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从1308年到1333年的二十五年中,换了八个皇帝。政府卖官鬻爵,贪污贿赂之风盛行。与此同时,天灾不断,从元泰定元年(1324)开始,到洪武元年(1368)元朝灭亡,仅仅四十多年的时间,关于水灾、旱灾、蝗灾的记载不绝于书:天历二年(1329),陕西诸省饥民一百二十余万;至顺元年(1330),江南水灾,松江、嘉兴、平湖等地饥民四十余万;元统元年(1333),北方水灾,京畿饥民四十余万;至正十二年(1352),大名路开、滑等州水旱蝗虫为害,饥民七十余万;至正十四年(1354),黄河山东、河南等处决口,百姓损失惨重;至正十九年(1359),山东、河南、关中等处蝗虫蔽天,饥民数十万。当众多的饥民成为流民,便不可避免地成为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元顺帝像
但元朝统治者照旧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并肆意搜刮。全国上下,怨声载道,民怨沸腾。当时的一些民谣颇能反映出人们要求推翻元统治的情绪。如河北流传“塔儿黑,北人做主南是客;塔儿红,朱衣人作主人公”;河南则有“天雨线,民起怨,中原地,事必变”。而浙江温州和台州等地的百姓,则索性竖起造反大旗,上面写着:“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人心思反,已成为当时民间百姓的强烈愿望,元朝统治岌岌可危。
元顺帝时黄河决口,泛滥千余里。至正十一年(1351),元顺帝命工部尚书贾鲁征发汴梁、大名等十三路十五万民工修治黄河,开凿黄河新道。但是治河官吏不管河工的死活,克扣河工的食钱,激起河工的怨恨。白莲教首领韩山童、刘福通等人,一面散布民间广为流传的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一面暗中把背面刻有“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石人预先埋在将要开挖的河道里。当河工挖出这个石人时,大为惊讶,以为是天意,于是纷纷计谋造反。刘福通推韩山童为明王,在安徽颍州(今安徽阜阳)扯起义旗。但旋即遭到元政府的镇压,韩山童被捕牺牲,刘福通冲出包围后,重组义军。当时起义军每人头裹红巾,所以人称“红巾军”,简称“红军”。(www.xing528.com)
元末农民起义形势图
二马图(元代任仁发绘)。图中绘肥瘠两马,肥马神气得意,瘠马步履蹒跚,用以比喻为官之贪与廉。
刘福通在颍州起义后,南北各地义军纷起。当时北方地区有:芝麻李(李二)、彭大、赵均用等起兵于徐州;布王三(王权)占领唐、邓、南阳等地,称“北琐红军”;孟海马占领均、房、襄阳等地,称“南琐红军”;郭子兴占领濠州(今安徽凤阳)。在南方则有彭莹玉在袁州(今江西宜春)起义,失败后逃至淮西继续组织义军;徐寿辉等在湖北蕲州起义。他们都属红巾军系统。这样,西起汉水,东至淮水,均有红巾军活动,元朝政府管辖地几被拦腰截断。此外,还有非红巾军系统的起义军,规模较大的有浙东盐贩方国珍和江苏高邮的张士诚。一时间,中原各地,群雄并起,正如一首民谣所唱:“满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